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花
作文是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直接體現(xiàn)。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诖?,本文提出培養(yǎng)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希望能有助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效率。
一、合理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多媒體有直觀、形象、交互性強等特點,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擺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合理利用多媒體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例如在《感受自然》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聽一聽大自然美妙的聲音,看一看大自然的美景,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觀看完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內容真實具體,可讀性很強。
二、分類指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生作文主要以記敘文為主。從寫作對象上劃分,記敘文分為寫人類、敘事類、寫景狀物類。每一類文章都有其寫作要點,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分類指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人類記敘文的一般要求是要抓住人物的個性特點,結合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做到具體細致描寫,其中可以用語言、神情、動作等描寫方法生動形象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敘事類文章則要交待六要素,注意敘事的先后順序及敘事的完整性。寫景狀物類則要描寫景物特征,學會通過描寫景物特點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分類指導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訓練,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寫作要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以“我的‘自畫像”為主題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從外貌、語言、神情、心理等多方面入手,結合生活中的事件來描寫自己。在了解寫作要點后,學生很快進入寫作狀態(tài),結合自身經歷著手描寫自己,寫出來的文章內容真實具體,將自己的性格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三、加強口語練習,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作文就是把心里想說的話有中心、有條理地寫出來。在平時訓練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誦讀佳作,培養(yǎng)語感,同時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并記憶其中的優(yōu)美語句,并融會貫通內化成自己的語言。教師也可以組織對話練習,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蛘咴谧魑挠柧氈?,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上臺即興演講,講述生活中的見聞,發(fā)表自己的感想。演講結束,還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取長補短。這種訓練形式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
四、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內容
小學生由于缺少生活經驗,且不注意觀察生活,往往在看到作文題目時沒有寫作思路,不知道該怎么寫。為了完成寫作任務,最后只能照抄照搬或者東拼西湊,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存在內容空洞、邏輯不痛快等問題,很難吸引讀者。對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體驗生活,從中找尋寫作素材。比如在組織學生秋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秋天的景色,如樹葉變黃,草地枯萎,行人衣服的變化等。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動筆,將觀察到的有意思的人或事及時記錄下來,并圍繞其進行寫作練習,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感悟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寫作素材,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將遇到優(yōu)美的語句及時摘抄下來,課余時間認真了解其用法,并合理運用在作文中,從而提高作文質量。這樣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寫作能力定能有所提高。例如,在講解《觀潮》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閱讀該文章,從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素材。課文開頭用了“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接下來寫自己被這種景觀吸引專門去看潮水,著重寫了潮水的特點。文中多處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潮水的特點,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教師在講解課文內容時,應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積累好詞好句,為日后作文打下基礎。
五、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苦于作文,害怕作文,要么面對作文題目不知如何下筆,要么就是寫出來的文章內容老套,千篇一律,毫無新意。針對此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在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從作文題目入手,給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自擬題目。如以“我的媽媽”為主題的寫作訓練,教師讓學生回家觀察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然后自擬題目完成寫作任務。學生擬的題目有“慈祥的媽媽”、“我和媽媽做朋友”、“媽媽教我干家務”等,很有新意,且此次學生的寫作內容十分真實,飽含真情。再如以“我學會了買東西”為題的作文訓練中,學生往往寫學會了買某種東西,怎么去買等,這很容易想到,寫出來的文章內容像記流水賬,枯燥乏味。對此,在寫作開始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如你知道買東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你注意過保質期嗎?買東西前會先看價格嗎?等等。在問題的啟發(fā)下,學生的作文立意五花八門,且很新穎,富有個性。
綜上所述,作文是一項綜合性且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有效練習。然而作文一直是教學難點,且一直處于兩難的境地,即教師難教,學生難寫。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豐富寫作訓練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