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逾澤 位天意 張智 唐相偉 金炳奎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飲食健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出了多吃蔬菜,適量吃魚肉,少油少鹽等飲食指導方針,蛋白質,脂肪,碳水,礦物質在烹飪過程中相對較穩(wěn)定,而最容易被破壞的就是蔬菜中的維生素類營養(yǎng)物質。本文以代表性蔬菜西蘭花為研究對象,并以典型營養(yǎng)素維生素C為考察指標,比較蒸,煮,炒和微波對西蘭花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西蘭花的最優(yōu)烹飪終點溫度為95℃。微波烹飪維生素C的保留率整體高于蒸汽烹飪,兩種烹飪方式都是烹飪功率越大,烹飪時間越短,維生素C保留率越高,微波大功率烹飪維生素C保留率最高為93.44%,蒸汽大功率烹飪維生素C保留率最高為91.36%,炒的保留率較低,為69.52%,水煮的保留率最低,只有40.95%,因此,微波和蒸汽都是較好的保留西蘭花維生素C的烹飪方式。
關鍵詞:西蘭花;微波;蒸汽;維生素C;水煮;炒
1引言
西蘭花,亦稱青花菜,意大利芥藍,綠菜花,莖椰菜,木立花椰菜,是甘藍的一個變種,原產意大利,于19世紀初傳到歐美各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到我國,現已遍布世界各地,成為我國市場上的暢銷商品[1]。西蘭花營養(yǎng)豐富,被譽為“蔬菜皇冠”,其平均營養(yǎng)價值及防病作用遠遠超出其他蔬菜[2],富含多種維生素,其維生素C的含量比大白菜,番茄芹菜都高[3]。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提高免疫力,延長肌體壽命,防止牙床出血等功效[4],是人體必須的維生素,但維生素C易溶于水,具有還原性,性質不穩(wěn)定,很容易在烹飪過程中被高溫分解或被氧化破壞,在不同烹飪方式對維生素C的保留研究方面,已有文獻沒有報道過微波,蒸汽,水煮,炒對西蘭花的維生素C保留的影響,即使有些文獻研究了以上烹飪方式對蔬菜維生素C的影響,但只是對比了單一的烹飪方式,沒有對微波功率和蒸汽功率進行多水平驗證,因此本文以西蘭花為代表性研究食材,以維生素C為營養(yǎng)評價指標,對不同微波功率和蒸汽功率下的西蘭花進行烹飪,研究維生素C保留率的保留率,并以水煮和焯水做對比,探究最優(yōu)保留維生素C的烹飪方式,以期為家用電器的營養(yǎng)烹飪功能提供參考。
2材料與方法
2.1材料與試劑
材料:新鮮西蘭花
試劑:偏磷酸,磷酸三鈉,磷酸二氫鉀,磷酸,L-半胱氨酸(優(yōu)級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色譜純),甲醇(色譜純),L(+)-抗壞血酸標準品(純度≥99%),D(-)-抗壞血酸標準品(純度≥99%),超純水
2.2儀器與設備
液相色譜,pH計,電子天平,超聲波清洗機,離心機
2.3實驗方法
2.3.1樣品制備
西蘭花樣品制備:購買新鮮的西蘭花,選出花朵直徑在40m±2mm的西蘭花,切去根部,使根部長度在5mm±1mm,直徑在10mm±1mm,備用。
感官評定樣品制樣:取100g±5g(精確至0.0001g)篩選好的西蘭花,選取其中1朵從根部插入熱電偶溫度計至根部的中心位置,水燒開,將西蘭花放入水中,煮至熱電偶溫度計讀數為t(t=85℃,90℃,95℃,100℃共4個溫度梯度),加熱后進行感官評價,確定最優(yōu)西蘭花烹飪終點溫度,并以此溫度為其他烹飪方式的終點溫度,記為T。
微波西蘭花樣品制備:取100g±5g(精確至0.0001g)篩選好的西蘭花,放在盤子中,選取其中1朵從根部插入光纖溫度計至根部的中心位置,將盤子和西蘭花一起放在微波爐中,選擇功率Pm進行加熱(Pm=1000w,800w,600w,400w,200w共5個功率梯度),至光纖溫度計讀數為T結束,取出后倒入保鮮袋,放入0℃冰水中冷卻10min,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取同一批次100g±5g(精確至0.0001g)篩選好的西蘭花,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
