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思琦
[摘? ? ? ? ? ?要]? 目的:研究中職護生提高內科護理案例分析能力從而提升內科護理教學質量。方法:中職護生以班級為單位,運用微情景劇結合SP的教學改革方法。結果:有效提高中職護生對內科護理案例的綜合分析能力從而提高內科護理教學質量。結論:微情景劇結合SP能利用現代中職護生興趣愛好的特性,豐富課堂趣味性,提升評判思維能力,為提高學生分析案例提供保障。
[關? ? 鍵? ?詞]? 微情景劇;SP;中職內科護理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48-0148-02
內科護理在臨床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學好內科護理必須有扎實的醫(yī)學基礎知識,如生理學和健康評估等基礎知識的積累。除此以外,還需要有很好的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要將知識理解透徹并很好地掌握和運用于臨床,就需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醫(yī)學知識對大部分中職生來說較為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理解能力較弱,對內科護理案例分析判斷能力較差,經常成為學生的嚴重失分點。針對這些情況,需要運用適合現代學生特質的教學方法,做到寓教于樂,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輔助,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促使其愛學習、愛課堂、愛摸索。本作者將微情景劇結合SP的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職護生的內科護理課程中,以提高學生對內科護理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思考能力,能很好地將知識靈活運用,把枯燥的理論轉化成實踐操作,做到與臨床護理工作的有效銜接。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1.護生情況評估
現代中職衛(wèi)校護生都是“00后”,平均年齡為(16±1.5歲)[1],理解能力弱,學生經常反映記了前面忘了后面,對理論課程理解不夠、記憶困難,平時學習都依賴死記硬背。內科護理案例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學生依據病人病情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對于中職護生是比較困難的,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好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很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病人解決問題。中職護生雖年齡小但是思想活躍,雖理論基礎不扎實但是動手能力強,實訓操作學習較好。
2.以往內科護理課程教學評估
學校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接受教師的單一授課,學習被動,積極性不高,考試測評分低。其中案例分析題失分最為嚴重,案例分析題占考試總分值的12%,大部分學生得分為0,案例分數很大程度影響學生整體內科護理成績,導致班級均分在50分左右。
3.研究對象
學校于2019年9月—2020年1月開展本研究,研究對象為2018級需上內科護理課程的9個班級,共計439名護生。將其分成兩個部分:選取本作者所講授的2018級高護班、2018級高助班和2018級中助班為實驗組,三個班級共計137名護生;選取其他6個班級共計302名護生為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生源無差別性,班級課程用書、上課進度和測試試卷無差別。實驗組的三個班級按微情景劇結合SP教學法應用于內科護理案例教學中;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內科護理案例講授。
(二)微情景劇結合SP的具體方法
1.教學案例舉例
本研究主要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內科護理》為藍本,選取其第二章呼吸系統(tǒng)中“肺炎”為其中一個教學案例作為本研究舉例,案例內容如下:
情景1:
病人,女,18歲,既往體健。1天前淋雨后突然寒戰(zhàn)、高熱,伴咳嗽,咳少量黏液痰。左側胸痛,于深呼吸和咳嗽時加重。急診入院。護理體檢:T39.8℃,R28次/分,P98次/分,BP110/70mmHg。意識清,急性病容,面色潮紅,左肺下葉可聞及明顯濕■音和病理性支氣管呼吸音,心率103次/分,律齊,未及雜音。腹部無著征。胸部X線攝片示:左肺下大片濃密陰影,呈肺段分布,邊界模糊。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計數20.0×109/L,中性粒細胞91%,核左移。初步診斷:肺炎球菌肺炎。
情景2:
入院當天,病人逐漸出現意識模糊、煩躁不安、四肢濕冷,脈搏120次/分,呼吸32次/分,BP80/60mmHg。
情景3:
觀看護士合作搶救病人[2]。
2.教學方法應用
本研究主要使用“微情景劇結合SP”的教學方法。微情景劇:由學生將指定的病例或場景以情景劇的方式演繹出來,又因表演時間嚴格限制(通常為5分鐘),因此取名為“微情景劇教學模式”[3]。SP:即標準化病人,又稱為模擬病人(Simulate Patients),指那些經過標準化、系統(tǒng)化培訓后,能準確表現病人的實際臨床問題的正常人或病人。在此將整個案例設置成三個微情景,依托于三個微情景編排情景劇腳本,設置情景背景和環(huán)境。選取一名咳嗽發(fā)熱的學生培訓為標準化病人,兩名學生做護士、一名學生做家屬,在演繹前進行情景劇編排和演練,將健康評估中的病人體格檢查評估、內科護理中肺炎病人的臨床表現觀察和護理學基礎中入院和搶救病人的一系列護理都有機地融入整個情景劇的前后,將整個案例以微情景劇的形式展現給班級學生。將班級其他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個場景后設置1~3個問題,小組同學仔細觀察并記錄情景劇中病人的臨床表現和檢查結果等,小組集體討論,討論后每組派一名學生回答,教師對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表揚和小組加分,對回答錯誤的予以糾正,等三個場景全部演繹完成,教師給予點評和總結。
二、結果
本研究經過對實驗組使用“微情景劇結合SP”的案例教學方法的改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通過發(fā)放439份問卷調查、作業(yè)和考試成績綜合評價分析,得出結論,見表1。
三、討論
(一)微情景劇結合SP有效提升中職護生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
中職護生年齡偏小,大部分學生學習能力有限,學習抽象難懂的內科護理是護生的難點,學生多表現為學習困難或對理論知識不感興趣。通過微情景劇結合SP,不僅讓枯燥的案例教學變?yōu)閯討B(tài)場景,而且結合標準化病人將學生難以理解病人的癥狀和感受變得直觀化,通過操作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模擬臨床實踐中,使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對內科護理學習的興趣。
(二)通過提高學生的案例評判思維能力,提升內科護理教學質量
通過小組討論形式討論情景劇中的病人病情和護理措施等,學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評判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案例分析能力加強,內科護理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四、結論
“微情景劇結合SP”教學模式,對中職生而言,不僅有效利用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優(yōu)勢,提升知識趣味性從而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快樂,而且通過對案例問題的觀察和分析來提升學生評判思維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分析案例的綜合素質,對內科護理的教學質量有很大的提高,證實此教學模式可以在中職護生內科護理教學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秀青,孫立軍,李桂平,等.對中職護生護理倫理道德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30(2):91.
[2]李秀芹,李全恩.內科護理[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357-358.
[3]柳葉,張勝威,周玉娟,等.微情景劇教學模式的跨學科應用[J].科技風,2021(17):53-55.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