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 胡婷玉
關鍵詞:新媒體;勞動價值觀;典型人物;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1)06 — 0011 — 03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社會信息的不斷發(fā)展,新興媒體在當今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其產生的社會影響也在與日俱增。網絡媒體以其自身的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交互性強的特點迅速占領了當今信息傳播的高位。在新媒體時代,各類社交媒體和新聞客戶端逐漸成為年輕人的第一手信息來源。大學生通過網絡平臺獲得及時的資訊,捕捉社會熱點。新媒體平臺基于協(xié)同過濾的算法和用戶行為算法等,以每個用戶為對象,推送其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這種基于算法的運作機理在為客戶提供精準的服務之外,也存在著明顯的弊端,如非全面和非客觀反映事情的完整面貌。而大學生群體本身就是一個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但是自身的辨別能力又有待提升的群體。在信息的傳播過程中,類目繁多,真假混雜,往往一些負面的消息會沖上熱搜,被推送到大學生面前,為大家所熱議。而體現(xiàn)社會主流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內容卻被這些負面消息所沖淡,從而被人們忽視。
典型人物首先在自文學領域運用,后來擴展到其他領域,多指具有鮮明的特征,對社會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人。這一類人物的言行舉止多被社會所放大,受到一定群體的關注。在學生個體社會化和心理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具體人物,也被稱為“重要他人”。對于大學生這一群體來說,“重要他人”分為家人、教師和朋友等互動性質,以及偉人、明星等偶像性質兩大類。勞動價值觀指的是“人們對勞動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包括勞動的目的、價值、意義和態(tài)度等內容,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必須要重視勞動價值、樹立鮮明的勞動價值觀。而于大學生而言,他們勞動價值的引導者正是這群“重要的人”。首先,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了孩子的人格和行為舉止的養(yǎng)成。如果父母的勞動價值價值觀缺位,則孩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培養(yǎng)也無從談起。因此,要注重家風建設,好的家風應該世代相傳。其次,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需系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形成對勞動的正確認知。在系扣子的過程中教師又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需要具備傳道、授業(yè)和解惑的能力,而且需要德才兼?zhèn)?,這樣的教師才更能引導學生全面成長,反之則誤人子弟。再次,朋友在這里指的是學生身邊品格修養(yǎng)優(yōu)良或者欠缺的同學,因為朋輩之間年紀相仿,所以容易相互影響,形成相近或相似的勞動價值觀。最后,偉人及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其言談舉止都有可能被其關注的學生所模仿,所以,這些偶像人物更應該加強自身的勞動價觀建設,積極抵制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自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四最”勞動價值觀。
億萬網民在互聯(lián)網信息平臺上獲取和交流信息,這樣會影響到他們對求知途徑的選擇,思維范式的形成以及對價值觀的構建,“特別是會對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產生重要影響?!薄?〕我國新媒體宣傳工作的不斷推進,使得網絡媒體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新媒體平臺上呈現(xiàn)出來的典型人物對大學生勞動價值觀的樹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一)正面典型助力勞動價值觀的培育
勞動是人的本質和存在的基礎,勞動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源泉,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在新時期,我國的勞動價值觀同時具有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兩個維度,勞動是促進個人發(fā)展的基本因素,同時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直接因素。因此,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勞動的作用,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勞動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進事跡,引導大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將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深入人心,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蔚然成風”〔3〕。
那些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和誠實勞動的勞動者,那些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執(zhí)著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中踐行著愛崗敬業(yè)的勞動者們正是助力新媒體視域下培育大學生樹立“四最”勞動價值觀的正面典型人物。他們是踐行正確勞動價值觀的先行者,是大學生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的榜樣人物。新時代的大學生正處于形成獨立的勞動觀和勞動價值判斷體系的關鍵時期。而今,互聯(lián)網媒體的廣泛運用,使得典型人物的社會影響范圍進一步擴大,也使得大學生廣受典型人物的影響。因此,全社會要加強對勞動模范人物和先進人物的宣傳,講好勞模故事,傳播勞模事跡,弘揚勞動精神和勞模精神,引導大學生“四最”勞動價值觀的形成,開創(chuàng)社會勞動新風尚。
(二)反面典型消解勞動價值觀的培育效力
那些言行背離我國新時代勞動價值觀的勞動者,就是反面的典型人物。他們的存在沖擊著大學生已接受的新時期勞動價值觀的教育效力,使得大學生陷入主流價值觀和非主流價值觀的疑惑中。隨著我國互聯(lián)網信息傳播體系的建立,西方社會的功利主義、個人主義,以及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潮借助網絡平臺進入中國,這對我國社會勞動價值觀的建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威脅,在社會層面造成了部分成員好逸惡勞,不愿意通過腳踏實地的勞動去獲得個人和社會價值的局面,甚至出現(xiàn)了輕視體力勞動相關職業(yè)的錯誤擇業(yè)觀。
