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司法審判的問題與對策
      ——以典型案例為分析對象

      2021-11-25 01:46:12李一鑫
      貴州社會科學 2021年10期
      關鍵詞:公序良民事裁判

      李一鑫

      (西南政法大學,重慶 401120)

      一、問題的提出

      近期,深圳法院對一起民事案件的判決結果引發(fā)社會關注。該案是一起因保姆繼承遺產引發(fā)的糾紛(簡稱“深圳保姆繼承案”),劉某與妻子陳某感情不和,長期分居,劉某為照顧自己生活,聘請楊某為保姆,后二人發(fā)展為同居關系,達十幾年之久。2015年7月,劉某起訴與陳某離婚,法院判決不準離婚。2016年8月,劉某再次起訴與陳某離婚,法院判決準許二人離婚。陳某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二審期間劉某因病死亡,法院裁定終結訴訟。2017年6月,劉某曾立下遺囑,自愿將合計300平米的3套房屋等財產贈與楊某。陳某與楊某因財產繼承糾紛訴至法院,一審法院認為,劉某婚內與楊某同居,違背公序良俗,存在過錯,但該行為并不必然導致遺贈行為無效,劉某有權處分夫妻共同財產中屬于自己的部分,遂酌情判決兩套房屋歸妻子陳某,一套房屋歸保姆楊某。一審宣判以后,陳某、楊某均提出上訴,主張對三套房屋的繼承權。深圳中院二審認為,該案爭議的焦點在于劉某自書遺囑行為是否有效。法院認為,即便事出有因,劉某與楊某長期同居也違反《婚姻法》關于“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規(guī)定;楊某明知劉某有配偶而與之同居,并接受劉某贈與的大額財產,不能視為善意第三人。法院最終認定劉某的遺囑行為違反《婚姻法》和《民法總則》關于公序良俗的規(guī)定,屬于無效民事法律行為。2021年1月,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駁回楊某訴訟請求,支持陳某訴訟請求。(1)參見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粵03民終21725號民事判決書。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與該案類似的還有被稱為“中國公序良俗”第一案的“瀘州情婦繼承案”。黃某與蔣某1964年結婚,婚后30年夫妻感情較好。1996年起黃某與陳某相識,開始在外同居生活。2001年初黃某因患肝癌晚期住院治療,期間由陳某照顧。同年4月黃某立下遺囑并公證,將其住房等財產贈與陳某。同月黃某去世。蔣某與陳某因遺產繼承糾紛訴至法院。法院審理認為,黃某所立遺囑是黃某的真實意思表示,且經過公證,但違反了《婚姻法》“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的規(guī)定。《民法通則》第七條明確規(guī)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黃某所立遺囑雖形式合法,但內容和目的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和公序良俗,損害了社會公德,破壞了公共秩序,應屬無效民事行為。法院最終判決對公證文書不予采信,駁回陳某的訴訟請求,支持蔣某的訴訟請求。(2)參見四川省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瀘民一終字第621號民事判決書。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上述兩案均引發(fā)諸多爭論,包括如何看待情理與法理之間的關系,如何認定保護公民財產權繼承權和堅持公序良俗原則的效力地位,如何在公民意思自治與法律強制規(guī)定之間求得平衡,等等。兩案最終確立的裁判規(guī)則是:無論遺囑是否真實,違反《婚姻法》夫妻相互忠實義務、違反民法公序良俗原則的遺贈行為均屬無效,不受法律保護。兩案的不同之處在于,“瀘州情婦繼承案”系人民法院在民事審判中首次依據(jù)民法的基本原則而不是法律的具體規(guī)定作出判決,將公序良俗原則置于個人遺囑行為之上,彼時《民法通則》雖認可公序良俗作為現(xiàn)代民法的基本原則,但條文中尚無公序良俗原則的準確表述,將公序良俗原則表述為“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民法通則》第七條)?!吧钲诒D防^承案”則依據(jù)《民法總則》的相關規(guī)定,此時公序良俗已經明確規(guī)定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民法總則》第八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钡谝话傥迨龡l第二款規(guī)定:“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2020年通過的《民法典》保留了《民法總則》關于公序良俗原則的規(guī)定。

