李璐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逐步發(fā)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幼兒園教學是為孩子奠定學習基礎、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初始教學階段。因此,幼兒園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數學已成為幼兒園教學中一門具有挑戰(zhàn)性的重要學科,為了提高幼兒園數學教學的效率,有必要在數學教學中更合理地使用繪本等教學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教學;繪本;應用
對于剛進入系統(tǒng)化教學的孩子來說,由于孩子天性好動好奇,現(xiàn)階段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幼兒園老師在教學上更具挑戰(zhàn)性。因此,教師應采用適合兒童的教學方法,如繪本。繪本可以通過圖片和豐富的色彩,將一些枯燥的知識轉化為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培養(yǎng)孩子對知識的興趣,變得更愿意主動學習。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其優(yōu)勢尤為明顯,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數學知識,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大大提高了幼兒園數學教學的效率。
一、閱讀繪本情節(jié),找到數學元素
教師在使用繪本教學時,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繪本中的數學資源,選擇符合孩子身心特點和學習情況的內容來教孩子數學,利用繪本設計教學活動,讓孩子在繪本的教學下提高數學成績。選擇合適的繪本,將故事與數學充分連接,進而打造更有效的幼兒園數學活動。比如,老師在數學教學中選擇《吃了魔法藥的哈哈阿姨》這個繪本。這本書的內容包含了許多數學知識。比如用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案來繪制繪本內容。這種圖案內容比文字內容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對繪本和數學知識產生興趣,讓孩子能夠自主教學。此外,在實際的學前教學中,要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選擇不同難度的繪本,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水平。
二、整合資源,調動認知思維
在幼兒園,孩子的心智、身體和思維都處于幼兒期。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會模仿成年人的行為、動物的叫聲和走路的姿勢。因此,教師可以在繪本中找到與生活相關的內容進行整合分析,然后選擇符合孩子認知能力和知識接受能力的教材。然后老師可以利用游戲或者故事情境進行教學,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思維發(fā)散能力,讓孩子在享受故事的同時思考故事中的數學知識,讓孩子能夠獨立解決問題,從而能夠獨立探索和學習繪本的知識。整合繪本資源是孩子自主學習最有效的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將繪本內容與數學知識相融合,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認知思維。因此,教師要明確這一點,才能幫助孩子在繪本中最大限度地吸收數學知識。比如老師在講解《量一量》中的數學知識時,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教孩子正確使用量具測量物體,教孩子在不用量具的情況下用手指作為量具測量物體。這部分是教師教學的難點和重點。這時老師可以借助《漂亮的尺子》繪本學習這方面的數學知識,讓孩子自主閱讀繪本,然后讓孩子理解“尺子”的概念,再由老師詳細講解繪本的內容,讓孩子學會用手指作為測量工具,用繪本中提到的測量方法來測量課本。之后,孩子們在測量幾何圖形時更得心應手。繪本教學讓孩子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地位,讓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生動,讓孩子對學習數學充滿信心,讓孩子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加強教學引導,挖掘繪本知識
由于孩子年齡和心理的限制,大部分孩子的理解能力普遍較低,大部分孩子很難完全理解繪本中的相關數學知識,不僅未能發(fā)揮繪本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還降低了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孩子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可見,幼兒教師需要確立兒童的主體地位,著眼于兒童的需求,以兒童的實際能力和學習情況為出發(fā)點,積極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引導兒童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那么教師應該鼓勵孩子獨立探索,積極思考,找出一些數學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問題。一般來說,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后,需要引導他們獨立探索,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通過獨立思考體驗和理解數學知識,形成自己獨特的數學思維,從而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比如,繪本《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以兩個小矮人為線索,貫穿繪本的整個故事,通過圖文引導的方式,讓孩子用最簡單的思維認識和學習數學。用藝術的力量展示相應的知識,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
四、優(yōu)化繪本內容,增強課堂趣味性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活潑好動。在幼兒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基本特點,對幼兒進行相應的教學工作。其中,要充分挖掘繪本的內容,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從而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幼兒園老師也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其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主動學習并探索相關問題,從而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比如,《田鼠太太的項鏈》,我們根據大班孩子學習口算加減法的要求,調整了田鼠太太儲存的食物以及交換的食物種類和數量,充分凸顯了田鼠太太最后幾乎一無所有,差點凍死的后果。面對這種后果,孩子自然而然地練習了口算加減法,尤其是多次得到“0”的經歷,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認為一切都是從自己撿到的項鏈開始的,從而理解了故事中“非自己的東西不能拿走,也不能貪心”的寓意。
結束語:數學作為我國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在幼兒園一定要打好基礎。學好數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能力,為接下來的數學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全面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因此,幼兒園教師要重視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合理應用數學繪本,利用數學繪本的內容引導孩子思考,培養(yǎng)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讓孩子理解數學繪本中提到的內容,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達到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高莉.繪本在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中的運用初探[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000(008)
[2]潘新花.繪本在幼兒園小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9,8(12)
[3]黃娜.玩轉繪本,寓教于樂—淺談繪本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實踐與探究[J].學園,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