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麗燕
3-6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的聽覺器官也相應的成熟,能分辨和模仿成人的語言,具備的語言學習的生理基礎。小班幼兒在性格意識上趨向于膽怯,大多數(shù)的幼兒不樂意開口,從而影響到了幼兒的閱讀活動,另外小班孩子缺乏生活經驗,在參與活動閱讀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通過表演兒歌、故事來進行閱讀活動,更顯示出它濃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表演的形式正好迎合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正處于直覺行動感階段,就決定了他們的閱讀學習必須是在具體的感性活動中完成,通過各種感官來進行。因此以表演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閱讀興趣,對小班幼兒來說有著特殊的吸引力,讓幼兒在表演情境中感受到了自我表現(xiàn)的愉快,又提高了幼兒閱讀能力。
一、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給孩子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閱讀活動也是一樣,無論是什么樣的閱讀活動,我們教師都應堅持有表情、繪聲繪色地給孩子講述,用自己的聲音和動作給孩子們各種生動的形象,在這樣的帶動和感染下,孩子們會愛上自己閱讀,在老師的表演中,幼兒也學習到了不同的語氣,用語言動作的表現(xiàn)敏銳的感受兒歌,在不斷地欣賞比較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得得到熏陶,萌發(fā)難能可貴的閱讀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讓學生體驗到快樂的情感,才能學得好?!币虼耍陂喿x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喚起并組織幼兒興趣,以便激勵他們持續(xù)地、愉快地、主動地進行閱讀學習。如拉大鋸活動中,老師可以“姥姥”的神態(tài)和表情,讓小朋友與姥姥打招呼、問好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把幼兒帶入了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他們聽著、看著、想著……然后教師適時的讓他們動起來,最后在“拉大鋸”的表演中,孩子們立刻變得興奮,就在這表演中,幼兒很快掌握了詩歌的內容。
二、在適宜的內容中得到理解
小班幼兒的動作發(fā)展先于語言,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從審美角度考慮,并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一些適宜表演和理解的兒歌,選擇時應注意故事中語言的簡練、動作表現(xiàn)性強、篇幅短小、樂于模仿、幼兒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幼兒機械化的記憶之后,我們還利用一些表演游戲活動,將閱讀活動不著痕跡地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去。兒歌表演可以為小班幼兒提供大量的閱讀機會,這樣可以讓我們教起來得心應手,幼兒理解起來其樂無窮。提供一些簡單的道具,開始了表演游戲,當孩子們戴上頭飾,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時,臺上臺下相互呼應,時而全神貫注,時而手舞足蹈,樂不可支,幼兒對這些游戲的濃厚興趣,不知不覺中也有效地促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兒歌學習中去。在一個個的表演兒歌游戲中,幼兒體驗到了閱讀帶來的樂趣。
三、在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中得到表現(xiàn)
喬姆斯基認為,環(huán)境可以產生激發(fā)效應和塑造效應,營造一個相應的環(huán)境對幼兒興趣的產生至關重要。將幼兒拉進閱讀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引發(fā)他的閱讀動機。要幼兒愛讀書,就要讓他在閱讀之前先愛上閱讀的氣氛。我們提倡營造一個自在、有趣、豐富的閱讀環(huán)境,這是引領幼兒成為愛閱讀的必要條件。我們?yōu)橛變禾峁┻m宜的表演時間和空間,也以故事、情景的方式表演,讓幼兒在聽、看、講、做、想中產生閱讀興趣,并可借助于表演區(qū)、閱讀區(qū)及時為孩子提供所學到的兒歌中形象的頭飾、道具、布景等各種表演材料,給予幼兒自主選擇和自由表演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幼兒大膽獨立地表現(xiàn),通過自己的表情、言語、動作等外顯行為進一步理解作品,將靜態(tài)畫面與動態(tài)體驗結合起來。將孩子接受到的語言信息再相應地運用到動態(tài)情景中,使幼兒對閱讀內容不斷地體驗、加深對作品的難點的理解。不僅使幼兒的情感、興趣得到了滿足,又可激發(fā)能力弱的幼兒的表述愿望,促進幼兒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發(fā)展,讓幼兒在這方小天地里盡情發(fā)揮自由想象得到表現(xiàn),增強閱讀能力。
四、在親子共表演中得到快樂
親子閱讀,即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氣氛中,成年人和孩子不以學習為目的,共同閱讀一本書的類似的游戲活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親子閱讀不但能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還能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閱讀中一邊讀一邊玩,用游戲的心態(tài)而非修行的心態(tài)與孩子一起讀,優(yōu)秀的圖書往往還提供了各種游戲和想象空間。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繪聲繪色,必要的時候可以模仿一下故事中的動物、人物的語氣、動作,并要求孩子也和你一起參與,這樣,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入,記憶會更加深刻。親子共讀不必正襟危坐,讓孩子盡情參與是聰明的做法,可以請孩子翻書、跟著念念有詞,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歡笑、蹦跳。家長與孩子閱讀圖畫書時,還可以配合道具:如布偶、玩具等和孩子一起來演故事,用帶著充滿感情的聲調,動作來表現(xiàn)不同的角色與情緒。通過以上方法,孩子會對書中的角色和情節(jié)產生濃厚的興趣,繼而對閱讀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盡管圖畫書具有生動可愛的形象,但這些形象畢竟是靜止的,若使這些形象活起來、動起來,將會對幼兒的感知、理解起到積極的影響。因此,通過表演的形式,引導幼兒將書中的故事以角色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讓書中靜止的故事動起來,讓無聲的話語發(fā)出聲音,不僅促進了幼兒閱讀能力的發(fā)展,也滿足了幼兒自我表現(xiàn)的意愿,更增進了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