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聰貞
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扒齒港鎮(zhèn)中心小學
在傳統的教育過程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學校只重視成績和分數的影響,很多的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通常采取較為嚴格的政策,通過讓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的感覺,讓他們被動的遵守著班級的紀律。雖然這種管理的方式能夠起到管理班級紀律的效果,但是也讓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和復雜,并不利于師生之間關系的發(fā)展以及和諧班級環(huán)境氛圍的建設,長此下去將對班級管理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而在當前素質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這就使得教育不再一味的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同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發(fā)展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班級氛圍,在這種教育大環(huán)境下,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就不能采用以往的管理方案,需要轉變管理的策略。
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教師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總體來說是復雜和緊張的,而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我們需要建立的是一種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建立了這樣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推行的班級管理方案和策略,才能更好的在班級內部展開和實行。
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班級內部的學生由于在傳統的教育環(huán)境下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較差,導致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之間無法建立信任的關系,學生也不愿意將遇到的事情告訴教師,這就導致了班級內部管理效率和管理秩序的下降。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入手來改善這種狀況。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以一種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進行交流,教師更多情況下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方式,而是以一種平等的朋友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認真聽取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困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開始信任教師,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同時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盡量不要采取懲罰性的方式,而是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盡量以理性的方式去感化和教育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學生改變一些壞的毛病,讓他們遵守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同時這也是符合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特點的。
要想緊緊靠著教師一人的努力,管理好整個班級也是很困難的,因為教師的精力有限,總有管理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班級內部管理體制,讓學生自己進行自我管理,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對班級的管理效率。
例如,教師在管理自身班級的過程中,可以從上到下任命一些班級委員進行班級管理,比如說可以把整個班級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再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進行對小組的管理,同時整個班級內部選舉一名班長,讓班長管理小組長,再讓小組長管理小組內的學生,通過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管理。通過借助學生和班級內部的管理進一步加強對教師頒布的方案的推行,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教師把有限的精力合理的分配。
很多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都忽略了班會這一重要的作用,班會作為班級的整個會議,對商量班級內的重大事物以及管理班級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開展相關的班級管理方面的主題班會,宣傳班級管理的教育。
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定期的開展主題班會。如我在管理班級學生過程中,通常都會每周選出一個固定的時間開展主題班會,主題班會的內容往往會涉及到班級內部的管理。為了加強對班級學生的管理,我建立了一套獎勵制度,對于班級里遵守紀律的學生給予評分的標準,對于評分高的學生我會在班級會議上給予他們一些獎勵,比如說糖果飲食之類的獎勵,鼓勵這一部分學生繼續(xù)努力保持遵守班級紀律的好習慣,同時這種方式也給予了其他學生示范和榜樣的作用,引導和鼓勵其他學生向這部分學生看齊,積極的遵守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就這樣通過班級會議的開展提高了班級內部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的效果。
我們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當前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進行管理方案的制定,在制定管理方案的過程中,也要結合本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只有這樣才能夠制定合適的方案,提高班級內部的整體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