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竹枝歌與木洞山歌禾籟、啰兒調的淵源初探

      2021-11-26 17:34:17龔永紅
      黃河之聲 2021年12期
      關鍵詞:竹枝襯詞竹枝詞

      龔永紅

      木洞山歌是重慶巴南木洞地區(qū)世代傳唱的一種古老民歌,其源頭可追溯至三千年前甚至更早,其傳承和嬗變過程錯綜復雜。但自唐代以來廣為流傳的竹枝歌與木洞山哥的禾籟、啰兒調之間的淵源和傳承關系卻十分明顯。

      一、竹枝歌與木洞山歌禾籟、啰兒調的歷史脈絡

      竹枝歌原是巴渝一帶流行的一種民歌,又名竹枝詞、竹枝、竹枝曲等。一說是青年男女去竹林勞作時的對唱歌謠而得名;另一說是歌唱時手拿竹枝而得名;第三種說法是歌唱時加有“竹枝”襯詞得名[1]。據志書記載,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巴渝歌舞就著稱于世。后歷經春秋戰(zhàn)國的“下里巴人”和漢代的“巴子謳歌”,至漢唐之間逐步演變成“竹枝”[2]。自唐以來,很多文人騷客對之親睞有加,競相仿寫竹枝詞。如劉禹錫、白居易、蘇東坡、王世禎、鄭板橋等都曾按照民間竹枝歌歌詞填寫竹枝詞。竹枝歌流傳廣泛,如《溫州竹枝詞》一書收集1653首溫州竹枝詞,記錄了溫州歷代的風土人情、民間文化和生活時尚等[3]。民國鄉(xiāng)賢韋伯森曾作《秦郵竹枝詞百首》、《菱川竹枝詞百首》,分別描述了江南和西北甘肅一代的風物人情。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曰:“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4]。可見當時的竹枝歌在奉節(jié)一帶非常普及。又曰:“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5]?!吨裰Α犯杪暟г谷缙?,時斷時續(xù)。是何人在吟唱這悲傷的歌謠?原來是“蠻兒巴女”在齊聲高唱竹枝歌。“蠻兒巴女”是當時對川東和湖北一帶青少年的稱謂。劉禹錫則先后填成《竹枝詞九首》和《竹枝詞二首》,共11首全部流傳至今。樸實的民風,又得眾文人加持,使原本淳樸清新的竹枝歌更多了些風骨與意境,大大促進了這一民歌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以至巴渝地區(qū)后來的很多民間歌舞都深深的打上了竹枝歌的烙印。其中,影響最直接最深遠的非木洞山歌的禾籟、啰兒調莫屬。

      禾籟、啰兒調是木洞山歌的主體歌種。據李子碩研究,啰兒調由竹枝歌直接演化而來,是竹枝歌的“嫡傳”;禾籟也由竹枝歌逐漸發(fā)展而來。禾籟是人們在田間地里薅秧勞作時詠唱的歌謠,所以也稱薅秧歌。啰兒調則是木洞山歌的啟蒙歌,與禾籟在歌詞內容和含義上相同,但曲調和襯詞相對簡單,因演唱襯詞中含啰兒而得名。當芒種、夏至時節(jié),地里野草叢生,影響了作物生長,除草任務十分繁重。鄉(xiāng)民們往往會邀約眾鄉(xiāng)鄰,組成臨時的薅秧班幫忙薅秧。薅秧班一邊勞作一邊高唱禾籟山歌(當地人稱為“打禾籟”),既緩解身體疲勞,又提高勞動效率。孩子們則一邊幫助大人割草放牧,一邊歡樂地唱著啰兒調。據史書記載,清康熙11年(公元1672年)10月初10,刑部尚書王士禎夜宿木洞,作詩《泊木洞驛》曰:“曲折真成字,滄波十月天。云開見江樹,峽斷望人煙。新月數聲笛,巴歌何處船。今宵羈客淚,流落竹枝前?!笨梢姡@一歌種至少在300多年前已經在此地廣為流傳。清巴縣縣令王爾鑒曾在此留下“農夫拍手歌農歌,牧童牛背唱竹枝”[6]的詩作。可見,竹枝歌至少到清朝時期已經在重慶巴南地區(qū)十分普及,這為它將來發(fā)展為禾籟、啰兒調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禾籟、啰兒調的歌詞內容和風格與竹枝調如出一轍

