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城僑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堅持教學改革的同時,需要對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研究,依據(jù)教材內容來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內容,讓他們在自主意識下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诖耍酒恼聦πW高年級語文有效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有效教學
引言
核心素養(yǎng)作為學生必備素質,是學生進入社會的關鍵能力。小學語文教育領域已經確立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根本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還需結合學生特點及教材內容,制定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案。高年級學生已經掌握基礎知識,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需關注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及文化理解能力。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的教學方式單調,學生學習知識只能靠死記硬背。通過機械的訓練形式,強化學生背誦記憶的知識。教師將學生當作一個容器,不斷地進行知識灌輸。在這樣的氛圍下,師生關系并不平等,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當前的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相信每一個學生。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過多地干預,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在課堂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的好朋友。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自由、輕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讓學生在獲得更多快樂的同時,積極學習、認真思考。教師要營造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從而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讀寫習慣
小學生年紀還小,缺乏生活經驗,這使小學生難以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實施綜合的讀寫教學模式,促使小學生的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理解和總結他人文章的優(yōu)點,學習優(yōu)秀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用一些出色的文章供學生閱讀,幫助他們積累大量的寫作材料。此外,語文教師還要在不脫離教科書的前提下,以教科書為基礎,以讀寫為導向,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和同學深入閱讀并交流思想,深入研究作者的修辭和寫作技巧,教師應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和咀嚼文字,引導學生在文章中使用優(yōu)美的語言,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語文是語言學科,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也是為了能夠與他人更好地進行交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學習語文知識中《頤和園》一課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課文中描寫頤和園的語句進行整理,并利用圖片為學生展示其詞匯所描寫的頤和園景色,學生能夠快速理解作者語言表達的內容,對課文也有更為深入的理解。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課文內容進行簡述,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闡述上,其表達的過程更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邏輯能力,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逐漸提高。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表達交流中,要引導學生的表達方式和表達邏輯思維,促使學生能夠更清晰地表達自己心中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小組合作表達交流也為學生提供實踐交流的時間與空間,課堂學習氛圍變得更加融洽,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以展現(xiàn)。
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
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思維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升,因此,思維品質是核心素養(yǎng)的一部分。在課堂教學中,關鍵點便是讓學生在閱讀及學習中品味文學形象,理解書本內容,并能夠在對比及分析中掌握語言內容。對此,為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教師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活動中探究,教師為學生提出一些具體問題,讓學生主動對問題進行深思,促進學生思維品質提升。比如,學習《金色的魚鉤》過程中,為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教師以活動探究為主題,教師根據(jù)班級中的學生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引出問題:“魚鉤是金色的原因是什么?老班長照顧三個病號的原因是什么?描述老班長的人物特點。老班長為什么不喝魚湯而是吃草根與魚骨呢?我端起碗為什么感覺千斤重?老班長難能可貴的品質是什么?”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合作探究,從而在相互交流中掌握文章內容,并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思維品質。
五、運用信息技術,加深學習體驗
把信息技術引入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讓他們能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下與作者進行情感共鳴,獲得深刻的學習感悟。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讓他們觀看日軍向我晉察冀根據(jù)地狼牙山地區(qū)大舉進犯的視頻資料,并向學生介紹課文的作者沈重以及他的經歷。在直觀情境下,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了興趣,他們主動分析課文,掌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信息技術激發(fā)了學生對日軍的強烈憤慨以及對狼牙山五壯士的敬佩之情,通過課文中對五壯士的語言、動作描寫的分析,學生感受到了他們的浩然正氣,以及他們?yōu)楦锩鼊倮I出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樹立核心素養(yǎng)教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健康成長。但目前的小學高年級語語言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教師還需認識到問題本質,激發(fā)學生興趣及學習主動性的同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成長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玉玫.小學高年級語文有效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11):66.
[2]朱榮霞.小學高年級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20(06):70-71.
[3]張素鳳.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課堂有效教學方法的幾點體會[J].中華少年,2018(2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