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崔亞寧 洛陽科技職業(yè)學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就以高校體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重要見解,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首要課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實現全方位育人,早日實現高校教育全方面發(fā)展,開啟新時代。2020 年9 月,在圍繞“十四五”規(guī)劃編制召開的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國家再次強調:要嚴格遵循特色社會主義的辦學理念,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培養(yǎng)出一批愛國、愛黨、具有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實踐全方面的接班人。
我國高校體育課程不僅承載著維護學生身體健康的責任,更是擔負著培養(yǎng)新時代年輕一輩合格接班人的光榮使命。所以,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課程相融合,展現出一個比較完美的結果,是需要高校深思熟慮的重要問題。本文對此采用文獻分析法展開深入分析,嘗試從中找出一些方法,提供給相關從業(yè)人士一些建議,希望從中獲得一些可供參考的資料。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且是最有效的途徑,這也是我國高?,F在為實現教育目標普遍使用的方法。體育課程中包含了許多無法從其他課程中獲得的財富,例如:知識、技能、智慧等等。體育課程是直接通過身心獲得生理上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是非常直接的,通過體育競技等可以直接獲得成就來滿足身心的愉悅感。假如課程思政加入體育課程的改革中,那將發(fā)揮體育育人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釋放體育課程的優(yōu)勢,提高體育課程的育人力量,提升高校人才的整體素質。
中國女排隊長在采訪中講道:“我們能做到重壓之下無懼色,越挫越勇,永不放棄,就會有更多的中國青年更加相信努力的價值和堅持的意義。”女排的奪冠已經被譽為是一種精神的代表。這樣的榜樣力量,對于高校的學生來說蘊含巨大的教育價值,這種在體育競技中所展現出來的堅韌不拔、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已經深深的刻在中國人的腦海里。在各行各業(yè)中發(fā)揚光大,中國人并不以此為驕傲,還是不斷的激勵著自己,勇于挑戰(zhàn),為中國復興添磚加瓦。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作為一個見證中國起步騰飛的高素質人才,應該將這些優(yōu)良的品質刻在腦海里,并激勵自己,永不放棄,做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體育課程中的思政改革是時代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開始進入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階段,這就意味著,中國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在此背景下,黨和國家制定了建設經濟強國、科技強國、教育強國、體育強國等一系列戰(zhàn)略舉措??梢姡袊胍姘l(fā)展、屹立于世界之林,教育就是重要的第一步,為此,黨中央推進現代化大學建設的策略,培養(yǎng)一流的學校、一流的專業(yè)、一流的人才。培養(yǎng)高校學生成為一個技能、思想、覺悟都高的綜合高素質人才,其中情感導向與三觀的養(yǎng)成就是課程與思政結合展現出來的價值。體育本身所具有的強身健體、改善體質、磨煉意志等獨有的特點,這就使得體育課程中蘊含大量的思政內容,同樣體育中也包含著很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都是在體育中所具有的。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尤其是體育大學中,所有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間斷訓練中獲取的。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累到極致卻依舊不放棄的精神,團隊精神的體現,合作與競爭,這些都是思政的體現,也是高校學生成長為一個合格接班人必備的優(yōu)良品質,也是中國優(yōu)良傳統的繼承。
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課程的評價上也會越來越健全,希望可以回歸到體育的本質當中,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健康狀況、品德等方面都納入評價機制當中。
推進體育課程的思政建設,只有理論基礎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師將體育課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建設思想,一步步地滲透在學生的日常課程中。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有高水準的教學水平與豐富的教學經驗。我國現在的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需要進行不定期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更新教育理念,以專業(yè)優(yōu)良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將自己所擁有的技能以及品質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但是現在的體育教師從孩童時期可能就是一個專業(yè)的體育運動員,教授學生體育專業(yè)技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怎么將思政建設融合在日常的體育教學當中,教師還是缺乏一定的專業(yè)度,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教師也是需要學習的。
體育課程的思政建設是高校教育當中的核心。在此視域下,將體育課程成果的評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置于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語境中,是最合理的評價方式。增強立德樹人對課程改革的突出作用,強化體育課程培養(yǎng)學生身體健康、人格健全、思想正直的價值。注重考核與評價,引導學生在體育課程的學習當中保持堅定的政治方向與愛國思想,練就自身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勇于挑戰(zhàn)自己、敢于創(chuàng)新,面對挫折要做一名思想正直、專業(yè)技能過硬、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但是,我國現在高校的考核與評價方式還是有待提高,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忽視過程的培養(yǎng),缺少在技能培訓中將優(yōu)良的精神融合,從而使得有的學生專業(yè)技能過硬,但是精神匱乏,導致思想和技能不能同時發(fā)展,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如果不能及時看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高校的體育課程思政改革將很難進行下去,高校的學生也不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雖然,體育課程中思政建設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通過一些合理的措施,還是可以得到解決的,也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接班人奠定基礎。
第一步就是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如何與教師有很大的關系。教師是直接對學生進行教授,所以第一步就是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與學生是一個直接接觸的群體,教師是將立德樹人結合在課程教育當中的主體,同時也是二者結合是否合適的實踐者,如果想要將體育課程與思想建設更好的結合,尋找切實可靠的途徑,那就得加強教師隊伍中的思政教育。體育教師不止要加強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注重個人素養(yǎng)的提高,培養(yǎng)自我思想政治教育,還要結合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內涵,把握思政教育的方法,精準地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
會議講話中特別提到了要注重體育的發(fā)展,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因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學作用,結合體育中包含的特性,讓教學成為一個有溫度的教學,使雙方共同成長、共同發(fā)展,讓學生與教師甚至是家長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將學生教育變?yōu)橐粋€有溫度的傳播過程。由此可見,體育課程實現思政教育還是有很大優(yōu)勢的,只要體育教師可以抓住其中的共同點,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那么體育課程的思政建設就是可以實現的。
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只有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把課程教學實踐活動加以利用,構建專業(yè)課程延展課堂,以豐富的課程教學形式,使學生們在專業(yè)技能的課堂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達到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讓學生愛國愛黨,以堅強信念教育為目標。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播放我國在體育競技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績,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以一個合格優(yōu)良的接班人身份回報社會。
健全完善評價機制。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再單一,而是更加豐富。不只是老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可以加入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將師德師風作為學生評價教師的第一原則,再加上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雙方的評價,有利于雙方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不再是老師站在制高點對學生評價,太過單一,也太過主觀?!半p向計劃”更有利于實現體育課程與思政建設。根據雙方的評價,再對教師和學生做出不同的處理方式,實行不同的措施,使教育更加合理化、科學化。
我國的體育教育肩負著實現“中國夢”的光榮使命,是實現復興中國的堅強后盾。課程思政是基于我國現狀而提出的策略,這也是為了培養(yǎng)合格接班人的必備措施。因此,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挖掘有效的教學方式,將思政建設與體育課程相結合起來,明確政治方向與社會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充分利用資源,逐步完善課程教學與思政建設的相統一,逐步探索并完善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論結構與實踐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