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思娜
摘要:《皇帝的新裝》描述了沒有個性的形形色色人物,凸顯了荒誕滑稽的喜劇風格,揭示了人性弱點的普遍社會現(xiàn)象,具有警世意義。對其進行文本解讀,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以期為讀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皇帝的新裝》;文本解讀;童話
《皇帝的新裝》講述一個愚蠢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欺騙,穿上了一件子虛烏有的新裝,赤裸裸地舉行游行大典的故事,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虛偽愚蠢的丑惡本質(zhì),褒揚了無私無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爛漫的童心。雖然眾多學者對《皇帝的新裝》進行或深或淺的研究,但大部分是解讀文本的某個方面,如主題思想或結局設計等等。本文將從人物形象、藝術手法、主題思想這三個方面進行展開文本解讀。
一、人物形象
《皇帝的新裝》中有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物,如昏庸奢侈的皇帝、弄虛作假的騙子、裝愣充傻的大臣、愚蠢虛偽的隨員、隨波逐流的騎士、裝模作樣的內(nèi)臣、人云亦云的百姓等。、天真無邪的孩子。在這些人物中,那么,誰是主要人物,誰又是次要人物呢?在這篇此故事中,作者用詼諧幽默又溫情善意的諷刺筆鋒描寫了皇帝,還花費了許多筆墨在騙子、大臣、隨員和騎士等人物,但無一例外的是所有人物都沒有名字,這也消除人物間的差異性和獨特性,彰顯所有人的共同性和普遍性。無論高貴者還是低賤者,所有的成年人都是一樣的虛偽愚蠢。此外,作者繪聲繪色地描述這些成年人看不見衣服時的諸多表演,對于破解騙局的小孩,卻是一筆帶過、惜墨如金。顯然騙子也只是穿針引線的人物,并非作者批判諷刺的主要對象。因此,故事并沒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所有出場的人物都是平等地并列關系。換句話說,這些人物是沒有個性的,都是普遍的、共性的。
二、藝術形象
這篇童話故事是虛構的,也是荒誕的。所有的情節(jié)以荒唐可笑的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讓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故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然而在童話世界里,這樣的情節(jié)是是可信的,內(nèi)容也是可信的。騙局無處不在,然而一個騙局要使得全國上下相信,更顯出該童話的荒誕性。首先,體現(xiàn)在強大的謊言。巧舌如簧的騙子對皇帝宣稱能織出人類所能想到的最美的布,這種布不僅色彩和圖案都分外地美觀,而且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個騙局的精妙之處在于:一是高明的騙子抓住皇帝嗜好新衣和權力意識的心理,請君入甕。二是所有的成年人都盡力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顯示自己是個聰明之人。這個騙局將所有人一網(wǎng)打盡,任何人難以揭露此謊言。其次,在這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謊言里,暗示著清醒的批判。每個人都是看不見衣服的,陷入矛盾中,但最后每個人都用謊言掩飾自己的愚蠢。整個社會陷入自欺欺人的荒誕怪圈中,這也是社會心理的惡劣循環(huán)。雖然大家都是自欺欺人,但是各自的表現(xiàn)又是不同的。例如,前兩個誠實的大臣都害怕被當作愚蠢或不稱職,但描述他倆心理活動的文字是不同的。再次,這個謊言又是像玻璃一樣易碎。只需要孩子喊一聲,謊言就破碎了,大家就醒悟了。此外,那么多人中,只有一個孩子是清醒的,保持理性,更襯托出整個社會的瘋狂扭曲。最后,這又是一個死而不僵的謊言。謊言被揭穿后,并沒有立即結束?;实蹟[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的內(nèi)臣們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著一條并不存在的后裙。這也反映出現(xiàn)實中不合理甚至荒謬的事情,即使被揭露,也不能馬上就改變,還要經(jīng)歷一段很長的路。以上種種無不表明這篇童話荒誕滑稽的喜劇風格。
三、主題思想
迄今為止,《皇帝的新裝》的主題思想爭議不斷,最典型的有以下幾種說法:揭露與諷刺說、揭露與贊美說、悲憫說、人類異化說。首先,揭露諷刺說主要體現(xiàn)在早期的人教版與蘇教版教參,認為揭露封建統(tǒng)治階級虛偽、愚蠢、腐朽的本質(zhì),諷刺皇帝與官員自欺欺人的愚蠢行為。后來,學界對其的解讀又展開至人性的弱點,諷刺其虛榮、媚俗、愛面子、盲從等自身存在的弱點。其次,揭露與贊美說認為該篇童話的主題不僅僅是諷刺與揭露,還有大力贊美天真無邪的兒童品質(zhì)。再次,悲憫說認為諷刺的深處是悲憫。最后,人類異化說則認為騙局的形成離不開集體撒謊的內(nèi)在機制,此機制反映了人類異化的現(xiàn)代主題。
對于《皇帝的新裝》的主題思想,筆者比較贊同揭露與贊美說。一是從人物形象上看,并非重點突出皇帝與官員的昏庸無能。雖然皇帝愛好新衣,但從文中描述輕松愉快的城市生活,正凸顯皇帝治理國家得很好,才會讓人們生活在輕松愉悅的城市中。整個騙局不單單涉及統(tǒng)治階級,還涉及平民百姓,也就意味著所有的成年人都囊括其中,深陷于欺騙的羅網(wǎng)之中。所有的成年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愚蠢,或不敢正視,這從側面就顯現(xiàn)了人性的弱點,并普遍存在于皇帝、官員、騎士與平民身上。換句話說,這些成年人體現(xiàn)著共性及普遍性,并非批判個人。二是形成一個騙局,少不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心理互相作用。故事中的精妙的騙局正是利用人性的弱點,也揭示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和心理,并達到了一種哲理層面的真實。為什么所有的成年人都沒辦法逃過魔咒?正是因為成年人心理太復雜,一方面是愛面子、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愚蠢;另一方面是虛榮心與虛偽。作為唯一清醒的孩子,天真無邪,相信自己的眼睛且不懂得掩飾,也沒有任何世俗的顧忌,說出最簡單的事實,表達的也是真世界。通過成年人與孩子的對比,揭露成年人的人性弱點,贊美兒童的天真品質(zhì),進而從哲學上反思人性。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這篇童話,歡笑揭露之后,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與體會。
四、結語
《皇帝的新裝》是一篇內(nèi)涵豐富又經(jīng)久流傳的童話,解讀該文本具有一定的意義。因此,其人物形象、藝術手法以及主題思想都是值得研究的。這篇童話揭示了人性弱點這個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具有教育意義和警世意義,充滿了寓言警世意味。
參考文獻
[1]竇桂梅.回到教育本身——整合思維下的《皇帝的新裝》[J].人民教育,2014(02):51-57.
[2]張心科.《皇帝的新裝》在民國時期的接受與闡釋[J].語文學習,2012 (0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