      (一)禾籟、啰兒調的歌詞內容與竹枝詞高度一致

      竹枝歌多記敘當地風土人情,記景、述史、敘事、抒情等相結合,內容涉及經、政、史、文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反映所在歷史年代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都使得其他文化形態(tài)難以望其項背。如,劉禹錫作《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狈从沉税陀迦罕姶刀痰褤艄暮椭裰Φ墓?jié)拍演唱竹枝歌揚袖而舞的生動場景,并雜詠當地風物和男女愛情,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當然,民間流傳的大量竹枝歌很多并沒有文人墨客筆下的竹枝詞那么“文氣”,但其反映的內容大致相似。竹枝歌的歌詞還記載了大量史事。歷史學、社會學研究者們甚至發(fā)現,在正史中鮮有記載東西卻往往能從竹枝詞里找到重要史料。

      木洞山歌禾籟和啰兒調歌詞內容包羅萬象,或講述歷史故事,或表現勞動生活,或寄托親情戀情,或于嬉笑怒罵間反映鄉(xiāng)土風情……其中最多的是反映鄉(xiāng)土風情的內容。如,禾籟《小小生意賺大錢》的歌詞:“一顆豆兒圓又圓,推成豆腐賣成錢,莫嫌我的生意小,小小生意賺大錢。”[7]通過對生活細節(jié)的,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竹枝歌和木洞山歌禾籟、啰兒調在歌詞上都源于生活,并善于表達生活,直接反映了人們的喜怒哀樂,具有濃郁生活氣息。二者一脈相承。

      (二)禾籟和啰兒調的歌詞繼承了竹枝詞的“抝體”衣缽

      與古時詩詞歌賦等都對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有嚴格的要求相反,竹枝歌從不講究韻律規(guī)則,不講究平仄對仗。清董文煥《聲調四譜圖說》云:“至竹枝詞,其格非古非律,半雜歌謠。平仄之法,在拗、古、律三者之間,不得全用古體。若天籟所至,則又不盡拘拘也”[8]。事實上,“拗、古、律三者之間”正是竹枝歌區(qū)別于七言絕句之所在。正因為竹枝歌不受韻律規(guī)則的束縛,才造就了它自由奔放的風格,反而成就了其特有的韻律之美。也許,這正是歷代文人騷客對之愛不釋手,競相追逐的重要原因。連劉禹錫、白居易等大詩人大文豪仿作的竹枝詞,也放棄了詩詞固有的韻律規(guī)則,基本遵循了竹枝詞特有的“拗體”風格。如今,木洞山歌禾籟、啰兒調的唱詞基本繼承了竹枝歌的“抝體”衣缽,所有的唱詞基本都是依照日常生活語言的聲韻自然組合,親切、隨和、大氣,深受群眾喜愛。

      三、禾籟和啰兒調的句式結構由竹枝調演變而來

      竹枝歌的唱詞結構為四加三的句式,并在句中和句尾穿插和聲“竹枝”和“女兒”。句數多為二的倍數,如兩句、四句、六句、八句等。竹枝歌俚曲的這種結構形態(tài)在一些文人仿寫的竹枝詞中也能看到。如,唐朝詩人皇甫松作《竹枝》曰:芙蓉并蒂(竹枝),一心連(女兒)?;ㄇ謽喿樱ㄖ裰Γ?,眼應穿(女兒)。再如,五代的后唐和北宋初詞人孫光憲作《竹枝》曰:門前春水(竹枝)白蕷花(女兒),岸上無人(竹枝)小艇斜(女兒)。商女經過(竹枝)江欲春(女兒),散拋殘食(竹枝)飼神鴨(女兒)。

      竹枝歌和聲“竹枝”和“女兒”的運用,在民歌中既有押韻作用,更有感生神話深意。后來,隨著文人仿作竹枝詞逐漸去掉了和聲“竹枝”和“女兒”,但七字句和四加三的結構卻基本得以保留。傳至木洞山歌的禾籟和啰兒調,唱詞結構也是以七言四句體為主,每句也是大體按照前四后三結構進行組織。如今的禾籟與啰兒調已經沒有了“竹枝”和“女兒”的和聲,卻演變出更加豐富的襯詞。例如,啰兒調《山歌好唱口好開》:

      山歌不唱(嘛 啰兒),不開懷(喲 兒郎啰),磨兒不推(嘛 朗朗扯郎扯),不轉(的)來(喲 兒郎啰),(那)酒不勸(嘛 啰兒那)人人不醉(喲 兒郎啰),花不逢春(朗朗扯匡扯)不亂開(喲 兒郎啰)。[9]

      表達同樣主題內容的歌詞,用禾籟唱的時候曲調更加復雜,襯詞更加豐富了。同樣以《山歌好唱口好開》為例,禾籟的歌詞如下:

      山歌不唱(呃吔吔呃喲嗬吔那),不開懷(喲哦呃吔呀啊吔呀啊咿)。(那)磨兒不推(喲),輪不轉(那喲喂呃)。(那)酒不勸人(那吔啊吔喲嗬呀喔吔那),人不醉(喲喂咿)。(那)花不逢春(吔呀啊吔喲嗬呀呀那),不亂開(喲喂呃)。[10]

