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芬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光華小學,福建寧德 352000)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開闊知識視野,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學生獲取外部信息和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寫作主要是對文字進行運用,即合理使用文字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小學閱讀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也是學生了解知識,將知識進行重組的過程,能夠使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更完善。小學語文教師要以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充分發(fā)揮讀寫結合教學的優(yōu)勢,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兩個重要的部分,將兩者結合起來,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幫助學生增加詞匯量,而開展閱讀教學能幫助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仿寫實踐,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起來,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2]。
閱讀是積累語言知識的過程,寫作是應用語文知識的過程,兩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不可分割。教師如果將閱讀與寫作教學分成兩個單獨的部分,會對語文教學效果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對此,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邊閱讀邊積累寫作素材。讀寫結合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著重對詞匯、寫作方法、描寫方式進行學習,將閱讀中積累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方法應用于寫作實踐中,從而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質量。
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教師需要找準實際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把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作為重要目標,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而不是獨立推進閱讀或寫作教學。為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首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需求及規(guī)律,調整授課方法,運用有效措施,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其次,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層級的語文閱讀活動,精心設計練習作業(yè),使學生在自主思考和深入探究中掌握不同類別文本的學習方法,提高閱讀能力。最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多樣化的閱讀活動中,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閱讀活動中感受語言的無限魅力,掌握文本的寫作方法,進而對閱讀和寫作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夯實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基礎。
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訴求,加之沒有和學生進行密切的互動和溝通,不能順利推進讀寫結合教學,也未能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積累寫作素材,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受到了限制[3]。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一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沒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注重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和思考,沒有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部分教師選用的教學策略比較落后,未能有效把控教學過程,影響了對學生閱讀與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教學的目標不僅包括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還包括增長學生的見識,讓學生在閱讀中開闊眼界。但一些教師因為思想觀念落后,往往在閱讀教學中規(guī)定學生閱讀的內容,只讓學生接觸有助于提高考試成績的文本,這影響了學生對優(yōu)秀課外文本的學習,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存在重視閱讀教學而輕視寫作教學的現(xiàn)象,在課時安排上,較少安排寫作教學,且對寫作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加強閱讀,學生就有了寫作素材,就能提高寫作水平。這導致學生雖然理解了文章內容,掌握了文章的寫作技巧,卻很難將閱讀學習中積累的好詞好句應用于寫作中,或者即使有素材也不知道怎么運用,無法將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最終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能得到有效提升[4]。
在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應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不論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教師都需要重視對閱讀環(huán)境的有效營造,讓學生在良好氛圍中體會到閱讀的快樂,有效完成閱讀任務,并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掌握寫作技巧,為讀寫訓練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要鼓勵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記錄自己的思考過程,記錄點滴感受,將閱讀輸入和寫作輸出結合起來。教師可以開辟閱讀角,定期投放優(yōu)秀雜志、報紙和書籍,同時,鼓勵學生把家中的書帶到學校和同學進行交換閱讀。這能在開闊學生閱讀視野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寫讀后感的作業(yè),將讀寫有效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讀寫結合學習效率[5]。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興趣。除了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知識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體驗和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課文的寫作手法,并帶領學生分析好詞好句,以及這些好詞好句好在哪里,進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充分發(fā)揮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和價值。
例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后,為學生播放歌曲《我從草原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意境,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然后帶領學生分析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讓學生試著仿寫,將學到的詞匯和寫作技巧更好地應用于寫作中,進而實現(xiàn)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有“留白”,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填充這部分“留白”,并引導學生探討和運用“留白”的寫作方法,讓學生用這種方式進行仿寫。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改進?;诖?,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積極探究各類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為學生營造更為優(yōu)質的文本閱讀環(huán)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讀寫結合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設計讀后續(xù)寫等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由此提高學生讀寫結合學習效率,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