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度分析媒介形象可以彰顯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下多黨合作優(yōu)越性,對于推動統(tǒng)一戰(zhàn)線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本文以中國致公黨江蘇省委員會微信公眾號為切入點,對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下,致公黨人士抗擊新冠疫情總結工作經驗,以防疫防控期間在2020年1月27日至2021年1月6日發(fā)布235篇稿件為研究對象,主要從微信文章發(fā)布篇名、瀏覽量、點贊量、在看量以及評論綜合分析媒介形象??偨Y發(fā)現新媒體平臺潛力大且及時響應輿情信息;文章數量重于內容豐富化、特色化;組織管理有序,全員積極宣傳。
關鍵詞:致公黨;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新媒體;媒介形象
引言
民主黨派的媒介形象是根據自身文化和組織管理的需要,用以影響大眾和表現自我的精神與物質的姿態(tài)和形象,主要以官網和微信官微的內容宣傳等形式表現。[1]中國致公黨于1948年6月9日發(fā)表《響應中共中央五一號召宣言》,從此走上了同中國產黨合作、奮斗的道路。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為各民主黨派開展工作提供了指導思想,中國致公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多方面加強自身建設,堅守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心,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
2019年12月于武漢發(fā)現未明原因的新冠肺炎病例,2021年1月被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中國致公黨江蘇省委員會為抗擊疫情做出諸多努力,疫情的出現,讓所有人都提高了防疫意識,中國致公黨江蘇省委員會開設的官方微信公眾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目前關于媒介形象相關的研究目前還較少人涉及,為了更好總結公共應急衛(wèi)生事件中產生的工作經驗,鑒于官網和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內容部分重復,本文調研以中國致公黨江蘇省委員會微信公眾號平臺為主,以防疫防控期間在2020年1月27日至2021年1月6日發(fā)布235篇稿件為研究對象,主要從微信文章發(fā)布篇名、瀏覽量、點贊量、在看量以及評論綜合分析媒介形象。
1. 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下中國致公黨江蘇委員會媒介形象
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具有“大統(tǒng)戰(zhàn)”的特征。大統(tǒng)戰(zhàn)”意味著“大戰(zhàn)略”,也意味著“大視野”,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要想融入國際,獲得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統(tǒng)戰(zhàn)工作者必須具備國際視野。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中國致公黨江蘇省委員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致公黨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響應、敢于擔當,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并鼓舞致公黨員堅守工作崗位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中國致公黨江蘇委員會在履職實踐中通過利用多元化新媒體平臺始終秉承“致力為公、僑海報國”宗旨,充分發(fā)揮僑海特色和優(yōu)勢,在自身實踐中團結全體黨員和所聯系的歸僑、僑眷、歸國留學人員及海外僑胞,動員海內外中華兒女方面,形成良好的媒介形象。
2.中國致公黨江蘇委員會媒介形象現狀分析
從疫情期間中國致公黨微信公眾號來分析媒介形象,主要有動員倡議書、防疫工作和知識宣傳、援助海外留學人員、復工復產、活動參與等方面內容,因筆者非本公眾號管理者詳細數據無法獲得,經過粗略查看中國致公黨江蘇委員會官微同期關于新冠疫情下發(fā)文量占比最多,網絡調研的數據主要從時間段分析、來源分析篇名、瀏覽量、在看量分析,因點贊量和評論量數據不多,無以形成詳實的數據分析,在此篇文章中不做贅述,這也反映出粉絲并不樂于點贊和評論模式,形成的網絡互動關系并不多。
