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璐
靠一只手敲代碼,武漢科技大學計算機與科學技術學院博士生袁鑫在本碩博7年時間里獲得了30多項榮譽獎勵。
袁鑫3歲因車禍不幸“折翼”,他卻用一只左臂撥開迷霧,描繪出一幅自強、自律、自我的精彩人生。
對于袁鑫來說,揮動雙手的畫面永遠定格在23年前。那年,三歲的袁鑫隨母親一同去河邊洗衣服,不幸在路上發(fā)生車禍,輾轉(zhuǎn)三家醫(yī)院救治五個月,最終以截掉右臂保住了性命。
突如其來的重創(chuàng),并沒有打倒家境貧困卻內(nèi)心堅毅的袁鑫。在父母的引導下,他三歲開始鍛煉左手的動手能力。為了讓袁鑫有健康的心態(tài),父母把他送進普通學校,接受和同齡人一樣的教育。一只手成為他的短板,更是強大動力。
袁鑫的自強,感動了老師。升入中學后,同學和老師的關心讓袁鑫感受到了溫暖。學校組織補習英語,收費時英語老師將他的學費原封退回,還貼給他100元,獎勵他學習認真。高中時,班主任幫他申請了學校獎學金,另外還每個月自掏腰包給他100元伙食費。
從小學到初中,袁鑫的成績位居班級前三,到了高中穩(wěn)居班級前十。
2014年8月,袁鑫憑借著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武漢科技大學,成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學生。困難接踵而至,袁鑫總是欣然面對。上大學前,袁鑫連計算機都沒摸過,更別說單手打字。不會打字,他就泡在圖書館的機房,苦練了三個月,打字速度才慢慢提升起來。
大學期間,讓他最難克服的是實驗課,比如拆分線路時,他利用中指將接頭一端抵在手掌,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另一端,將連接線拔開。大二學習C 語言時,袁鑫經(jīng)常一個人去圖書館敲代碼,由于單手敲鍵盤,他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袁鑫在考試中獲得了94分的成績。
生活中,袁鑫喜歡以鍛煉的方式放松身心。只要學校里有競選、比賽等活動,他都積極報名參加。學校舉行運動會,學院無人報名參加10000米長跑。袁鑫毛遂自薦,并跑完全程,獨臂男孩雨中長跑的場景一時感動不少師生。
雖然袁鑫失去了右手,但是他用左手撐起了另一片天。本、碩、博七年鉆研,袁鑫共獲得了30多項榮譽獎勵,包括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
讀博期間,他始終堅持著早上七點抵達實驗室,晚上十一點離開。
袁鑫說,自己熱愛科研,熱愛身邊人,希望將來能留在高校從事教學工作,將其所學分享給更多的人,對標國家戰(zhàn)略需求,用科研播灑光熱。
(摘自《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