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健詞
商湯氣數(shù)將盡,三教(闡教,截教,人道)共談,編成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根行深厚,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還歸人道,繼續(xù)輪回。
當然,不管闡教還是截教的人,沒人愿意上封神榜的,因為仙和神級別是不一樣的(所以把神和仙并稱神仙是不對的),神都要各歸其位做自己的公務,想下凡是不容易的,比如二十八星宿這些就要天天看著星星,而仙卻逍遙自在,閑游五岳,沒人見過太乙真人整天被玉帝呼來喝去的吧,只有李靖這些倒霉孩子在榜上的才會干苦活。說到這里,不得不說一下,李靖算什么,三宵姐妹當初削了闡教十二金仙的頂上三花,滅了他們的胸中五氣,如此厲害的人物還是上了封神榜,根行不夠?笑話,如果他們都不夠格成仙道的話,李靖幾父子恐怕連人道的機會都沒有了,灰飛才是他們的歸宿。
這封神榜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共同簽押的,上面人名歷歷在目,大多是截教中人,難道里面的截教中人根行都不如闡教?非也,趙公明、云霄三姐妹、金光圣母、火靈圣母、等人根基絕不差,十二仙逢劫難自己也說怕自身難保,可他們都完好無損活到了最后,無一上榜,為什么?原始護短嘛!老子也是闡教這邊的,可想而知,三個人共議封神榜,通天絕對是明主這個最大獨裁者的犧牲品,更何況他面對的是兩個雄辯的師兄。通天教主自然知道自己門下誰在榜上,卻依然告訴門人緊閉洞門,不過這依然改變不了封神的結果。就像清虛道德真君知道黃天化必死,懼留孫知道土行孫必死也要提醒幾句,只是心有不忍,希望出現(xiàn)奇跡,“庶幾無事”。
其實截教從人數(shù)來說是優(yōu)勢的,遙想他們擺的萬仙大陣,就知道他們有多少人了,可是有用嗎?他們完全不明白原始天尊一出手,他們立馬化作飛灰。他們這位教主的二師伯可沒一點憐憫之心,三宵就是明證。
截教的失敗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他們大多不是人身,也就是書中說的“披毛帶角,濕生卵化之輩”,雖然《道德經(jīng)》里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之說,可兩教卻不是這么認為的。廣成子將龜靈圣母用翻天印打成原形,截教門下都各有慚色,通天教主也一樣,甚至他聽門下搬弄是非說他與羽毛禽獸并稱,就生氣得不得了,非要擺誅仙陣干一場不可,還要原始天尊交出廣成子來,原始天尊毫不示弱,他根本沒追究廣成子說了沒有,而是說:“賢弟,你也莫怪廣成子,其實,你門下胡為亂收,不知逆順,一味持強,人言獸行(注意這句),況賢弟也不擇是何根底,一意收留,致有彼此搬弄是非,;令生靈涂炭,你心忍乎?”原始護短可見一般,同時從這里不難看出,闡教比截教優(yōu)勢的地方也在這里,他們是人,不是截教這些披毛帶角的家伙,人本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說,闡教能受歡迎也是應該的。難怪作者要拿闡教做主角,不拿截教做個悲情主角(那時候的人還沒進化到喜歡看一群禽獸大演勤王愛國)。
從我的個人觀點來看,其實兩教都沒錯,闡教十二仙要完殺劫,換做是我,我也不會對截教的手下留情,何況對他們來說殺的都是些禽獸,李靖的那套假仁假義是萬萬不能學的,唐僧的寧死也不殺生更是虛偽的讓人惡心。套用別人的話就是:沒有了一些人造出來的道德束縛體現(xiàn)出來的真實人性有何丑惡之處?有了感情與私心的神仙有何讓人鄙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