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全華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根基。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初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方法,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為廣大同行業(y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興趣教學法;運用
1 初中體育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經調查發(fā)現(xiàn),初中體育課教學成效較差,其現(xiàn)狀不容樂觀,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部分初中體育課程單調,索然無味,新穎性欠缺,導致學生上課欠缺積極性,失去學習興趣,在上課時,學生都是跟著教師的口令來完成相關的運動,學生自己做主的情況很少。教師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讓學生先跑兩圈,再做熱身運動,學生長期重復,會產生抵觸情緒,從而減少了上課熱情。由于對體育課的重視度不夠,出現(xiàn)了運動器材較少,不能滿足學生要求的情況,比如羽毛球場地,因為場地少,出現(xiàn)學生少做或者不做運動的情況,更有學生放棄了體育運動。家長對于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學生只應該注重文化課的學習,完全忽略了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還有學生認為打籃球、踢足球等會占用學習文化課的時間,對此種種的錯誤看法,應該引起重視。
2 初中體育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的策略
2.1 展開游戲教學
初中生這一年齡階段,尤其是當下學生,從小接觸電子產品,喜歡各種各樣的游戲,因此,教師可以以游戲為教學切入點,通過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從而促使學生擁有較為主動的教學參與感,為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具體到實踐過程中,如在開展體能訓練時,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些游戲化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普通的跑道跑步相對較為枯燥,教師可以改為兩人三足的游戲賽跑,鍛煉學生平衡能力和思維意識的同時,也幫助學生之間增進感情,促使學生之間形成合作。或者在練習投籃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模擬電玩投籃,將全班分為兩組,通過投籃數(shù)的比賽來強化學生的游戲體驗,學生參與其中,被游戲趣味帶動,漸漸融入了體能訓練中,不知不覺中既完成了體能訓練,也能夠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運動本身帶給身心的愉悅感和放松感,一舉多得。
2.2 分層教學初探
分層教學與“小組教學”的教學方式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也就是說其二者有重合的部分。分層教學法是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實際情況,結合身體素質狀態(tài)做出合理的劃分,然后確定合適的教育方法和內容,發(fā)布不同的學習內容與任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例如,籃球和足球是初中生非常喜愛的兩項運動,教師可以利用短跑、長跑的測試結果,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優(yōu)先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足球更加重視學生的耐力素質培養(yǎng),而籃球則對于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有著較高的要求,以提升“加速度”為學習目標。長跑能力相對較差可以學生足球運動,而短跑能力差的可以學習籃球項目,讓學生運動素質得到平衡,促進整體素質的提升。
這種結合的方式讓課堂學習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學習也會賦予趣味性,但是專業(yè)訓練方面并不能產生非常好的效果,而學生的興趣愛好有一定的現(xiàn)狀,所以并不能把該方式應用到專業(yè)素質的訓練中。
2.3 引入競爭機制
籃球本身是一項競技運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突出并強調這一點,一方面,通過對于競技性的突出強調,有利于激發(fā)初中生的拼搏意識,促使其更加主動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來,另一方面通過競技性的突出強調,也便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素質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從而更加主動的形成運動意識,自我監(jiān)督完成體能訓練。
具體到實際中,競爭機制可以通過游戲展開,也可以基于籃球運動本身來形成,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或學生自由分組,組織籃球對抗賽、體能訓練賽或其他比賽,學生能夠較好地以小組形式完成比賽,既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此外,在心理的角度來看,競技性本身符合初中生這一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體育競賽意識,且初中生所面臨的課業(yè)壓力,需要一定的情緒宣泄方式來幫助其排解壓力,通過組織競賽,能夠很好地達成這一效果,從而促使學生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長。
2.4 開展體育活動
學校在鼓勵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時,有效的方法就是校方親自舉辦體育活動項目,很多的同學會因為班級榮耀或是自身榮耀而投入其中,體育活動的意義是多樣化的,既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集體。對于自身來說,參加體育活動是自身積極性的表現(xiàn),對于集體來說是團結與凝聚力的象征。學校舉辦體育活動,既可以激發(fā)學生自身的體育活動熱情,還可以促進同學們之間的凝聚力,提升了學生的交流能力與團結協(xié)作能力。學校舉辦活動時,可以設立一些獎項來鼓勵同學們,讓參加者有奮進的目標,讓沒有參加者會因為這些獎項而滋生出參加活動的決心,進而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發(fā)展至今已經有較為成熟的模式,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問題,比如不夠多元化,只是簡單重復,上課內容不夠新穎,沒有顧及所有學生興趣愛好等。作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學模式,應該是充滿朝氣與活力的,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不懈努力和配合才可以得以完成,學校是主導,提供資源,應該多多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教師作為輔助角色,應該完成“寓教于樂”這一觀點;而作為學生,更是應該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培養(yǎng)體育興趣,與教師多多交流,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項目。
參考文獻:
[1]蔣永輝.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1(2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