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明霞
河南省沈丘縣第一初級中學
古人云:“授之以魚,一餐之需;授之以漁,終生受益?!币饧唇o人現(xiàn)成的魚吃,只能解決他一頓飯的問題;而教給人打魚的方法,能夠解決他一輩子的吃飯問題。受此啟發(fā),我們進行了漁作文的實踐探索。具體來說,就是在作文教學和學生生活之間架起一個“橋梁”,讓“此岸”和“彼岸”有一個通途,祛除教師作文教學的困擾,消弭學生怕寫作文的心理,有效解決作文教學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
初中作文在中招語文試卷中差不多占了總分的一半,據(jù)說還有增加的趨勢。因此,沒有一個語文教師輕視作文教學。既然語文教師這么重視作文教學,作文教學質(zhì)量理應很高的。但是現(xiàn)實卻很“打臉”:教師在作文教學上下功夫最大,而“收獲”卻與此很不成比例。教師出力不落好,學生作文寫不好,正是當前作文教學問題的典型寫照。具體來說,初中作文教學存在如下問題。
1.作文教學隨意化。筆者在作文觀課議課教研活動中發(fā)現(xiàn),半數(shù)教師作為教學既沒有計劃,也沒有教案。教師只是在填寫教學進度表的時候,寫上一學期安排幾次作文。不僅如此,而且每一次布置的作文缺乏系統(tǒng)的思考,主要是看教師對什么感興趣,有的老師更是心血來潮,想起來什么就寫什么,認為什么重要就寫什么,不研究課程標準,隨便讓學生寫,這種“愛誰誰”的教學缺乏目的性和針對性。
2.作文方式單一化。初中作文教學的“套路”一般是學完一個單元,老師就根據(jù)單元要求,讓學生寫一篇相關的作文;或者是老師把自己認為重要的(中招考試可能考的)題目布置給學生,然后提供一篇范文,讓學生“比葫蘆畫瓢”,甚至把范文背下來。這種簡單化的“套路”,很快就會遭到學生的反感。
3.作文內(nèi)容貧乏化。初中生中流傳這么一句話:“寧跑操場一千米,不寫作文一道題”。很多學生不會審題,感到作文是“雞肋”。無米還要為炊,怎么辦?字不夠,瞎胡湊。于是作文內(nèi)容或如“天方夜譚”,或如畫蛇添足。雖然字數(shù)不少,但是內(nèi)容貧乏。因為學生沒有生活經(jīng)歷,缺少情感體驗,導致學生作文內(nèi)容貧乏、語言蒼白。
4.作文批改單向化。大部分老師作文批改方式,先讓學習委員把作為收上來,然后教師給每個學生的作文打分。這種“學生寫作”—“教師批改”的單向評價,完全無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處于被動“挨批”的地位,長此以往,學生認為作文就是“你”讓寫“我”就寫,“我”寫了“你”批改的單向流程。而教師則根據(jù)自己“好作文”的標準去判斷學生作文優(yōu)劣,并給以不同的分數(shù)。至于評語,由于缺少具體標準,作文評語有很強的“普適性”,沒有個性和針對性。學生看了也不會受到觸動,起不了促進作用。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生活即教育”“過什么樣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比~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根據(jù)這兩位先生對生活與教育、生活與作文關系的論述,我們不難看到: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篇生動的作文。生活化作文教學就是把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結合起來,使作文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都與生活相“鏈接”,這種“鏈接”,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寫生活實事、抒生活真情的能力。這種“鏈接”,是漁作文消除教學之痛的策略。
1.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2001年實施新課程改革至今,已經(jīng)整整20年了。20年的課程改革,確實促進了語文教學改革。但也要看到,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還很廣泛,甚至有的老師把主導變成了“主宰”。作文教學中的“一言堂”還普遍存,作為教學缺乏啟發(fā)性,聽不到學生的聲音。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建立作為與生活“鏈接”時,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喚醒學生“沉睡的智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逐漸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寫作習慣。
2.豐富學生生活體驗。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豐富學生生活體驗,讓他們樹立對生活的發(fā)現(xiàn)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我們?nèi)鄙侔l(fā)現(xiàn)美的眼睛?!睆亩鲃影l(fā)現(xiàn)新奇的生活,為作文提供“源頭活水”。比如:指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人和事,以小見大,寫出自己的感悟。再如,教育學生關注社會現(xiàn)象,思考自己遇到這種情況如何做:公交車上,發(fā)現(xiàn)小偷偷別人東西怎么辦?等,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的人。這樣,學生寫作文就會避免空洞無物、牽強附會、缺乏真情實感等弊端。
3.教師寫出生活化的范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常常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喜歡“嘴上談兵”,這樣老師就不能體驗生活化作文的寫作過程,對學生的指導也會“隔靴撓癢”,作用不大。再者,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學生對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很在意。因此,教師采用漁作文的理念,采取生活化的作文策略,指導學生寫作文,自己就要寫“下水作文”。這種“下水作文”,往往能夠起到讓學生佩服的效果,進而轉(zhuǎn)化為學生觀察生活、寫好作文的動力。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币行Ы鉀Q初中作文教學中的現(xiàn)實問題,漁作文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