蒸西蘭花樣品制備:取100g±5g(精確至0.0001g)篩選好的西蘭花,放在盤子中,選取其中1朵從根部插入熱點偶溫度計至根部的中心位置,將盤子和西蘭花一起放在蒸汽爐中,選擇功率Ps進行加熱(Ps=1800w,1500w,1200w,900w,600w共5個功率梯度),至熱點偶溫度計讀數為T結束,取出后倒入保鮮袋,放入0℃冰水中冷卻10min,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取同一批次100g±5g(精確至0.0001g)篩選好的西蘭花,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
水煮西蘭花樣品制備:取100g±5g(精確至0.0001g)篩選好的西蘭花,選取其中1朵從根部插入熱電偶溫度計至根部的中心位置,水燒開,將西蘭花放入水中,煮至熱電偶溫度計讀數為T結束,取出后倒入保鮮袋,放入0℃冰水中冷卻10min,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取同一批次100g±5g(精確至0.0001g)篩選好的西蘭花,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
炒西蘭花樣品制備:取100g±5g(精確至0.0001g)篩選好的西蘭花,選取其中1朵從根部插入熱電偶溫度計至根部的中心位置,在鐵鍋中將油加熱,將西蘭花放入,輕輕翻動,炒至熱電偶溫度計讀數為T結束,取出后倒入保鮮袋,放入0℃冰水中冷卻10min,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取同一批次100g±5g(精確至0.0001g)篩選好的西蘭花,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
2.3.2維生素C測試
維生素C含量測試參照國標GB5009.86-2016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譜法[5]。
維生素C的保留率計算公式如下:
R= ×100%
R:維生素C保留率,%
M0:生西蘭花維生素C含量,mg/100g
M1:熟西蘭花維生素C含量,mg/100g
2.3.3感官評定測試
選取經過培訓的11名感官評定成員,按照2.3.1的感官評定樣品制樣步驟進行制樣,烹飪后進行評定。評定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評定成員分別從西蘭花的色澤,熟度,硬度,氣味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并打分,得分為1-9分,其中1分接受度最低,9分接受度最高。
2.4數據處理
以上實驗重復3次,測試數據采用Excel2016軟件處理,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表示。
3結果與分析
3.1不同烹飪終點溫度對西蘭花烹飪效果的影響
感官評測人員從西蘭花烹飪后的色澤,熟度,硬度,氣味四個維度對不同終點溫度進行了品嘗,結果如圖1所示,85℃的西蘭花雖然在色澤上最好,但熟度,硬度,氣味得分較低,原因是溫度較低,西蘭花并未完全煮熟,帶有生澀的味道,西蘭花口感較硬,感官評價總分為20分;90℃的熟度,硬度和氣味得分高于85℃,但依然處于未完全煮熟的狀態(tài),總得分為26分;100℃的西蘭花在氣味和熟度方面與95℃的西蘭花差別不大,但由于溫度較高,出現了顏色發(fā)黃,可能與葉綠素損失有關[6],同時口感也較軟,沒有嚼勁,總得分32分;95℃的西蘭花在硬度方面較適中,而且完全煮熟,色澤也保留較好,總得分35分。
綜合來看,選擇95℃作為西蘭花烹飪的終點溫度。
3.2不同微波功率對西蘭花維生素C保留的影響
