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麗敏 編輯/韓英彤
實務中,信用證里加入不符單據(jù)處理條款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由此引發(fā)的爭議也從未斷過。遠至國際商會(ICC)意見R418,近至TA888rev,圍繞該議題的爭議層出不窮。那為什么還要加入此類條款呢?加入此類條款又會引發(fā)什么問題呢?本文將通過案例進行解析。
一家國內(nèi)商業(yè)銀行開立的一筆信用證,47A中特殊條款規(guī)定如下:“如果信用證項下交單不符,我們將聯(lián)系申請人放棄不符點;一旦我們收到放棄該不符點的聲明,將據(jù)此放單而無需向交單人進一步確認。如果我們在放單前未收到交單人的進一步指示,將不再聽候交單人指示?!?/p>
來單時交單行面函有如下聲明:“若拒付,請持單聽候我方指示?!?/p>
而該筆到單存在無爭議的不符點,開證行拒付了單據(jù),在MT734中對單據(jù)的處理方式選擇了HOLD(持單聽候處理),并表示:“我們正在聯(lián)系申請人放棄不符點,只要我們放單前未收到你方的進一步指示,一旦收到放棄該不符點的聲明,將據(jù)此放單而不再跟你方做進一步確認?!?/p>
這種現(xiàn)象在UCP500時代比較普遍且存在合理性,因為UCP500對不符單據(jù)的處置方式只規(guī)定了持單聽候指示或退單。而在貿(mào)易實務中,如果出現(xiàn)不符單據(jù),受益人通常會希望申請人接受不符點,以便能及時獲得開證行的付款;而申請人如果急需貨物或為避免產(chǎn)生貨物滯港費用等,也可能希望開證行盡快放單以便及時提貨?;谏鲜鰧崉招枨?,銀行在拒付通知中做出變通,在選擇持單聽候指示的同時,額外聲明“收到進一步指示前,若申請人放棄不符點,保留放單的權利”。但往往會由此引發(fā)爭議與糾紛,并可能被法院判為無效而失去拒付權利。因此,ICC專家建議,開證行開證時應將此類不符單據(jù)處理條款加列在信用證條款中,以便使這種變通的拒付能夠生效。為了滿足實務需求和減少糾紛,ICC是支持這種做法的。
UCP600將這種在UCP500項下排除在外的方式納入了合理的范圍內(nèi),設置了NOTIFY條款,滿足了貿(mào)易實務發(fā)展的需要,減少了由此產(chǎn)生的糾紛,并縮短了不符單據(jù)的處理周期。因此,在UCP600時代,已無需這樣的條款,TA888rev中已明確這一點,也不應該再加入這樣的條款。
本案中的不符單據(jù)處理條款與UCP600第16條C款(iii)(b)比較接近,只是后者多了開證行同意接受放棄,而本案條款中則沒有明確這一前提,那是否意味著只要申請人同意放棄不符點,開證行不管接不接受,都得放單給申請人呢?R418案的拒付電中有類似表述。對此,ICC認為,在過往的國際商會意見中,銀行委員會已聲明,收到申請人的不符點棄權證書并不約束開證行兌付單據(jù)。相較UCP600的條款被普遍接受和認同,對條款的處理也有一致的操作習慣的,信用證中加入的條款,則是一種特殊和個別行為,往往在理解上和處理上會帶來以下爭議事項:
(1)信用證條款是否排除UCP600第16條中四種處置單據(jù)方式而另外創(chuàng)設了一種單據(jù)處置方式,從而使拒付無需選擇四者之一而只表述信用證條款就可滿足拒付要求。
(2)信用證條款是否是對UCP600第16條C(iii)(b)的修改或補充,即在用MT734格式拒付時,在選擇NOTIFY的情況下是需要加列該條款,還是直接代替NOTIFY。