2.1時間與瀏覽量分析
公眾號文章的瀏覽量的整體趨勢與疫情蔓延的時間點基本一致,瀏覽量在2020年1月27日至2021年1月6日有4個高峰,前期文章瀏覽量最高符合疫情期間中國中國致公黨江蘇委員會第一時間給予最快的響應,最高瀏覽量為2088次,結合網絡調查的數據截止2010年12月底,中國致公黨江蘇委員會全省共有128個基層組織,共計2104名黨員,[3]這說明微信公眾號可以起到很大的影響力,總體呈現出前期動力十足,后勁不足的傾向。中間瀏覽量有2個高峰,這說明部分文章在疫情期間可讀價值較高,具有吸引粉絲的意義,后期公眾號文章進入總結性階段的,例如表彰性文章比較多,這顯示涉及粉絲自身的文章,更容易吸引粉絲去閱讀。
2.2文章來源與瀏覽量分析
2.2.1文章來源分析
從2020年1月27日至2021年1月6日共收稿235篇,文章來源總體多元化,部分投稿者穩(wěn)定,稿件19%來源于個人,其次是11%的省致軒,9%來自于無錫致公,從數據顯示無錫致公屬于中國致公黨江蘇委員會,在文章發(fā)布數量來說,貢獻較大,其他文章提供源在數量上分布比較均勻。
2.2.2文章來源瀏覽量統(tǒng)計
從文章提供源結合瀏覽量來看,粉絲讀者更喜歡個人、省致軒的提供的文章,可能原因是個人文章多出自原創(chuàng)更具有共鳴性,文章內容更具有可讀性,省致軒的文章具有權威性,適宜更多的宣傳,受眾也較多。
2.3題名與瀏覽量分析
通過對235篇文章分析,利用excel軟件按照瀏覽量高低進行篩選,獲得表1,從題名上來看,視頻形式的文章瀏覽量最高,顯示視頻形式表現內容更受讀者歡迎,其后主題依次是抗擊疫情、倡議書、表彰、支援黃石、一封信。
2.4在看量和瀏覽量分析
瀏覽量和在看量總體趨勢是處于相對應的狀態(tài),但是瀏覽量和在看量沒有深度的聯系,瀏覽量處于高點時,在看量卻沒有相應的高點顯示。在看量與瀏覽量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在瀏覽量的持續(xù)飆升的時候,在看量卻不是很高,官微運營者可以加強與粉絲的高度互動。
3.總結
3.1平臺潛力大且及時響應輿情
中國致公黨在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的領導下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通過利用中國致公黨官微,發(fā)揮黨派宣傳、展示自身形象和擴大社會影響,起到重要的宣傳作用,為疫情期間居家成員和其他群眾帶來了全新的學習方式,為防疫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緩解了留居在家的人員焦慮感,聯絡海外的華僑,帶領本組織,為海外人士帶去口罩和抗疫物資,代表祖國對留學學子給予支持,致公黨以其獨特性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
3.2文章數量重于內容豐富化、特色化
利用新媒體平臺,文章數量合適,但是內容形式單一,需要激發(fā)組織活力,開發(fā)特色專題,增強組織工作的僑海特色,比如在官微開發(fā)僑海特色模塊;不斷創(chuàng)新內容,吸引用戶參加活動,利用多元平臺對話,多以視頻類、圖畫類等形式來呈現內容;個人提供的作品具有原創(chuàng)性,更受用戶喜歡;通過豐富內容、特色內容,擴大組織影響力。
3.3組織管理有序,全員積極宣傳
通過尋找和主動聯系各個相關部門,挖掘典型人物、事件、政府報道等稿件,形成良好的傳播凝聚力,展示疫情期間的媒介形象。疫情期間展示了官微運營人員良好的組織和管理能力。疫情防控期間,在中央領導的指示下,各部門積極援助湖北,做好本地復工復產,助力海外僑胞方面做出諸多努力,尤其是在了解社情民意、維護精神健康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媒介形象[EB/OL].[2021-07-25].https://wiki.mbalib.com/wiki /%E5%AA%92%E4%BB%8B%E5%BD%A2%E8%B1%A1
[2]致公黨河南省委員會:在戰(zhàn)“疫”中履職盡責勇擔當[J].協商論壇, 2020(03):26-27.
[3]百度百科.中國致公黨江蘇委員會[EB/OL].[2021-07-25].https://baike. 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8%87%B4%E5%85%AC%E5%85%9A%E6%B1%9F%E8%8B%8F%E7%9C%81%E5%A7%94%E5%91%98%E4%BC%9A/10599382.
作者簡介
姜愛萍(1992.01.23),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德州,館員,研究生,金陵科技學院,研究方向:信息服務、閱讀推廣。單位省市,郵編2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