      兩案的另一區(qū)別在于,“深圳保姆繼承案”的背后其實隱含了我國民法立法的另一重大進步,即《民法典》首次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法目的之一。[1]《民法典》第一條規(guī)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薄吧钲诒D防^承案”中,法院雖認可劉某將房屋贈與保姆的遺囑行為“事出有因”,但最終在保護合法婚姻關系和否定非法同居行為、堅持法律正當原則與保護公民意思自治之間作出選擇。公眾普遍認為,該案的判決結果符合民法的立法目的,向社會傳遞出明確的信號導向,即民事司法審判除符合法律規(guī)定以外還要符合社會道德標準。兩案之所以獲得公眾普遍認可,原因在于,相較2006年“南京彭宇案”中法官依據(jù)事實推理和個人經驗判案,結果導致“路人倒地不敢扶”的道德滑坡,挑戰(zhàn)公眾道德心理底線,“深圳保姆繼承案”的判決傳導出的是一種社會正能量,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德,穩(wěn)定社會秩序,保障家庭和夫妻關系。近年來隨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益深入人心,其已經成為人民法院從事民事司法審判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觀念到實踐,從中央文件到成為民事司法審判原則,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正式提出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凝練和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3)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ov.cn/xinwen/2016-12/25/content_5152713.htm,2021年10月5日訪問。。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關于在司法解釋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規(guī)劃(2018-2023)》(4)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關于在司法解釋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規(guī)劃(2018—2023)》,參見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19/c1001-30302115.html,2021年10月5日訪問。。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憲法總綱。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法目的之一。202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關于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5)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關于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法〔2021〕21號),參見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網站,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84087,2021年10月5日訪問。,這是迄今為止司法裁判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為具體的規(guī)定。

      當前,盡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和司法的全過程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是由于我國是成文法國家,司法裁判的過程實際上是演繹推理的過程,法官習慣了從法律規(guī)定(大前提)、案件事實(小前提)到裁判結果(結論)的思維模式,加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本身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如何正確地選擇、引用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將核心價值觀與裁判依據(jù)、說理過程有機融合,實現(xiàn)司法審判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縫對接,仍然是民事司法裁判中亟待解決的難題。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公布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案例為樣本,探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司法審判的路徑對策。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司法審判的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先后發(fā)布4批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案例,分別是2016年3月8日、2016年8月22日、2020年5月13日發(fā)布的各10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以及2020年10月9日發(fā)布的第25批4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性案例。上述案例(去除重復后共31件,按發(fā)布時間順序)的基本情況如下所示:

      最高人民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

      上表中第23、31、24、25號典型案例分別對應最高人民法院第25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性案例第140號-143號案例。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研究對象除上述31件典型案例以外,還有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的“電梯內勸阻吸煙猝死案”“朱振彪追趕肇事逃逸者見義勇為無責案”等典型案例,[2]以及各地法院公布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案例,(6)具體參見各地人民法院官方網站和新聞媒體,不再一一敘明。這些案例基本上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司法審判的現(xiàn)狀與問題。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司法審判的規(guī)律特點

      (一)在案例性質上,民事案件占大多數(shù),刑事案件相對數(shù)量較少

      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中,刑事案件只有3件;各地法院公布的相關案件中,重慶法院發(fā)布的第一批10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中刑事案件2件,第二批中刑事案件0件;豐臺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一批十大典型案例中刑事案件3件、第二批中刑事案件1件;江蘇省法院凸顯司法審判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中刑事案件3件;嘉興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中刑事案件4件;海鹽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中刑事案件3件;青島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中刑事案件2件。從刑事案件涉嫌的罪名來看,包括偽證罪、詐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組織考試作弊罪、敲詐勒索罪、以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侮辱國旗罪、虛假訴訟罪、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等。刑事司法審判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主要集中在違反誠信原則的犯罪,如偽證罪、詐騙罪,以及嚴重刑事犯罪,如侮辱國旗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國家安全罪等。

