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湘華
(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江蘇南通 226000)
體驗式教學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通過創(chuàng)設實踐或重復經(jīng)歷的情境,呈現(xiàn)或再現(xiàn)、還原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親歷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的教學形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少學生覺得課堂較為枯燥乏味,與生活實際脫節(jié),所以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若教師能基于體驗視域,給學生創(chuàng)設實際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驗活動中,則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對一個人的成功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與到角色扮演中,讓他們進入特定的情境中,體驗并思考自己處于各種情境中要保持怎樣的心態(tài)。模擬實踐有助于學生從各種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進而獲得健康的心理[1]。
在組織學生學習“情緒的管理”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引導他們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見過他人爭吵,自己是否也有過和他人爭吵的經(jīng)歷,回憶一下究竟是因為什么事情而吵鬧,并激勵他們把事情編入劇本,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將具體過程演繹出來。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可引導他們進行換位思考:“這位同學扮演的是一位乘客,一位老人希望他能給自己讓座,但是他認為老人的行為屬于道德綁架,所以兩人就吵了起來。那么,這位同學是否能站在老人的角度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呢?”學生思考后提出:“老人也挺不容易的,他拿著很多東西,的確很累。再說,這也確實是老人專座,讓給他是應該的。”再引導扮演老人的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是乘客,好不容易有了座位,有人要你讓出來,你覺得會好受嗎?”該學生認識到:“即使要人讓座,也應該和顏悅色,如果說話蠻橫,那有理也變無理了?!睂W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換位思考,能夠認識到如何管理情緒。
在引導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全面提升,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特定的情境中,并調(diào)動認知經(jīng)驗來思考問題。在模擬體驗中,學生會逐漸認同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進而認識到在生活中管理好自我情緒的重要性。
組織學生參加主題活動也是一種能促使其深入體驗的好方法。主題活動使學生處于合作學習的狀態(tài)中,但學生要自主設定主題,配合尋找資料,并一起合作解決問題。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以“奉獻”為主題的活動,學生不僅能通過活動體會到奉獻的重要性,還能通過合作學習這種活動形式認識到個人在組織中要有一定的奉獻精神,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
教學“集體生活成就我”時,教師引導學生參加以“奉獻”為主題的“個人風采展示”活動,要求學生結(jié)合“奉獻”主題創(chuàng)編節(jié)目,并展開表演。在引導學生展開表演時,教師要將“奉獻”思想融入其中,引導學生思考:“你的節(jié)目是演唱歌曲《愛的奉獻》,你需要同學為你伴舞,有同學幫助你尋找伴奏帶。雖然這是一次個人風采展示活動,但如果缺少了他人的幫助,你能很好地展示風采嗎?”在活動中學生深深地體會到:“雖然只有我一個人展示了才藝,但是實際上我的背后有同學們?yōu)槲夷馗冻觥!苯處熆稍诖嘶A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既然大家為你付出,那么你是否也能為他人付出呢?”通過師生對話交流,學生得到了啟迪,甘于奉獻在班上蔚然成風。同時,學生也認識到即使是個人風采的展示,也離不開他人的奉獻,從而對奉獻精神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結(jié)合各種不同的主題尋找合適的故事,然后在課堂中用自己的方式講述出來,并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說一說該故事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啟迪。
在教學“少年當自強”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收集素材,看看古今中外有什么少年英雄的故事,并嘗試體會他們身上的拼搏精神。任務布置下去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找到了不少和“拼搏”有關的故事。如有學生講述了莫扎特的故事,提出莫扎特從小就很努力,常常按著琴鍵仔細傾聽,并試著彈出自己聽到的樂曲,有一次父親發(fā)現(xiàn)他在寫著什么,得知他原來在寫鋼琴協(xié)奏曲。該學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認為“莫扎特不只是一個天才,更是一個十分努力的人,如果不是每天都練習的話,他又怎能有如此高的才華呢”?接下來,教師可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理解?!澳敲?,我們在學習時,常常遇到困難就退縮,這樣對不對呢?”此時學生自然能意識到:“我們也要有奮斗的精神,不能輕易退縮?!蓖ㄟ^故事的啟迪,學生逐步認識到了拼搏奮斗的重要性。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和理論,還要將道德與法治的核心精神和生活實際融合在一起,促使學生提升綜合素養(yǎng)。若能基于體驗視域,給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到各種實踐活動中,則能促使學生開闊視野,增強道德與法治意識,從而內(nèi)化知識,提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