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冬梅
山西省石樓縣南城初級中學
語文教學是所有其他學科教學的基礎,也是對我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體現(xiàn)與傳承,一直以來,語文教學都在我國的學科教育中占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將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融入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中,以提升中學生綜合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增強中學生素質能力,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與水平。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研究新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建更加符合教學目標和時代需求的新教學方法。
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探索世界的階段,對許多事物的把握并不深刻,不能從多角度、多層面理性對待,而且對語文學科的學習也是流于形式。在他們的認知里,語文無非就是字、詞、句、篇章結構的學習,以及古文、詩詞的背誦,在學習上僅僅停留在對課文主題思想的簡單分析以及課文機械的背誦上,甚至有少數(shù)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去學習語文,這種想法是片面的、缺乏理性的。語文作為初中三大基礎學科之一,可以說是貫穿學生一生的重要學科。語文的學習也并非只是停留在分析段落大意、背誦古詩文上。
(1)教師語言魅力的感染。教師的語言魅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與其我們侃侃而談中華語言文字的魅力還不如師生共建共享藝術美的語言課堂,正所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經常說教師要言傳身教,怎樣言傳,是大有學問的。言傳,不是侃侃而談、泛泛而談,也不是自吹自擂的自我表演,更不是口若懸河隨心所欲的說教。我認為更應該是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的情感交流。教師的課堂語言既要有“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的盛氣豪情,也要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催人淚下,既要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無奈漂泊,更要有“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的恢弘雄放。一堂藝術美的語言課堂既是跌宕起伏的情感共鳴,也是一氣呵成“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魅力四射。
(2)文本語言的積累。這里所說的文本既指教材,也包含相關聯(lián)的文本內容。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文本的有心人才會成為語言的有心人。教材內容是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言能力最直接最信手拈來的的信息源泉。學然后知,總有收獲,總有感觸,學生感受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的塞外悲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九死一生;“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的感慨和無奈;“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的愁緒和寂寞。也感受著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中“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1)自主表達、互動交流。語文課堂固然需要靜默需要沉思,但更需要自主表達和互動交流,需要去偽存真的真情流露。一千個讀者就應該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應該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不同見解。例如學生在閱讀了《紅星照耀中國》后,暢所欲言,心中激情澎湃,從不同的層面暢談自己對這部紀實作品的理解,或許這見解不到位甚至有點稚嫩但都是心靈的碰撞,是獨有的見解。有文章內容方面的理解:鮮活的真實內容讓人了解了一個真實的中國革命和共產黨領袖人物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面貌;有對表達方式方面的見解:風趣幽默的戲劇性場景中運用對比手法、典型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有的學生有了更高層面的理解,從信仰和精神的高度談談對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信仰,不怕犧牲敢于奮斗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勇于戰(zhàn)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更有學生結合時代命題,將解開的“紅色中國”之謎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相結合,這富有時代氣息的現(xiàn)代文化和見解都在學生的自主表達里得到了認同和贊許,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補充互動中得到了完善,學生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了高尚的靈魂。
(2)多元評價、激勵進步。俗話說,心藏暖意,可敵寒霜。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能力固然有高低不平參差不齊之差異,但教師要運用激勵性評價語言不吝鼓勵,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欣賞彼此的閃光點,構建多元評價暖意融融的溫馨課堂。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文本的理解、語言的表達等方面的差異性就要求我們必須進行多元化評價、分層評價。因為這樣的評價能使沉靜郁悶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歡欣鼓舞有溫度,能使自我封閉不茍言笑的學生重拾勇氣揚鞭奮蹄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例如在學習《黃河頌》一文時主要運用反復誦讀的方式,誦讀后的評價必不可少。教師可以整體評價小組的誦讀,“讀的字正腔圓、聲情并茂,若再注意節(jié)奏的變化就更能夠讀出澎湃激昂偉大的黃河精神了”。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藝術美的語言課堂進而提升思維發(fā)展能力,創(chuàng)造靈動機智的語文課堂進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chuàng)設開放式語文情景,進而開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則會得到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