      (二)典型案例的內容與一定時期內國家社會的發(fā)展和需要相一致

      如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董存瑞、黃繼光英雄烈士名譽權糾紛公益訴訟案”與國家提倡愛國主義精神,并專門制定《英雄烈士保護法》有關;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某村民委員會訴鄭某某等12人返還原物糾紛案”與保障新農村建設有關;重慶法院發(fā)布的“范某訴重慶港某物業(yè)管理公司服務合同糾紛案”與倡導約色低碳生態(tài)文明有關;江蘇法院發(fā)布的“套路貸涉黑犯罪案件”與打擊“套路貸”行為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關;青島法院發(fā)布的“李某涉疫情口罩詐騙案”與新冠疫情防控有關;江蘇法院“原全國優(yōu)秀女企業(yè)家不構成合同詐騙罪再審案”與保護民營經濟有關;豐臺法院發(fā)布的“乘客牛奶箱砸公交司機危害公共安全案”、青島法院發(fā)布的“單某某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高空拋物)與社會上屢屢出現(xiàn)此類案件有關,等等。

      (三)典型案例所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相對集中

      (1)愛國。愛國是全體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法院對此態(tài)度鮮明。除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公布的保護英烈的案件外,在嘉興法院發(fā)布的“酒后踩踏、撕扯國旗案”、海鹽法院發(fā)布的“踩踏、打砸國旗案”中,法律對不愛國、不文明行為予以制裁。(2)誠信。包括誠信經營、誠信考試、誠信訴訟等,案例傳達出的信息是:違反誠信原則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承擔法律責任。誠信經營,如最高法院發(fā)布的“開發(fā)商自我舉報無證賣房毀約案”,法院沒有拘泥于合同文本,而是基于誠信對開發(fā)商惡意毀約行為給予否定。誠信考試,如最高法院發(fā)布的“高某訴上海某大學不授予學位案”、江蘇法院發(fā)布的“涉嫌作弊監(jiān)考履職正當案”,法院沒有遷就學生身份,而是對考試作弊行為給予否定評價。誠信訴訟,如最高法院發(fā)布的“某船廠訴某船務有限公司船舶修理合同糾紛案”“旅游衛(wèi)視訴愛美德公司等侵犯臺標著作權案”等,法院對虛假訴訟行為給予否定評價。(3)社會公德、公共利益。如最高法院發(fā)布的“鄧某某訴某速遞公司、某勞務公司一般人格權糾紛案”(女性就業(yè)歧視)、“暗刷流量合同無效案”;寫入最高法院工作報告的“電梯內勸阻吸煙猝死案”等,皆因行為人違反社會公德、公序良俗,導致合同無效或者承擔法律責任。(4)見義勇為。如最高法院發(fā)布的“撞傷兒童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被寫入最高法院工作報告的“朱振彪追趕肇事逃逸者見義勇為無責案”等,對救火、救人、見義勇為等行為予以褒揚,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5)尊老愛幼。如最高法院發(fā)布的“劉某訴劉某某、周某某共有房屋分割案”“張某等訴楊某繼承糾紛案”“自愿贍養(yǎng)老人繼承遺產案”“困境兒童指定監(jiān)護人案”;嘉興法院發(fā)布的“債權人要求執(zhí)行未成年人子女撫養(yǎng)費不予支持案”等,均是對尊老愛幼、中華孝道等家庭美德的倡導。

      (四)倡導公民規(guī)范自身行為,對自甘風險行為自行擔責

      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中,倡導公民對自甘風險行為自行擔責是一大亮點。傳統(tǒng)觀念中一般同情弱者,結果有時導致“誰傷誰有理”等現(xiàn)象,法院對此往往本著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各打五十大板”,實際上有損司法公正。在典型案例中法院在對弱者表示同情的同時,嚴格依法裁判,明確公民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求公民自我約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公共秩序。此類案件中,即便某些行為人屬于“弱勢群體”,也確實遭受人身健康甚至生命損失,但因行為人違反社會公德、公共秩序、誠信原則、一般注意義務在先,為弘揚公平、正義、誠信、文明的法治精神和道德風尚,法院最終判定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從而傳遞社會正能量,幫助營造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該類案件的判決釋放出明確信號,即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法律不能要求任何機構、個人對超出自己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范圍以外的部分承擔責任;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是保障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應當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公共秩序、善良風俗,主動規(guī)避危險行為,不可過于自信或者冒險,更不可事后“耍賴”,讓不構成侵權行為的他人替自己的任性“埋單”。法院在處理該類案件時應當查清事實、分清是非,嚴格依法裁判,堅持“誰錯誰擔責”,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司法審判的對策