在大學課堂上,教師從歷史、學理和現(xiàn)實的維度向學生講授著我國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和誠實勞動的歷史;向學生系統(tǒng)地講解勞動價值觀和勞動本質論等相關理論;最后援引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先進勞動模范來進行現(xiàn)實引導,使得學生對新時期我國勞動價值觀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認知。與此同時,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之下,除了主流媒體之外,大多數(shù)的媒體平臺被社會各類負面新聞擠占頭條。一方面,部分國家公職人員以權力之便損害公眾權益,謀取非法利益;另一方面,網絡經濟發(fā)展出直播帶貨的新運營模式,一時間大量網紅迅速涌現(xiàn),但是迅速發(fā)展起來的網絡主播隊伍內部的水平也參差不齊,甚至出現(xiàn)主播勞動價值觀缺位的情況,如網絡中偽裝成未成年主播,其自身存在著不良嗜好,還在直播間宣揚沉溺于物質享受、好逸惡勞、不思進取的價值觀。即使如此,在監(jiān)管不到位的情況下,類似主播仍能在自己的直播間收到粉絲的過萬打賞。如此一來,會使得大學生對自己所受到的勞動價值觀教育產生懷疑,為什么腳踏實地,遵紀守法的勞動者反而沒有這些人賺的錢多?新時代的勞動價值觀是否已經過時?在新媒體這個媒介的作用下,西方的勞動價值觀和我國傳統(tǒng)的勞動價值觀交融在一起,某些不良信息和錯誤勞動價值觀裹挾著進入大學生的視野,長此以往,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價值觀被沖擊,使得大學生的勞動價值判斷和選擇變得不再清晰。
大學生是進行專業(yè)性學習的主要人群,是關于祖國未來的中堅力量,因此要積極引導和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避免他們受到負面典型人物的影響。
(一)堅守網絡陣地,掌握網絡話語權
人在哪兒,宣傳思想的工作就在哪兒。當下網絡空間已然成為大學生群體生活的新空間,那么,該空間也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新時期勞動價值觀的主陣地?;ヂ?lián)網的不斷發(fā)展壯大與移動設備的快速進步,造就了網絡信息傳播環(huán)境日益明顯的碎片化特征,即在信息傳播渠道多元化和分眾化的影響之下形成的邏輯性和嚴謹性較低的簡短信息,該信息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色彩和即時交互性。在信息日益碎片化的時代,權威和客觀的信息能否有效傳播則成為引領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判斷的關鍵。因此,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和教育大學生群體,堅持文化自信,堅持引導和培育大學生群體形成新時期“四最”勞動價值觀,才能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度、引導力度和公信力度,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擴大網絡話語的影響力在于建立一套具有公眾認同性的話語體系,因此構建和創(chuàng)新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話語體系是掌握網絡話語權的又一關鍵所在。構建培育大學生勞動價值觀的話語體系,應從增強網絡信息技術建設,增強網絡文化話語的自覺性,主動參與網絡文化交流入手,從而提高黨和國家對培育勞動價值觀的網絡話語能力。通過綜合性的主動構建,增強大學生對話語體系的認同感,從而將勞動價值觀教育內化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二)開發(fā)勞動模范教學資源,加強勞動模范宣傳工作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已經步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guī)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一年里,廣大勞動群眾迎難而上,拼搏奉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響,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在勞動模范教學資源的發(fā)開層面要推進系統(tǒng)性的勞模事跡和精神編寫工作,將不同時期的勞動模范人物進行分類,結合時代背景進行教育闡釋,進而融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新時期,要抓住新媒體平臺的傳播特性,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平臺作用,加強勞動模范的宣傳工作,助推勞模進校園的教學工作。讓勞模走進校園成為學生的偶像,讓學生走出校門體驗勞模工作,將勞模有機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實施大綱里,引導大學生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等觀念。將勞動模范的光榮事跡予以整合和再開發(fā),使之貼合大學生視角并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呈現(xiàn);開設勞模課程模塊,讓勞模走進學生的教學活動中,開展勞模師生面對面活動;利用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增強勞模與網友的互動,使勞模更接地氣,拉近勞動模范與網友的距離。由此,達到增強勞動模范宣傳的目的,提升勞動模范的校園和社會影響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三)運用新媒體,創(chuàng)新勞動價值觀教育方式
教育活動的最終指向是人,勞動教育要培養(yǎng)的也是新時代所需的勞動人才。因此,一方面,我們首先要將勞動教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聚焦勞動教育的對象,以教學為抓手,構建以學生為本的新型教學關系,探索與改進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的新運用,以及與講授法相結合的改進。其次,以新媒體為依托,尋求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最后,需要一批熱愛教育、潛心育人的教師隊伍。以師德涵養(yǎng)課堂教學,探索可行性和靈活性更適宜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在勞育課堂上的收獲感。另一方面,借助已經開發(fā)的勞模教學資源,搭借校園文化的平臺,宣傳大國工匠和勞動模范的故事,強化大國工匠、勞動模范的榜樣影響,引導大學生立足勤奮學習,立志勞動創(chuàng)造,切實全面提升自身素質。與此同時,充分發(fā)揮新媒體自身所具有的圖文并茂的特點,創(chuàng)新勞動價值觀教育的呈現(xiàn)模式,切實提升勞動教育的育人成效。搭借“第二課堂”平臺和新媒體平臺,在平面式鋪開勞動模范的榜樣示范作用的同時,借助VR技術,建構內嵌勞動育人的場景,完成勞動教育的沉浸式立體教學,讓大學生切身感受勞動的過程,完成對勞動價值的體悟。以沉浸式虛擬課堂與勞動實踐課形成互補,切實提高勞動價值觀的綜合育人成效。
“四最”勞動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是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材的內在要求,更是保障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根本要求,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成敗,這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協(xié)作、共擔責任、共護成長。
〔參 考 文 獻〕
〔1〕楊冬梅,趙健杰.勞模學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30.
〔2〕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26(02).
〔3〕習近平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N〕.2015-04-29(02).〔責任編輯: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