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群 朱迪
摘 要:在全球化發(fā)展的當今社會,英語人才素養(yǎng)普遍提高,高職院校更是如此。如何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素質,是高職英語教學的努力目標。近年來,體驗式教學法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領域。在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些許教學經驗。這些寶貴的經驗,為體驗式教學法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機會,也給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了基礎。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后,可以在實際生活中自如地運用進行交際。本文將簡要介紹體驗式教學法的概念,并分析該教學方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策略,以期給予同行借鑒,達到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高職英語;教學策略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推動行業(yè)變化。英語作為世界語言,在國際交流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有鑒于此,對于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體驗式教學法是基于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而出現的一種教學方法,已經成功運用到實踐當中,并被廣泛接納。掌握英語已經是現在職場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學生進入社會求職時,企業(yè)也會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考量。為適應社會的需求,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不斷尋找新的教學方法,以期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獲得大幅度提升?;隗w驗式的英語教學法,有助于制定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的英語能力獲得充分發(fā)揮。
一、體驗式教學法的內涵
(一)體驗式教學法的概念
體驗式教學法是在充分結合了情景教學理論與認知心理理論的基礎上,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在教學模式上創(chuàng)新方法,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法凸顯了情景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體驗與認知心理理論的主體作用。體驗式教學有助于高職院校脫離傳統(tǒng)教育,實現模式上的突破。體驗式教學是通過挖掘學生潛力、老師與學生建立積極互動、課后反思、平等互助等方式進行[1]。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不枯燥不乏味地接受教育。體驗式教學也使得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開發(fā)潛在認知,保留原有的習性特點,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
(二)體驗式教學法的基本特征
體驗式教學法的基本特征可概括總結如下。體驗式教學法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身體心理學習習性,有計劃性地進行課程設置。體驗式教學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把書本上的基礎知識,結合情境教育一起呈現,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體驗式教學在互動學習中讓學生增強參與感,學生在課后也能夠加以反思,總結學習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體驗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枯燥嚴管的課堂紀律,到開放的英語教學方案,不只是唯成績論,而是從課堂表現、隨堂測驗、課后作業(yè)及考試成績綜合評價[2]。
(三)體驗式教學法的意義
體驗式教學的意義深遠,該教學方法突破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的桎梏,顛覆了傳統(tǒng)教師教育方式的教學策略。體驗式教學培養(yǎng)出的高職英語人才,被社會廣泛認可,遍布于各個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體驗式教學的初步形成,也使得我國人均素質得到了廣泛提高,改變世界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印象。在前些年的畢業(yè)生中,普遍存在啞巴英語的情況,筆試考試名列前茅,卻羞于開口講英語。而體驗式教學的意義在于,讓不能把英語應用到工作生活中去的高職學生,經過課堂上不斷磨煉和浸潤,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夠自如地運用英語[3]。
二、基于體驗式教學法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
體驗式教學法有系統(tǒng)化的教學策略,詳情如下:
(一)教師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提高積極性
體驗式教學,顧名思義,著重于體驗感,讓學生參與其中最為重要。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因習慣養(yǎng)成,在課堂上不能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而體驗式教學,反對傳統(tǒng)以老師為主導的教育模式,強調課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自覺地參與進來,糾正其在課堂上的不良習慣,讓學生自己參與主導課堂進度[4]。課間老師也要起到引導作用,而不是傳統(tǒng)的上課模式,例如拉回偏離課題的言語走向,控制課堂節(jié)奏等掌控大局,讓老師也能夠在學習交流中輕松教學。想要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就要精心設置課程,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可以設立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讓每一個同學能夠參與其中,讓老師與學生角色互換,增加學生心理上的認同感。體驗式教學模式提高的不僅是學生成績,從心理層面,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在學習之余,豐富內心,建立正確的世界觀。
(二)教師注重師生互動,豐富體驗內容
體驗式教學強調師生互動,通過各種趣味互動達到教學目的。以高職英語教學為例,不用拘泥于課堂教室內的授課學習,可以走到戶外,以情景模擬的方式進行互動教學。也可以利用學校資源,結合烘焙課、體育課、勞動實踐課等其他課程,寓教于樂。老師要有技巧性地在課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互動。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對于英語感知更加敏感。在課前備課時,也要提前預設好學生的課堂表現,以便做出應對。英語,作為一門口語以交際為目的的學科,在體驗式教學法中,可以汲取的養(yǎng)分要大于其他學科[5]。課后老師多加策劃實踐情景,給學生提供英語語境的鍛煉機會。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通過與老師、同學積極互動,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鍛煉口語能力,將極大地幫助學生習慣語境。
(三)教師學會反思和回顧,深化體驗結果
為確保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老師應結合課堂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雖然體驗式教學重點在于體驗,但是前期的備課與課后的反思、總結也非常重要。良好的課后評價有助于教師樹立更為明確的課堂教學。體驗式教學法中含有大量的情景設定和互動游戲環(huán)節(jié),通過情景教學的理論與認知心理理論兩者兼顧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獲得英語知識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的教學互動中,老師能夠發(fā)現不足,并及時進行課后總結,與學生溝通詢問,以便完善課程。在體驗式教學中,老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者,也是學習者。教師應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知識,儲備充足的英語專業(yè)知識,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有更好的體驗感。而取得良好的體驗感,不能僅是固定教學模式,而是精心設計,保證每堂課學生汲取知識的深度。老師應在課后進行課堂回顧,分析學生心理情況及學習狀態(tài),不把教學停留在淺層次上,而是要深入分析體驗結果,從而研究出更完善的英語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