      (一)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不同性質案件中的適用

      前已述及,當前人民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體現(xiàn)在民事司法審判當中,刑事司法審判較少。有學者統(tǒng)計了一定時期內援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裁判文書中數(shù)量,發(fā)現(xiàn)行政裁判有效文書有118份,[3]民事裁判文書有276份,[4]而刑事裁判文書只有36份,占比極低。刑事裁判援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涉及20個罪名,占刑法罪名總數(shù)的4.26%。[5]筆者認為,之所以出現(xiàn)上述狀況,主要是因為案件性質不同,民事司法審判的對象是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糾紛,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權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原被告雙方可以和解、調解,民事訴訟以定紛止爭為主要目標。而刑事司法審判的對象是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財產權、人身權等犯罪行為,犯罪行為侵害的不僅是被害人的權利,更主要的是侵害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公共秩序等,因此刑事案件一般不允許和解、調解。其次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多地屬于道德層面的評價、指引,在這方面民事法官有更多的裁量空間,可以在法律規(guī)定、風俗習慣、法律原則、立法目的中間進行選擇適用;而刑法為保障人權規(guī)定了罪行法定原則,該原則又派生排斥習慣法、排斥絕對不定期刑、禁止有罪類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等幾個原則,[6]刑事司法審判中屬于法官自由裁量的范圍有限,但并非沒有核心價值觀適用的空間,例如愛國可以在危害國家安全罪中適用,平等可以在強迫交易罪中適用,誠信可以在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中適用,敬業(yè)可以在瀆職犯罪中適用,等等。

      (二)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項內容在民事司法審判中的實際運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司法審判,還有一個是否要嚴格引用的問題,即是否要將引用內容限定在24個字上,還是不局限于這24個字,凡是可以運用或者借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都屬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學者主張嚴格限制引用,認為文明、和諧屬于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實踐中有法院用于相鄰關系的說理,法治屬于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不能用于多個人層面提出要求,如此屬于“適用失當”。[7]筆者認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用上不宜片面理解、機械操作。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來就屬于觀念方面的價值引領,更加側重于道德評價,不可能像法律條文那樣和案件事實一一對應,現(xiàn)行文件也只是用了“融入”的表述,而非直接“依據(jù)”或者“引用”,比如敬老愛幼、中華孝道、誠信經營等傳統(tǒng)美德,雖然不在24個字的范圍以內,但誰也不會否認其屬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范疇。其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司法解釋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規(guī)劃(2018-2030)》中提到的核心價值觀,除了24個字以外,還有正義、互助、創(chuàng)新、開放、綠色等內容。再次,各級人民法院發(fā)布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也不限于24個字,甚至多數(shù)案例的判決書中并沒有出現(xiàn)“核心價值觀”的表述。

      (三)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司法裁判依據(jù)的地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司法審判的基本原則,包括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在對案件作出法律評價的同時注重道德引領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群眾能否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作為衡量標準;堅持裁判結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相統(tǒng)一等。其次,正確認識依法裁判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在現(xiàn)行司法體制下應當堅持法律規(guī)定優(yōu)先,法官在查清案件事實的基礎上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作出判決,核心價值觀可以用于進一步明晰法律內容,闡明立法精神,幫助論述裁判理由,增加司法裁判的法律認同,但不宜將核心價值觀直接作為裁判依據(jù)。再次,正確運用法律解釋方法,包括文義解釋、體系解釋、目的解釋、歷史解釋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解釋方法當中,增強裁判文書的釋法說理。

