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經驗法則在司法中的適用

      2021-11-24 06:34:17
      法制博覽 2021年25期
      關鍵詞:蓋然性法官證據

      齊 欣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北京 100089)

      一、經驗法則的涵義及其在司法中扮演的角色

      經驗法則是大陸法系訴訟理論中的概念,是指“一個來源于一般性確定性經驗基礎上所形成的一般性法則”。[1]畢玉謙教授指出,經驗法則是指人們在生產、生活及科學實驗中形成的對客觀外界的普遍現(xiàn)象和通常規(guī)律的一種理性認識,在觀念上屬于不證自明的公認范疇。[2]劉春梅教授認為,經驗法則是人類將經驗歸納抽象從而獲得的對事物屬性及事物之間的常態(tài)聯(lián)系的一般性知識或法則,是在人類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不成文法則。[3]不同的學者對經驗法則的定義不同,但這些定義都反映了經驗法則的基本特點,也就是其來源于經驗,反映了對象之間的穩(wěn)定或確定的聯(lián)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以下簡稱《民事證據規(guī)定》)第九條規(guī)定了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的三類事實,一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二是自然規(guī)律及定理,三是根據法律規(guī)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該條款便是關于經驗法則可以進入司法過程的規(guī)定,利用經驗法則進行事實認定,可以有效解決證明困難的問題。

      在法律演繹推理的過程中,法律規(guī)范為大前提,案件事實為小前提,最終的裁決為結論。而在證據不足以認定案件事實時,就需要在作為小前提的案件事實內部進行三段論推理:經驗法則為大前提,已知事實為小前提,最終推導出結論事實。而結論事實成立的概率=經驗法則的概率*已知事實存在的概率。在已知事實爭議并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說經驗法則是否具有高度蓋然性直接決定了案件裁決結果是否公正。

      二、經驗法則的分類

      《民事證據規(guī)定》第九條中列舉了經驗法則的三種類型,結合蓋然性高低,筆者認為經驗法則可以分類為自然規(guī)律、高度蓋然性經驗法則、一般蓋然性經驗法則和純粹的偏見四類。

      (一)自然規(guī)律

      自然規(guī)律是科學可以證明的事實之間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存在例外情形。如果事實甲存在則事實乙一定存在,那么依據事實甲認定事實乙的經驗法則蓋然性為100%。比如不在場證據規(guī)則即同一個人不能同時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再比如根據指紋識別犯罪嫌疑人。在司法中適用此類經驗法則,與根據客觀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同等的公正性。

      (二)高度蓋然性經驗法則

      如果事實甲存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事實乙存在,則根據甲推導出乙的經驗法則具有高度蓋然性。例如,張某對曲某負有債務,張某授權曲某作為委托代理人出賣張某所有的房屋,約定房款支付給張某。后曲某將房屋賣給李某,李某未實地勘察房屋狀況即同意買房,房屋先登記過戶后付款,且過戶前李某未支付任何定金,買房款94萬元用現(xiàn)金支付給了曲某。房屋沒有重大質量問題或者其他不利因素,房屋交易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張某提出曲某和李某惡意串通,請求法院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法院根據經驗法則認定曲某和李某二人惡意串通,并支持了張某的訴訟請求。

      (三)一般蓋然性經驗法則

      如果事實甲存在,事實乙有可能發(fā)生,也有可能不發(fā)生,如果依據事實甲存在推導出事實乙存在,這種經驗法則蓋然性就是比較低的。一般蓋然性經驗法則并不能獨立認定案件事實,還應當借助其他證據或者證明手段。

      2007年的彭某案之所以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就在于法官運用的經驗法則蓋然性不高。在判決中,法官主要運用了5條經驗法則:1.人被外力撞倒后,一般要做的是先確定外力來源和辨認相撞的人。根據被告的自認,他是第一個下車的,從常理分析,他和原告相撞的可能性比較大①南京市鼓樓區(qū)人民法院(2007)鼓民一初字第212 號民事判決書。。2.如果被告是見義勇為,更可能的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只是好心相扶。3.根據社會情理,如果被告只是做好事,在原告的家人到現(xiàn)場后,被告完全可以自行離開,其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4.如果被告是見義勇為,在庭審前和第一次庭審中早就作為抗辯理由,其陳述的時機不能令人信服。5.在事發(fā)當天被告給付原告二百多元且一直未要求返還,原被告素不相識,一般不會貿然借款。且原告家屬陪同前往醫(yī)院,由被告借款給原告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被告撞傷他人,則最可能的做法就是先行墊付款項。

