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胡祥金 江西省檢驗檢測認證總院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鷹潭檢測分院
齒嚙式快開壓力容器具有快速啟閉、卸料便利等特點(以下簡稱“容器”),適用于化工、食品、紡織等工業(yè)領域中直徑較大場合,容器安全性能直接影響產線運行安全。在容器設計方面,需要完成整體安全性驗證,通過建立有限元模型對結構應力展開分析,驗證容器結構安全、可靠。因此應掌握容器應力評估方法,為容器設計提供科學指導。
從結構組成上來看,容器包含卡箍、筒體、端部法蘭、封頭等多個部分,依靠法蘭齒和封頭齒的嚙合實現(xiàn)結構連接。實際容器整體結構非軸對稱類,但嚙合齒沿軸向對稱分布,受力和變形可看成是廣義軸對稱問題。通過整體建模對各工況下的容器結構應力分布狀況展開分析,通過截取危險截面實現(xiàn)危險路徑定義,確保獲得的應力結果符合實際。相較于單元有限元分析,整體建模分析的內壓加載狀態(tài)和對稱約束不變,但在嚙合力作用下無須對封頭設定豎直方向約束。嚙合面間存在的摩擦接觸可以在法向脫離,在切向出現(xiàn)相對滑移。盡管施加內部正壓不會導致法向分離出現(xiàn),但由于封頭法蘭和筒體法蘭剛性不同,會出現(xiàn)變形量差異,使切向出現(xiàn)相對滑動。將齒間隙接觸面當成是研究對象,由于位于法蘭連接位置不會產生邊緣應力。
通過定義接觸問題,并進行邊界條件加載,可以使容器齒間接觸面發(fā)生相對滑動,使上、下法蘭和卡箍、楔塊等分別接觸。為避免整體出現(xiàn)軸向剛體位移,設筒體下端面軸向位移為零。結合容器特點,可以分別施加對稱約束、位移約束、載荷等,完成邊界條件計算。
將齒面接觸看成是無間隙,受負載時因接觸法蘭變形不一致將導致接觸面積變小,出現(xiàn)嵌入和相對滑動。在應力分類方面,利用線處理法對危險截面應力分量進行均勻化、線性化處理,獲得沿應力分布線的薄膜應力、彎曲應力等數(shù)值。結合容器失效受到的不同力的大小,將薄膜應力劃分為一次總體薄膜應力Pm和局部應力PL,彎曲應力劃分為一次應力Pb和二次應力Q,另外包含峰值應力F,要求各應力強度達到如表1所示的限制標準[1]。要求各類應力強度達到許用極限要求,實際在分析時需要考慮溫度等因素給材料性能帶來的影響,因此要求應力強度值不超疲勞曲線峰值幅度。
表1 各應力強度限制標準
在容器設計方面,內直徑為2500mm,工作溫度達225℃,壓力為5MPa,設計壓力為5.5MPa,水試驗壓力達6.9MPa。封頭和筒體采用Q345材質,楔塊為45#鋼,法蘭和卡箍為20MnMoIII材質,各材料性能參數(shù)如表2所示。
表2 材料性能參數(shù)
如圖1所示,通過對施加容器實際工況載荷,能夠確定應力分布情況,應力最大位置位于法蘭齒面和楔塊間。選取危險截面進行應力評定,發(fā)現(xiàn)齒面與楔塊接觸位置應力達到466MPa,上法蘭最大達368MPa,下法蘭最大251MPa,上楔塊最大218MPa,下楔塊最大346MPa,卡箍最大423MPa,筒體最大198MPa,封頭最大為184MPa。根據(jù)分析結果可知,齒面和楔塊位置成為最可能引發(fā)容器失效的部位。
針對高應力區(qū)域,選取多個截面進行應力分析,需要將不連續(xù)或應力集中界面當成是強度評定依據(jù)。通過選取9條危險路徑展開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說明各部分應力強度合格。對容器疲勞問題展開分析可知,循環(huán)加載荷載的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應力集中問題。按照累計損傷準則進行0~5MPa載荷循環(huán)加載,次數(shù)達到1000次,并循環(huán)開展30次水壓試驗。期間,載荷最低為0MPa,溫度為0℃,最高為5MPa,溫度為200℃[2]。通過反復分析,確認累積系數(shù)值為0.385,比1小,因此容器不會出現(xiàn)疲勞失效情況,能夠驗證結構設計方案的有效性。在整體有限元應力分析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相同工況下楔塊、封頭等位置的應力強度較小,能夠通過適當減小材料厚度節(jié)約成本,同時保證結構應力滿足要求,充分展現(xiàn)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和經濟性。
圖1 工作載荷下容器應力分布圖
表3 危險路徑評定結果
建立整體有限元分析模型,通過對不同類型應力進行組合完成容器應力評估,要求做好邊界條件處理,在加載歷程中利用加載增量情況進行模擬分析,通過將接觸單元問題導入中模型中確認容器是否存在應力超限部位。根據(jù)分析結果確認容器是否會出現(xiàn)疲勞失效問題,能夠做到合理進行容器結構設計,為容器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