(3)信用證條款是否是對UCP600第16條C(iii)(a)的補充或修改,從而使開證行在拒付時選擇了HOLD時,可以加入該條款,以便申請人接受不符點時能放單。由此給如何拒付帶來困惑:如何表述才能更符合申請人的原意和信用證的規(guī)定,并滿足UCP600的拒付要求。
(4)拒付時加列該條款很可能導致開證行喪失獨立拒付的權利,引發(fā)拒付是否有效的糾紛。對開證行自身來說,這會帶來巨大風險。
那在UCP600時代為什么還要在信用證中加入這樣的條款呢?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這很可能是因為不熟悉UCP600的條款,亦或只是沿襲UCP500時代的習慣做法而已。本案中,通過事后溝通得知,也的確是因為申請人對UCP600條款不熟悉并存在理解上的偏差造成的。但實務中也可能存在其他特殊要求。
若本案中申請人的目的是為了在受益人指示單據(jù)聽候交單人處理時也能及時獲得單據(jù),避免交單人遲遲不給進一步放單指示,則本案中信用證的表述顯然不能實現(xiàn)這樣的目的。更有效的方法,應是在拒付通知中選擇HOLD或PREVINST(按照先前從交單人處收到的指示行事)的情況下,通過發(fā)報催促其盡快回復,并在報文中加入類似語句:除非我方在3天內(nèi)收到貴方同意我方在接受申請人放棄不符點時放單的指示,否則我方將按照UCP600第16(e)款的規(guī)定退還單據(jù)。如果以此來對交單人施壓,往往會得到回復,不必非得在信用證中加入此類條款。實務中,對于UCP600之外的條款的理解往往很難達到無爭議的程度,而一旦引發(fā)爭議,對開證行是非常不利的。這正如GARY對“信用證是否有可能排除第16條(c)(iii)和第16條(d)的不符單據(jù)處理規(guī)定”的解答中所說,“這是可能的,但絕對不可取。如果條款被排除在外,則信用證必須說明將適用的新條款,否則開證行將承擔這些指示模糊不清的風險”。
對照UCP600第16條,本案拒付的幾個要素都有了,但對單據(jù)處理的方式選擇了HOLD的情況下,加列了額外的單據(jù)處理方式。此外,在面函聲明單據(jù)處理方式的情況下,并未按其指示處理。這樣的拒付通知是否有效呢?
UCP600第16條F款明確規(guī)定,如果開證行或保兌行未能按照本條行事,則無權宣稱交單不符。那么,本案拒付是否違背第16條呢?在UCP500時代,只在拒付通知中加入該類措辭會被ICC認定為違背了第十四條(d)款(ii)項的原則(見R418)。這樣的拒付也曾被法院判為無效從而失去拒付權利。ICC專家在相關意見中明確,開證行在拒付電中單方面增加的這一內(nèi)容是不能生效的,屬于單方面的要約,不具備法律意義。因此,開證行僅僅只是在發(fā)送給交單行的拒付中表達了此類措辭是違背UCP500原則的,甚至導致拒付無效。在UCP600時代,也出現(xiàn)過類似案例。對此,TA779 rev中ICC認為,根據(jù)16條(C)(iii)的要求,銀行應采?。╝)—(d)四種規(guī)定方式中的一種來處理單據(jù)而不能是組合選擇,雖然ICC在結(jié)論中認為該拒付方式可接受,但也提醒開證行會因此承擔交單人要求退單的風險。R774中也有類似爭議,ICC最后也接受了這種方式,但并不主張這種方式。
本案在信用證條款里就規(guī)定了該條款,那結(jié)果會有不同嗎?ICC在R430中表示,如果信用證包含此類措詞,這將有效地創(chuàng)設了一項處理拒付單據(jù)的新規(guī)則。這意味著,通過信用證條款刪除或修改了UCP的一項或多項條款,這符合UCP500第一條規(guī)定。在此情況下,受益人的交單會構(gòu)成同意信用證所表示的條件。