      以上經驗法則包含的因果關系在有些時候是成立的,但是在很多時候又是不成立的,也即經驗法則的蓋然性太低,不足以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四)純粹的偏見

      純粹的偏見是不具備蓋然性的,雖然有時因為巧合會發(fā)生偏見中的事實。

      筆者認為,作為認定案件事實之大前提,經驗法則至少應達到高度蓋然性標準,也就是說只有自然規(guī)律及高度蓋然性經驗法則才可以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一般蓋然性經驗法則不可單獨適用,而純粹的偏見不可適用。

      三、經驗法則的功能定位

      經驗法則范圍廣泛,在社會生活的很多環(huán)節(jié)都有重要作用。在司法中,經驗法則主要在證據評價、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三個方面發(fā)揮作用。

      (一)證據評價

      《民事證據規(guī)定》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審判人員應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是否有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判斷??梢钥闯觯涷灧▌t在證據評價方面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對證據能力和證明力的判斷。比如,證據需要滿足關聯(lián)性要求,而證據是否與案件有關,是一個需要運用經驗規(guī)則進行判斷的過程。又如,《民事證據規(guī)定》第七十七條規(guī)定,證人提供的對與其有親屬或者其他密切關系的當事人有利的證言,其證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證人證言。這是因為近親屬或親密關系的人通常傾向于作對當事人有利的證言,該條規(guī)定便是基于這樣的經驗法則所作的法律推定。

      (二)事實認定

      在進行事實認定的過程中,經驗法則為大前提,已知事實為小前提,最終推導出結論事實。比如,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承攬合同,乙公司的主要合同義務包括為甲公司安裝自動門裝置。后甲公司主張乙公司未交付自動門控制器部件,所以拒絕交付工程款。后經現(xiàn)場勘驗,發(fā)現(xiàn)自動圓門上方及兩端遺留的拆卸痕跡,此為小前提。而只有安裝過控制器部件后來拆卸才會形成拆卸痕跡,此為大前提。最終,法院認定乙公司已經履行合同義務,甲公司遲延交付工程款構成違約。

      (三)法律適用

      法律規(guī)范一般是抽象和概括的,而具體情況則是復雜和多樣的。若要使抽象規(guī)范適用于具體事件,就需要對法律規(guī)范及其概念進行解釋和選擇。經驗法則便是法律解釋和選擇的依據之一。[4]

      四、經驗法則的特征

      (一)客觀性

      經驗常識是以特定的社會生活經驗為基礎并經過多次驗證后逐漸形成的一種確定性知識。[5]經驗法則以社會生活經驗為基礎,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且同一條經驗法則在多次適用過程中都會保持穩(wěn)定性,即不會因為適用者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論。

      (二)主觀性

      法律規(guī)范是成文的和確定的,其在適用過程中尚且會產生不同理解,需要法官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經驗法則并沒有成文的規(guī)范,其適用過程必定是主觀的。經驗法則以經驗為基礎,但經驗絕不等同于經驗法則,只有基于社會大眾普遍的相對確定的經驗才可能形成經驗法則,法官個人的經驗是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的。

      (三)適用的具體性

      經驗法則受所處的社會背景所支配,包括經濟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市場的供求關系、大眾的消費心理、價值觀念、文化素養(yǎng)、季節(jié)性變化、地域的差異性所造成的影響、當地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慣、某個突發(fā)事件所帶來的波動等。[2]比如,對于某商品來說,交易習慣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先交錢后交貨就成為極大的可能。

      五、經驗法則適用的現(xiàn)狀

      正是因為經驗法則的主觀性和適用具體性的特點,使得經驗法則的適用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司法實踐面臨經驗法則的泛化和缺省兩個極端狀態(tài)。

      (一)經驗法則的泛化

      經驗法則的泛化主要是指法官在不該適用經驗法則的情況下進行適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官素質的參差不齊。作為一種主觀的判斷活動,利用經驗法則來進行事實認定需要法官有深厚的學養(yǎng)、敦厚的素養(yǎng)、深邃的觀察力、深刻的思辨力,同時要求法官“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對社會有充分的了解,對世態(tài)有明晰的認識,對事物的發(fā)展趨勢和規(guī)律有準確的把握,對是非曲直有公正的判斷。然而,目前我國具備這些能力的法官還只是鳳毛麟角,因此在實踐中,一些法官會適用低蓋然性的經驗法則來推定事實,往往導致判決出錯。[3]

