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小說家,在日本文壇乃至世界文壇都占據(jù)極其重要的地位。幼年時期就失去雙親,之后姐姐和祖父母又相繼病逝,這種獨特的成長經(jīng)歷對其以后的文學(xué)作品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川端康成一生創(chuàng)作了短篇小說、中篇和長篇小說100多篇。1968年10月憑借《雪國》、《古都》、《千紙鶴》三部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成為日本第一位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其作品至今仍受到人們的喜愛。女性是川端文學(xué)永恒的主題,相應(yīng)地,關(guān)注女性登場人物的川端康成的作品論和作家論很多。不由讓人產(chǎn)生了這樣的疑問——男性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是怎樣的形象、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因此,本論文試圖通過對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的分析,解讀男性主人公——“我”在小說中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川端康成、『伊豆の踴子』、“我”
一、川端康成與《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于1926年發(fā)表于《文藝時代》,以作者川端康成的親身經(jīng)歷為創(chuàng)作背景,其描繪的真實故事發(fā)生在1918年,親人的相繼離世,給他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刺激,死亡的陰影從此籠罩在他的心頭。失去了親人的溫暖,孤獨的生活使得川端康成沉浸在悲哀之中,變得抑郁,甚至于性格扭曲。高中時期,為排遣這種所謂的“孤兒根性”前往伊豆旅行。在這次旅行中,與巡回演出藝人一行邂逅,并且和他們建立了長時間的友誼。1920年川端康成考入東京帝國大學(xué)文學(xué)系英文科,之后不久結(jié)識了名為伊藤初代的咖啡館女招待,并與其戀愛訂婚,1921年卻慘遭悔婚。這一事件對川端康成影響非常大,他認為自己遭到了非常的背叛,使他此后開始膽怯、自卑,不愿表達自己,逐漸陷入一種窒息、扭曲的自我壓抑中?!兑炼沟奈枧冯m然是川端康成高中時代的經(jīng)歷,但卻是在經(jīng)歷了悔婚事件,受到失戀打擊后創(chuàng)作的作品。一經(jīng)發(fā)表,就在日本國內(nèi)引起了巨大轟動。伊豆半島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與少男少女之間青澀的愛慕之情交相輝映,將讀者們帶入了一個空靈純粹的唯美世界,同時由于社會地位的差距,舞女和我不得不分別,使得小說始終籠罩著淡淡的哀愁。
《伊豆的舞女》中二十歲的“我”為了排解內(nèi)心的憂郁和苦悶,一個人踏上了伊豆之旅。旅途中,邂逅了巡回演出藝人一行,并被小舞女薰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隨舞女一行巡回演出。舞女的稚氣和純真,以及處于艱難的生活境遇中她身上的那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感染了“我”,漸漸治愈了我悲傷和憂郁的內(nèi)心。但是最終還是逃不過離別,旅費已經(jīng)花完了,必須得回東京,我借口學(xué)校有事,與巡回演出藝人一行告別。站在海邊目送“我”的舞女一直低著頭沉默。直到“我”乘坐的汽船離開了碼頭很遠,舞女才開始揮動手中白色的東西。睡在船艙里,“我”自然地接受了身旁少年的的善意,絲毫不在意別人看到自己在抽泣?!拔摇钡念^腦恍如一池清水任憑淚泉涌流,后來“除了一種甘美的快慰,什么也沒有剩下”。可以說,《伊豆的舞女》不僅治愈了川端康成高中時代時少年的悲傷,也撫慰了幾年后因失戀受到的心靈的傷痛。
二、對“我”這一人物的分析
(一)“我”這一人物形象
小說第一章“那年我二十歲,頭戴高中校服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紋上衣和裙褲,肩挎學(xué)生書包”表明了“我”舊制高等學(xué)校學(xué)生的身份。之后的諸多細節(jié)描寫也暗示了“我”和舞女之間的社會地位差距,為二人最終的離別埋下了伏筆。例如,①“我”和舞女一行人在去往下田的途中,穿過山間的小徑,發(fā)現(xiàn)泉水后,姑娘們都站立在泉水周圍,等“我”喝過之后才開始喝。當(dāng)時四十歲的女人是這樣說的:“來,您先喝吧。在女人后面喝不干凈。“我”聽到這樣的話并未覺得有什么不妥,反而坦然接受了。②每當(dāng)我離開房間時,舞女都會提前走到門口,替我擺好木屐。③我和舞女一行人一起走在鄉(xiāng)間小徑時,舞女一直走在我身后,與我保持兩米左右的距離,不想縮短間距,也不愿拉開距離,就算我同她攀談,等著她趕上來,她卻依然駐足不前,非等我起步,她才邁腳。小說第五章還交代了“我”來伊豆的原因,“我”與巡回演出藝人一起翻越天城嶺時,聽到舞女們在后面議論自己,當(dāng)聽到她們說自己是個好人時,“我也實實在在感覺自己是個好人了,心情豁然開朗,抬眼望了望明亮的群山,眼瞼微微作痛。”二十歲的我被孤兒根性扭曲,無法再忍受這種令人窒息的苦悶而踏上伊豆之旅。對于自己在世間尋常意義上被看成好人這一點,“我”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激之情。
(二)作為敘述者的“我”