從圖2可以看出,微波功率越大,烹飪時間越短,維生素C保留率越高,當微波功率是1000w時,西蘭花維生素C的保留率是91.36%,這可能是由于加熱速度快,烹飪時間只有3min,維生素C分解的少;而當微波功率在600w時,西蘭花維生素C保留率降低到70.39%,這可能是因為功率降低,烹飪時間延長至7min,相應的維生素C在高溫下更多的被氧化分解;當微波功率200w時,保留率只有51.75%,這除了與維生素C的自身分解有關,也因為烹飪時間較長,達到12.5min,西蘭花大量汁液流失的同時,帶走了可溶性的維生素C所致,因此微波加熱功率越大,烹飪時間越短,維生素C保留越多。
3.3不同蒸汽功率對西蘭花維生素C保留的影響
從圖3可以看出,蒸汽功率越大,烹飪時間越短,維生素C的保留率越高,在1800w蒸汽時,烹飪時間8min,維生素C的保留率達到93.44%,在600w功率時,烹飪時間20min,維生素C的保留率只有70.67%。對比圖2和圖3,可以看出不同功率蒸汽和微波烹飪對維生素C的保留率影響類似,都是隨著功率增加,烹飪時間縮短,保留率提高。
3.4四種烹飪方式烹飪西蘭花維生素C保留對比
通過對比最優(yōu)微波烹飪條件,蒸汽最優(yōu)烹飪條件,水煮,炒四種烹飪方式對維生素C保留率的影響可以看出,微波烹飪的保留率最高,蒸汽與微波烹飪的維生素C保留率接近,水煮的保留最低,可能是由于維生素C是水溶性,微波烹飪和蒸汽烹飪沒有造成過多的汁液流失,而水煮過程大量維生素C不但高溫分解,同時會溶出至水中,造成保留率降低,炒西蘭花由于烹飪溫度高于100℃,可以達到160℃-200℃,因此西蘭花的表面維生素C降解比蒸汽和微波烹飪更快,但由于高溫會使表面收縮,組織內部汁液流出,同時維生素C不溶于油脂,因此其保留率會比蒸汽和微波低,但高于水煮,這與袁定帥[7]的研究結果類似。
4結論
采用對不同烹飪終點溫度西蘭花進行感官評定,確定了95℃是最佳的烹飪終點溫度,通過不同功率微波和蒸汽,水煮,炒四種烹飪方式對比,得出以下結論:
(1)微波和蒸汽高功率下可以使西蘭花保留率在90%以上,微波烹飪的保留率整體高于蒸汽烹飪,烹飪功率越大,烹飪時間越短,保留率越高。
(2)水煮對西蘭花維生素C的保留率最低。
綜合來看,水煮不適合烹飪西蘭花富含維生素C這種水溶性維生素C食物,大功率微波或蒸汽烹飪是較好的保留西蘭花維生素C的烹飪方式,因此未來可以在烹飪家電積極推廣和宣傳大功率微波,大功率蒸汽這種營養(yǎng)健康的烹飪方式,最大程度保留維生素C等長時間高溫烹飪容易分解的營養(yǎng)素,從烹飪端提高營養(yǎng)攝入水平,滿足用戶的健康需求。
參考文獻
[1]吳廣輝,畢韜韜.西蘭花營養(yǎng)價值及深加工研究進展[J].農產品加工,2015(11):61~63
[2]何玉池,李云,焦顏成,陳代義,張靜,葛杰,魏瓊.西蘭花出口的現狀及產業(yè)化安全生產研究初探.現代農業(yè)科技,2007(14):12~13
[3]王曉梅,崔坤,陸艷玲.中國西蘭花應用價值及生產、出口前景分析.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8(11):478~480
[4]胡秋紅,許麗遐主編.食品營養(yǎng)與衛(wèi)生: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02:54-55
[5]GB5009.8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抗壞血酸的測定,第一法
[6]劉威,張云川,趙美華,李永軍.不同漂燙溫度對西蘭花品質指標的影響[J].農產品加工,2007(1):86~88
[7]袁定帥,陳潔,賴曉芳,楊國武,朱麗,朱偉.熱加工對西蘭花營養(yǎng)品質及抗氧化性的影響[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5):91~95
通信作者簡介:賈逾澤,男,1987年3月生,畢業(yè)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專業(yè),現任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先行研究主任工程師,主要從事家用電器營養(yǎng)烹飪研究,電子郵箱jiayz@mid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