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韻燕
摘要:基于主題意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注重對于文章主題意義的探討,注意設計教育目標與教育活動的整體行,通過“全局性導入,激活主題”的方法,強化主題、升華主題,烘托主題,聚焦主題,以促進文本深層含義的一系列遞進,包括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發(fā)展等。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主題意義探究
語境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資源。這一基礎資源利用主題、上下文和內容使語言更鮮明、更具體。這些信息由其語言形式、內部邏輯結果和文體特征構成,用來傳達一個共同的主題。在此基礎上,教材的研究、主題意義的學習、文化價值的探討、語言與文體特點的關系,以及主題的意義對教師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引導設計非常重要,這是實現(xiàn)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本目標,也是開展科學學習活動的前提[1]。
1.重點關注的主題
教師在講授高中英語時,必須了解每個單元的實際教學內容,根據同一主題建立不同的內容進行聯(lián)系。教師應熟練掌握英語教材,并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主要內容,將其作為技能訓練的起點,整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在每個單元的講解中,為學生的技能發(fā)展提供了多種見解。為此,教師必須在明確統(tǒng)一主題及其背后的人文情感和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四項技能。舉例來說,在教授“Great scientist”一課上,老師們首先要明確單元的內容,并將讀寫,口語訓練融入進中,進行整合。不僅完成了單元教學,還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技能的綜合訓練。
2.制定多樣化的閱讀教育目標和多樣化的教育設計
中學英語讀寫教學必須根據教材的背景進行,在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設計相關閱讀目標時,要考慮到知識的特點、知識的應用方式、預期的教育效果,讓學生有相應的圖解。與此同時,要適應中西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多角度地看待問題。在不妨礙課堂內容的情況下,創(chuàng)設合理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深入探究主題意義,從而無法與課本分離。學生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語言,卻又錯失了語言技能練習的機會,增加了學習的負擔[2]。所以,教師必須把閱讀教育的背景作為閱讀教育的根源,教育設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從實踐意義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就教育而言,作者是《人類簡史》的作者 Juvar Heralley,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人工智能這個熱門話題。同學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閱讀的樂趣很大。Free talk Suppose you were unemployed in 2037 but with universal basic income, what would you do every day?讓學生以假想的方式大膽想象。引出一篇報道的標題" The meaning of life, a world without work"。讓學生運用 skimming的閱讀策略,找出“In the author’s eyes, what’s the meaning of life in world without work?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讀書并不是最終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質才是,讓學生學會從作者的視角去尋找核心文章,更有意義。學生可以通過分析、推理、判斷、思索各種觀點、從而形成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主觀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擴大對主題的學習,提高其含義
進行教學閱讀指導時,還應重視升華主題的意義。老師指導英語閱讀,一方面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另一方面也能教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舉例來說,學完某一主題的文章后,學生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以達到教育人的作用[3]。例如" Earthquakes"課程,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如下問題:
Q1:Why did so many people die or injure in Tangshan Earthquake?Q2: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selves if the earthquake happens?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與價值觀的同時,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題意義,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和價值觀。
4.注重標題,加強主題
2017年版的《課程標準》指出,應將文化知識教育與語言學習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和教育價值,與學生商討活動中的文化意義,努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為實現(xiàn)教育目的,讓學生體驗,培養(yǎng)文化認知,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文本標題的討論與理解也是一個探究主題意義的過程。例如:" The title of this article is" A precious family dinner'. Why do you think the dinner is precious?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標題中“珍貴”一詞的解讀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主題含義的思考能力,并力求強化。探究主題的意義,讓學生能夠明白家人在一起彌足珍貴,要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4]。
5.過渡階段升華主題
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生活經驗、閱讀信息順暢地結合起來,建立一種新的狀態(tài)模式,通過對相似主題的閱讀,建立新的狀態(tài)模式,即可完成寫作任務。經過對文本的深入閱讀,作者在這門課結束后安排了一個實用的寫作任務(回電郵),為學生提供如下情景。
寫作活動是" Suppose your American friend Mandy hassent you an email and expressed her interest in the Spring Festival weChinese observe and the point of celebrating theSpring theSpring Festival。該活動旨在傳達所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運用文字信息支持觀點表達,并將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內化。與此同時,向美國朋友介紹春節(jié)風俗,可以幫助學生學會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也能夠增強文化自信。
結語
簡言之,閱讀教育是綜合能力的表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多方面、多方面的綜合指導,充分發(fā)揮主題意義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促進學生深入閱讀。建構新的學習概念和學習思想,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向吉易.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設計與反思[J].高考,2021(22):139-140.
[2]薛軍,謝先成.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三大維度[J].教學與管理,2021(19):52-55.
[3]錢雪芹,鐘家寶.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探討[J].海外英語,2021(09):10-11.
[4]黃淑英.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以Unit 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為例[J].英語教師,2021,21(0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