ICC在TA873rev中也有類似表示——“因UCP600第1條允許信用證明確修改規(guī)則,本條款修改了UCP600第16(C)(iii)(b)的內(nèi)容。如果受益人未接受本特定條款,則應對信用證做相應的修改”。UCP600項下,若受益人沒有就信用證中不符單據(jù)處理給出相反指示的情況下,拒付通知中如此表述單據(jù)處理方式,是有效的拒付。
但本案中,受益人在交單面函中對不符單據(jù)給出了持單的指示,開證行理應按此處理;信用證中該條款此時已不再適用,拒付時不應該再引入拒付通知中。引入拒付通知則導致了未按之前從交單人處獲得的指示進行處理,從而會引發(fā)拒付是否有效的糾紛。
首先,需要明確,單據(jù)在未獲付款前所有權屬于誰。ICC在R715中明確表示,在單據(jù)獲得承付或議付前,單據(jù)的所有權歸屬于受益人。如果受益人對開證行拒付后的單據(jù)處理已做了安排,開證行一旦拒付,便應按先前從交單者處獲得的指示處理單據(jù)。
UCP600第16條C款規(guī)定了單據(jù)的四種處理方式,但對其選擇是否有一定排序性并未明確。這是由于第16條E款有“……在按照第十六條c款iii項(a)(b)發(fā)出通知后,可以在任何時候?qū)螕?jù)退還交單人”的規(guī)定,因而即使交單行交單時已做了持單指示,拒付銀行也并無必然按照該指示行事的義務,而是仍可選擇退單。當然,良好的銀行實務一般是在持單太久而仍未有進一步指示或通知交單人達到合理次數(shù)的情況下才退單。但也僅此而已,并不意味著指示HOLD時,可以選擇NOTIFY。即便是指示NOTIFY,開證行在拒付時選擇了HOLD而未選擇PREVINST或NOTIFY,也是不妥的。因為若后續(xù)想要放單時,還得發(fā)報請求授權放單,延誤受益人收款,耽誤申請人提貨。因此,從良好銀行遵循國際慣例和保護及尊重受益人單據(jù)處置權的角度來說,開證行最好選擇按之前從交單人處獲得的指示進行處理。
因此,本案中開證行的做法是不妥當?shù)模瑢螕?jù)的處置只能選擇HOLD或PREVINST,而不應再加入信用證條款中的措辭。
如果交單面函中沒有聲明不同于信用證條款的單據(jù)處理方式,在信用證條款和拒付通知都有相關措詞的情況下,是可以放單給申請人的。但本案中,交單人在交單面函中已對單據(jù)做了特別指示,因此在未得到交單人同意之前,不能將單據(jù)釋放給申請人。這是因為,既然受益人指示的單據(jù)處理方式不同于信用證條款,也就意味著不同意信用證條款中的單據(jù)處理方式,因此,開證行在放單前必須征得交單人的同意,否則就要承擔由此引起的任何后果。這一點正如GARY在UCP600問答中所明確的,根據(jù)交單行的指示,開證行應聲明持單聽侯交單人進一步指示或按之前從交單人處獲得的指示處理,即使收到申請人放棄不符點的聲明,也無權放單。
在UCP600時代,應該避免在信用證中加入不符單據(jù)處理條款。這樣的情況是對UCP條款的不熟悉及理解不到位造成的。就如同ICC在《ICC就UCP600修訂作出的決定》中指出的“銀行和企業(yè)兩方在UCP600的運用和實務方面,確實都缺乏理解”。因此,開證行在開證時對是否加列不符點單據(jù)處理條款應持謹慎態(tài)度,要了解清楚申請人的真正意圖;對有特殊要求的,應在吃透UCP條款的基礎上,積極運用UCP規(guī)則進行處理,且措辭應嚴謹,避免模糊不清。在到單環(huán)節(jié),一般情況下,拒付語句應按照UCP600第16條C款關于單據(jù)處理方式的原文,避免畫蛇添足或隨意篡改語句。此外,一定要注意交單行的單據(jù)處理指示是否與信用證條款一致,如果不一致應按其指示行事。在付款環(huán)節(jié),若拒付后接受申請人放棄不符點的聲明,付款前應審慎判斷是否需要交單人的授權付款放單指示,避免未經(jīng)授權就付款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