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代亮
摘要:目的:針對急性闌尾炎病人,研析使用多排螺旋CT的作用。方法:選擇本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10例急診闌尾炎患者,均接受超聲檢查與多層螺旋CT平掃檢查,以臨床診斷準確率及闌尾炎類型診斷結果為觀察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多層螺旋CT平掃共確診106例,誤診(漏診)4例,診斷準確率為96.36%;超聲檢查共確診86例,誤診(漏診)24例,診斷準確率為78.18%。多層螺旋CT平掃與超聲檢查相比臨床診斷準確率明顯更高(PP<0.05);110例患者中化膿性闌尾炎共36例,壞疽性闌尾炎共24例,急性蜂窩性闌尾炎并周圍炎50例。多層螺旋CT平掃與超聲檢查相比,壞疽性闌尾炎、急性蜂窩性闌尾炎并周圍炎檢出率明顯更高(PP<0.05)。結論:在闌尾炎診斷中應用多層螺旋CT平掃能夠更加準確地診斷和鑒別不同類型的闌尾炎,效果顯著。
關鍵詞:多排螺旋CT;急性闌尾炎;闌尾炎診斷
【中圖分類號】R57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引言:
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急腹癥,以右下腹尾點反跳痛、壓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此病癥狀變化多端,病情變化快,大部分患者會伴有嘔吐、惡心、臍周痛以及轉移性右下腹痛。此病的發(fā)生和細菌感染、血供障礙、闌尾管腔狹窄有關,有單純性、急性化膿性、闌尾周圍膿腫性、穿孔性及壞疽性等4種類型,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會帶來很大影響,盡早的診斷就顯得非常重要。臨床上多用超聲、CT診斷,隨著CT影像學的進步,多排螺旋CT的出現(xiàn),具有更準確、更快捷和更方便的特點,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10例急診闌尾炎患者,均接受超聲檢查與多層螺旋CT平掃檢查,年齡18~69歲,平均(35.28±4.39)歲;男女比例為35:20。
1.2方法
1.2.1超聲檢查
首先合理調整探頭頻率范圍(3~5MHz),之后相關醫(yī)務人員指導并幫助患者取仰臥位,并對其病史進行詳細詢問。檢查開始后于患者疼痛部位放置超聲探頭,同時逐步增加壓力將患者腸內空氣徹底排空,對患者疼痛部位具體情況進行詳細觀察,并對病變范圍、深度等情況加以確定,之后進一步擴展掃描患者盆腔及肝下緣。以上工作完成后調大探頭頻率(7.5~10MHz),仔細觀察患者病變部位腸管,對闌尾是否發(fā)生病變加以確認,并對盲腸與起始端的連接情況進行觀察,排除盲端。同時,檢查并測量病變闌尾大小以及周圍組織情況,最后對管腔、管壁內是否發(fā)生病變加以觀察。
1.2.2多層螺旋CT平掃
使用德國西門子64層螺旋CT系統(tǒng)對所有患者進行檢查。患者進入檢查室后指導患者取合理體位,之后調整CT相關參數(shù),合理設定電流(180mA)、電壓(130kV)以及層厚(0.5cm)、層距(0.25cm)。檢查開始之前相關醫(yī)務人員要將檢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詳細說明,指導患者于掃描床上平躺后將雙手舉過頭頂,檢查開始后囑咐其在掃描期間屏氣,從患者膈頂一直平掃至趾骨[1]。所有患者術前均通過多層螺旋CT檢查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planarreforma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容積再現(xiàn)技術(volumerenderingtechniqueVRT)]。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當CT表現(xiàn)不典型時行CT增強檢查,并于手術后病理確診。如圖像觀察顯示闌尾細節(jié)不清楚的患者,再薄層(層厚1mm,層間隔1mm重建)掃描。掃描完成后在影像處理站中上傳掃描內容并加以處理,經分析處理得到相關影像后確定闌尾位置及形態(tài)。
1.3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以t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該值如果達到或超過0.05則表示進行對比的組間數(shù)據無顯著差異。
2結果
2.1臨床診斷準確率對比
多層螺旋CT平掃共確診106例,誤診(漏診)4例,診斷準確率為96.36%;超聲檢查共確診86例,誤診(漏診)24例,診斷準確率為78.18%。多層螺旋CT平掃與超聲檢查相比臨床診斷準確率明顯更高(P<0.05)。
2.2闌尾炎類型診斷結果對比
110例患者中化膿性闌尾炎共36例,壞疽性闌尾炎共24例,急性蜂窩性闌尾炎并周圍炎50例。多層螺旋CT平掃與超聲檢查相比,壞疽性闌尾炎、急性蜂窩性闌尾炎并周圍炎檢出率明顯更高(P<0.05)。
3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發(fā)病率可達到5%~10%,以兒童、青少年居多,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等特點[2]。臨床上主要根據右下腹疼痛、麥氏點反跳痛及壓痛進行診斷,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增高特別是中性粒細胞增高為主,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無典型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驗結果,很容易導致誤診和漏診。雖然MRI有很高的軟組織分辨率,但是在頭顱、四肢等領域運用非常廣泛,在腸道領域卻受到一定的限制,且費用高,空間分辨率不夠高。因此和超聲、CT影像在急性闌尾炎的診斷中的作用比較還需探討[3]。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多層螺旋CT平掃與超聲檢查相比臨床診斷準確率顯著更高(P<0.05),且壞疽性闌尾炎、急性蜂窩性闌尾炎并周圍炎檢出率顯著更高(P<0.05),提示多層螺旋CT平掃能夠更加準確地診斷和鑒別不同類型的闌尾炎。而多層螺旋CT檢查具有相對較薄的掃描層面,能夠更加清晰、準確地顯示出不同位置、形態(tài)的闌尾結構,從而幫助臨床醫(yī)師更加準確地診斷闌尾炎[4]。
綜上所述,在闌尾炎診斷中應用多層螺旋CT平掃能夠更加準確地診斷和鑒別不同類型的闌尾炎,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漢軍.探討多排螺旋CT輔助檢查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0,4(21):135-137.
[2]李婧,姜言梅.多排螺旋CT掃描在兒童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0,4(14):205-206.
[3]胡學春.多排螺旋CT檢查在診斷急性闌尾炎中的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89):173+181.
[4]張旗松,李宏,任家庚,吳禮勝,柴洪波,白英連.16排螺旋CT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9,9(03):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