      適用過程公開程度不夠也是導致經驗法則泛化的重要原因。在一些案件中,現(xiàn)有證據不足以支持法官的“內心確信”,法官會運用一些蓋然性不高的經驗法則進行推論。這在導致經驗法則泛化的同時,也極大損害了司法的公信力。

      (二)經驗法則的缺省

      經驗法則的缺省是指在證據不足以認定案件事實,有經驗法則可以適用的情況下,法官拒絕適用,而根據證據規(guī)則判令證據不足的一方承擔不利后果。這是與法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裁判心理密切相關的。在證據規(guī)則和經驗法則二者擇其一的選擇中,很多法官會選擇更為“保險”的證據規(guī)則,而不選擇容易招致“詬病”的經驗法則。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法官很少具備準確適用經驗法則的能力。

      六、改善我國經驗法則適用現(xiàn)狀的建議

      (一)完善經驗法則相關法律規(guī)范

      目前關于經驗法則的法律規(guī)定主要是《民事證據規(guī)定》第九條,且只是一條概念性規(guī)定。要充分發(fā)揮經驗法則在司法中的作用,同時防止經驗法則的濫用,就要規(guī)定更為明確的經驗法則適用條件。首先,要明確只有在現(xiàn)有證據不足以認定案件事實的情況下才可以適用經驗法則;其次,在一個經驗法則與其他經驗法則相沖突的情況下,該經驗法則不能使用,[1]當然,如果一個經驗法則的內容與現(xiàn)有科學相沖突,那么該法則也是不可使用的;再次,如果法院認為某經驗法則在案件中具有強烈的適用性,也可以依職權適用該經驗法則,但程序上應給予不利益一方當事人陳述意見和辯論的機會;最后,要明確法官必須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適用哪種經驗法則。只有當法官適用經驗法有了明確的指引,經驗法則的作用才能發(fā)揮到最佳。

      (二)加強典型案例指導

      最高法院可以定期發(fā)布一批經驗法則典型案例,為法官在司法中適用經驗法則提供指引。一方面,典型案例雖然不具有強制性效力,但在司法中的示范和指導作用是很強的,不僅能增強法官適用經驗法則的信心,也可以規(guī)范經驗法則的適用。另一方面,典型案例的發(fā)布也有利于社會公眾認可經驗法則在司法中的應用,增強司法的公信力。

      (三)貫徹心證公開

      對于經驗法則,法官有權最終決定是否適用,但是為了保證結果的公正,有必要引入民主機制。

      為此,判決書應當說明經驗法則推理。[6]法官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事實推定,當事人無法得知自己與法官的經驗法則是否是一致的,更無法預測法官是否會在庭審中進行事實推定,甚至當事人不知道法官是否運用了事實推定(裁判文書中也很少對事實推定進行說理),其結果必然導致某方當事人證明責任的減輕或免除,難以實現(xiàn)程序上的公平與正義。[7]

      如果要適用經驗法則,法官不僅要闡述經驗法則的具體內容,還應主持質證論證,積極回應當事人的異議。要積極鼓勵并理性對待外部智慧的介入,包括重視庭審中的質證認證,引入專家證人,委托司法鑒定等等。[8]民主是克服經驗法則主觀性和不確定性的最好方式。

      七、結語

      經驗法則在證據評價、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是認定事實和作出裁決的重要依據之一。但經驗法則是以經驗為基礎形成的,在適用中難免存在模糊和主觀的問題,而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并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因此,要從完善法律規(guī)范、加強典型案例指導和貫徹心證公開等方面進一步完善經驗法則,使其在司法中的作用發(fā)揮到最佳。

      猜你喜歡
      蓋然性法官證據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可能性、蓋然性還是必然性?
      民事訴訟中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的理論分析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紅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06
      對于家庭暴力應當如何搜集證據
      紅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22
      表見證明制度研究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23:48:17
      手上的證據
      “大禹治水”有了新證據
      當法官當不忘初心
      紅土地(2016年10期)2016-02-02 02:45:32
      吉首市| 静安区| 九寨沟县| 山丹县| 哈密市| 桃源县| 永寿县| 阜南县| 探索| 连山| 曲沃县| 杭锦旗| 两当县| 桦甸市| 玛沁县| 分宜县| 紫阳县| 海淀区| 四子王旗| 西藏| 牙克石市| 建湖县| 吴旗县| 南涧| 台湾省| 屏边| 合江县| 岑巩县| 古丈县| 普洱| 庆云县| 汤原县| 体育| 渝北区| 九江县| 收藏| 天全县| 丰原市| 中方县| 三穗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