      (四)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司法審判的方法策略

      首先,法官善于運用利益衡量。利益衡量是民事司法裁判的重要方法之一,法官在進行利益衡量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發(fā)揮其獨特作用。[8]本文所引用的“深圳保姆繼承案”和“瀘州情婦繼承案”中,法官即采用利益衡量方法,最終在保護合法夫妻關系和認定遺囑行為效力之間作出價值判斷,起到引領社會公平正義的作用。同樣是遺產繼承糾紛,在最高法院發(fā)布的典型案例“張某等訴楊某繼承糾紛案”中,法官在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和法定繼承之間進行衡量,作為鄰居的張某長期照顧楊某父親,作為子女的楊某卻未盡贍養(yǎng)義務,法院認定楊某父親將其房產贈給張某的做法于法有據(jù)、于情合理,判決遺產歸張某繼承,從而弘揚了友善互助的核心價值觀,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

      其次,兼顧天理、國法、人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長期的歷史演進和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中形成的,法官通過運用核心價值觀,能夠使判決結果獲得最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盵9]最高法、最高檢均強調辦案要兼顧天理國法人情。在被稱為史上最溫情判決的“無錫胚胎案”中,法官在現(xiàn)行法律對胚胎法律屬性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從倫理、情感、特殊利益保護等方面論證失獨老人享有對已故兒子、兒媳冷凍胚胎的監(jiān)管權和處置權。判決書寫到:“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乃人生至悲之事,更何況暮年遽喪獨子、獨女!……失獨之痛,非常人所能體味。而(兒子、兒媳)遺留下來的胚胎,則成為雙方家族血脈的唯一載體,承載著哀思寄托、精神慰藉、情感撫慰等人格利益。涉案胚胎由雙方父母監(jiān)管和處置,既合乎人倫,亦可適度減輕其喪子失女之痛楚?!?7)參見江蘇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錫民終字第1235號民事判決書。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再次,通過類案檢索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同類案件中運用的一致性。202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關于統(tǒng)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統(tǒng)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網站,http://www.court.gov.cn/fabu-xiangqing-243981.html,2021年10月5日訪問。對類案檢索適用的情形、范圍作了具體規(guī)定。在“老人超市拿雞蛋被攔猝死案”中,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超市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谷某的不當行為后與其交涉,目的是維護超市正常的經營秩序,制止不當行為,且雙方并無大幅度、過激的動作,在合理限度的范圍內,最終判決駁回老人家屬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超市一方無需承擔賠償責任。[10]值得注意的是,該案在宣判時法官提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第142號指導性案例,即“老人撞傷兒童離開遇阻猝死案”,用于增強本案論證作用。該案例裁判要旨指出:“行為人為了維護因碰撞而受傷害一方的合法權益,勸阻另一方不要離開碰撞現(xiàn)場且沒有超過合理限度的,屬于合法行為。被勸阻人因自身疾病發(fā)生猝死,其近親屬請求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猜你喜歡
      公序良民事裁判
      民事推定適用的邏輯及其展開
      論民事共同訴訟的識別進路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18
      民法公序良俗原則的適用研究
      河北農機(2020年10期)2020-12-14 03:14:34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淺析公序良俗原則在法律中的適用
      法制博覽(2019年19期)2019-12-14 16:05:57
      法律裁判中的比較推理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10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從重”
      法律史評論(2018年0期)2018-12-06 09:22:28
      加強民事調解 維護社會穩(wěn)定
      紅土地(2016年6期)2017-01-15 13:45:54
      公序良俗原則的司法適用問題
      法制博覽(2016年31期)2016-02-01 08:56:02
      大城县| 敦煌市| 新沂市| 海口市| 青海省| 乐平市| 额济纳旗| 南昌县| 马龙县| 铁岭市| 永和县| 土默特左旗| 靖西县| 沂南县| 墨脱县| 梅河口市| 黑山县| 宽甸| 那坡县| 凤凰县| 彭泽县| 张家港市| 九江县| 普定县| 巴彦县| 通海县| 皋兰县| 达日县| 隆回县| 苗栗县| 县级市| 新巴尔虎左旗| 昔阳县| 浠水县| 西充县| 鄯善县| 布拖县| 云霄县| 滕州市| 韶山市| 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