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小學西區(qū)校 李銀超
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標準強調,讀、寫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伴隨統(tǒng)編版教材的應用,“寫”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統(tǒng)編版教材形成了兩大編寫理念,分別為“漸進的語文要素”以及“寬泛的人文主題”,意味著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寫作指導,引導學生捕捉每一個單元的語文要素。高年級寫景作文大多描述的是自然景物。同時在內容設置上相對集中,教材分布較為明確,便于教師進行寫景技巧講解,引導學生掌握寫景方法。
寫景要建立在充分的素材積累之上。因此,教師在“______即景”的習作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生活、學習、旅途等眾多場景入手,打開思路,促使學生養(yǎng)成“平時多積累,勤練筆”的習慣。例如,可以建立“佳作開頭小練筆”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分享平時積累的經(jīng)典開頭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列舉常見的開頭句式:“對比總起式”“開門見山總起式”“懸疑式”以及“擬人抒情式”等讓學生在日常閱讀時,能夠及時記錄和摘抄符合上述特點的經(jīng)典開頭。
師:同學們,老師搜集到了很多優(yōu)美的寫景開頭片段,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將它們分類吧,并寫一下你對自己最喜歡的開頭的感悟。
師:??!春姑娘來了,大地萬物在歡笑。春天,好一派迷人的風光!
師:“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苯鹎锸拢襾淼搅藟裘乱郧蟮狞S山。
師:我的家鄉(xiāng)岳池是個風景優(yōu)美的縣城,我喜歡家鄉(xiāng)的夜景。
生1:我最喜歡第一句開頭,因為采用了擬人抒情方法,把春天想象成姑娘,大地萬物歡聲笑語,讓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機與希望。
生2:我喜歡第三種開頭,簡單直接,讓讀者對“我為什么喜歡夜景”以及“家鄉(xiāng)的夜景到底有哪些亮點”產(chǎn)生好奇,推動了內容的發(fā)展。
隨后,通過課堂小練筆,學生初步熟悉了不同類型的開頭方式,并對不同開頭方式帶來的效果進行了明確,利用多積累、多練筆的方式,學生對寫景作文的行文脈絡更加清晰。
寫景的素材源自生活,源自對生活元素的觀察和提煉,對鮮活景物的特點予以精確捕捉,這是提高學生景物寫作能力的前提。常見的景物描寫順序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即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以及瀏覽順序。如何靈活使用這三種順序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隨后根據(jù)討論的結果,對三種順序的內涵進行界定。即:時間順序包含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基于春、夏、秋、冬實際的變化順序對相同景物進行描寫;第二種是基于一天的不同階段,即早、中、晚來描繪相應時段的景色;第三種是在短時間內,基于時間先后展開描述。由此可見,這一時間描述順序極具邏輯性。空間順序需要明確觀察點,包括五種形式,分別是由整體到局部、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遠及近以及由高到低。瀏覽順序是基于游客瀏覽的視角或者順序加以描寫。
任何形式的景物描寫都不會脫離于情感存在。因此,在引導學生觀察景物、描寫景物的過程中,也要注重促使其融入真情實感,升華對美的感知。這是寫好景物作文的情感基礎,將描寫與情感融為一體,才能實現(xiàn)把景物“寫活”,寄情于景??梢詮娀揶o專項訓練,達到以“練”促“寫”的目的。可設置以下練習題:
第一類: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手法。
1.太陽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2.葛洲壩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著的項鏈,鑲嵌著無數(shù)珍珠和寶石。( )
第二類:請結合要求對下列句子進行改寫。
1.老師不辭辛苦,用心血培育我們成長。(用比喻手法)
2.我覺得這個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用夸張手法)
第三類:對下面三句話所用修辭方法的判斷,正確的是( )
1.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
2.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3.遠寺的鐘聲突然驚醒了海的酣夢,它惱怒似的激起波浪的興奮。
A.夸張 比喻 擬人
B.比喻 夸張 引用
C.比喻 擬人 夸張
D.比喻 夸張 擬人
通過持續(xù)性的專項訓練,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修辭手法的應用場景,從而拓展景物描寫的思路,最終增強其景物作文的可讀性以及情感性。
綜上所述,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必須將寫作能力的提升置于重要地位,景物寫作教學的重難點內容,需要教師從目標、積累、練筆以及觀察等維度切入,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寫景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