小說采用的是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我”作為主人公,無形中被抽象化,成為敘述者引導(dǎo)著讀者走進小說的世界,引循著主人公的登場,使讀者自然而然地進入“我”的感情世界,與“我”獲得同樣的感動,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例如,小說開篇就這樣寫道:“山路變得彎彎曲曲??斓教斐菐X的時候,驟雨自天而降,染白了茂密的杉林,以迅猛之勢從山腳下向我襲來。我二十歲,頭戴高中校服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紋上衣和裙褲,肩挎學(xué)生書包,獨自來伊豆旅行?!币簧蟻砭兔鑼懥松接暧麃淼奶斐菐X情景和關(guān)于“我”的自我介紹,這里“我”作為作品中的人物,卻采用描寫式的開場白,敘述了當(dāng)時的場面。
再比如,小說第三章舞女從浴場赤裸裸出現(xiàn)的名場面:“一個裸體女子忽然從昏暗的浴場里跑了出來,站在更衣處伸展出去的地方,做出一副要向河岸下方跳去的姿勢。她赤條條的一絲不掛,伸展雙臂,喊叫著什么。她,就是那舞女。潔白的裸體,修長的雙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蕩滌著我的心。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氣,撲哧一聲笑了,還是個孩子呢。她發(fā)現(xiàn)我們,滿心喜悅,就這么赤裸裸地跑到日光底下,踮起足尖,伸直了身子。還是個孩子呢。我沉浸在這樣的喜悅中又笑了起來,腦子清晰得好像被沖刷過一樣,臉上始終漾出一絲絲微笑?!薄拔摇钡谝淮我姷窖不匮莩鏊嚾艘恍芯捅幻利惖奈枧钌钗?dāng)時舞女略顯成熟的裝扮讓“我”誤以為她有十七八歲。再加上茶館老婆婆的話,煽起了“我”內(nèi)心的邪念——“既然如此,今晚就讓那位舞女到我的房間里來吧。”而此時舞女的幼稚舉動讓“我”意識到她還是個孩子,身上有著十四歲女孩所特有的美麗純真。正是這純潔無邪,消除了“我”之前對舞女生出的污穢想法?!拔摇睗M心舒暢的笑容,大概是被這樣稚氣美好的舞女感染到了。
(三)作為主人公的“我”
作者通過主人公“我”與舞女之間的種種牽絆道出舞女的處境和少女情懷。首先,通過一些語言細節(jié)的描寫可以看出舞女的身份地位。例如,當(dāng)“我”慌慌張張追上巡回演出藝人一行人時,發(fā)現(xiàn)他們茶館小憩,“我”也順勢就在茶館避雨,茶館的老婆婆見“我”淋濕了,說道:“おや、だんな様おぬれになってるじゃございませんか。こちらでしばらくおあたりなさいまし、さあ、おめしものをおかわかしなさいまし?!焙喍痰囊痪湓拝s使用了多重敬語。當(dāng)我問到藝人一行今晚的住處時,她回答道:“「あんな者、どこで泊まるやらわかるものでございますか、旦那様。お客があればあり次第、どこにだって泊まるんでございますよ。今夜の宿のあてなんぞございますものか。」一方面,可以看出茶館老婆婆的地位很低,另一方面,進一步貶低了舞女一行人,在地位如此低的老婆婆眼中,被認為是“あんな者”(那種人),舞女無疑處于社會最底層。其次,作者通過一些行為細節(jié)描寫了舞女對“我”的愛慕之情。例如,①第二章在湯野的小客店,舞女從樓上端茶下來,跪坐在“我”面前時,“臉臊紅了”,“手不停地顫抖”,“茶撒了一地”和四十歲女人的話“呦,討厭!這孩子有戀情了”就點出了舞女對“我”朦朧的傾慕。②第四章的一個段落,“我”沒有去浴池,而是在房間里與舞女一同下五子棋。起初舞女一直都離棋盤非常遠,后來因為過于投入,一心撲在棋盤上而忘了與“我”保持男女間的距離,因此也沒注意到自己烏黑美麗的長發(fā)幾乎要碰到“我”的胸脯,當(dāng)舞女察覺到時,“我”發(fā)現(xiàn)舞女臉紅了。
從“我”的視角可以看出《伊豆的舞女》的女主人公舞女薰雖然處于社會最底層,卻天真爛漫,擁有純粹善良的心和純潔的愛。聯(lián)想到川端康成的成長經(jīng)歷,舞女對“我”亦或者說是川端給予了純潔的愛和正直的好意,是難得溫暖的存在,從內(nèi)心深處治愈了“我”的“孤兒根性”。
結(jié)語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仿佛一股潺潺流過的清流,一聲心靈沉寂的鐘聲,余韻無窮。這部作品詮釋了少男少女間懵懂而又青澀的愛戀,但是全文卻沒有一個愛字,青春的悸動,全在細膩唯美的描寫下完成,這種似有非有的情愫讓人心生漣漪?!拔摇奔婢邤⑹稣吆椭魅斯碾p重身份,作為敘述者,引導(dǎo)讀者進入美麗的伊豆半島和“我”的內(nèi)心世界,推動著故事的發(fā)展。同時作為主人公,從“我”的視角豐富了舞女的人物形象,詮釋了舞女對“我”內(nèi)心深處的治愈意義。
參考文獻
[1]蔡鳴雁.《愛的延伸——從〈伊豆的舞女〉到〈雪國〉》.[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06年
[2]吳怡寧.《從川端文學(xué)看心理距離——圍繞《伊豆的舞女》、《雪國》》.[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1年
[3]史蓉.「川端康成の戀愛小説の研究―女性の特徴を中心にして―」.[D]貴州大學(xué)2015年
[4]歐陽雅芬.《關(guān)于川端康成女性觀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xué),2010年.
[5]屈樂欣.《論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D]哈爾濱理工大學(xué),2014年.
[6]趙樂樂.《試論川端康成漢譯本中的男權(quán)話語》.[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xué)2016年
作者簡介
李艷格(1999—),女,漢族,河南省濮陽縣。碩士在讀,大連大學(xué),日本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