      事實上,禾籟的襯詞數量之多,結構之復雜,令人眼花繚亂。如,《遠看小姣打把傘》中的(……嘛 盯到不轉眼……大模大樣甩……干妹妹兒……喲…啰…這邊彎彎來喲);《清早起來把門開》中的(……嘛 彎彎拐……車來車去嘛彎彎拐……吔還嗬咿兒呀喲……轉來轉去嘛沒得著);《動靜大得很》中的(……嘛 七哥……嘛 八哥……咧 柳連柳哇)等等。臺灣學者巴奈·母路認為:“襯詞……是一個民族針對其神秘世界、特殊對象所使用的特別語言”[11]。越是早起人類的音樂文明越是如此。唐代以來的竹枝歌,有人認為其和聲“竹枝”、“女兒”就與當時巴渝附近地區(qū)的竹王崇拜有密切關系??梢娭裰Ω柙诤艽蟪潭壬暇哂袏噬窆δ埽裾?,脫離生活實際,時時處處都用“竹枝”、“女兒”和聲是很難理解的。隨著社會發(fā)展,禾籟和啰兒調的襯詞功能在竹枝歌的基礎上有很大的變化,娛神功能逐步弱化,娛人功能和在生產勞動中的實用功能更加凸顯,于是見啥唱啥,便產生了“姐兒”、“小情哥”、“彎彎拐”、“盯到不轉眼”等更生活化的襯詞;隨著勞動中氣息的進出,自然而然的呼出,于是便產生了“喲”、“哎”、“喲嗬”、“依喲”、“喲喂”等更有利于統(tǒng)一勞動步調,提升勞動干勁的襯詞。這些襯詞唱起來與歌詞渾然一體,使歌詞變得更加優(yōu)美流暢,使旋律變得更加動聽悅耳。

      四、禾籟和啰兒調的曲調和表演形式與竹枝歌一脈相承

      (一)從曲調看

      劉禹錫在《竹枝詞九首》的序言中對民間原生態(tài)竹枝詞進行了生動描述:“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像不可分,而含思婉轉,有淇濮之艷音?!彼^“黃鐘之羽”,即中國傳統(tǒng)調式中的羽調式。難怪其“含思婉轉,有淇濮之艷音”。而禾籟和啰兒調,在調式方面主要有五聲徵、羽、商三種調式。有的婉轉、有的俏皮、有的高亢。筆者認為,一方面,由于古時的竹枝歌無法留下直觀的視聽和影像資料,而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序言》提及“黃鐘之羽”,或許只是對他當時聽到的曲子的主觀感受,遠不能代表竹枝歌曲調之全部。其二,竹枝歌在之后千余年的傳承中,其曲調和表達的情感都進一步拓展豐富也未可知。而在這個演進的過程中,啰兒調相對較為忠實的繼承了竹枝歌的原貌。如前所述,表達同樣主題內容的歌詞,用禾籟唱和用啰兒調唱,曲調和襯詞就有所不同了。如上所列,作為啰兒調的《山歌好唱口好開》襯詞簡單,相應的曲調也比較簡單,可能更接近當年竹枝歌的風格;而作為禾籟的《山歌好唱口好開》,襯詞復雜,相應的曲調也就復雜很多。

      (二)從表演形式和場合看

      竹枝歌的表演形式我們已經無法實際目睹,但從先人們留下古籍的字言片語仍可窺見其端倪。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序言》云:“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余來建平,里中兒聯(lián)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jié)。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12]。“聯(lián)唱”即集體齊唱;“吹短笛,擊鼓以赴節(jié)”,說明歌、舞、樂一齊表演。于鵠《巴女謠》云: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顯然屬于該女子在獨自歌唱?;矢λ伞吨裰υ~》云:芙蓉并蒂(竹枝)一心連(女兒),花侵隔子(竹枝)眼應穿(女兒),襯詞竹枝和女兒作為和聲,自然是領唱加合唱。而齊唱、獨唱、領唱加合唱以及歌、舞、樂三結合,也是今天木洞山歌禾籟和啰兒調常用的表演形式。

      當年,竹枝歌在很多場合都會展現它魅力和風采,人們對它的需求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婚嫁時唱,“琵琶峰下女子善吹笛”(《水經注·本志》;行船時唱,“山頭枝枝竹掃壇,舟子《竹枝》歌上灘。”(閻伯敏詩);捕魚耕作放牧時唱,“漁樵耕牧,好唱竹枝歌?!保ā顿缰莞尽酚浫f州開縣民俗);飲酒時唱,“暢懷頗勝傳荷炳,勸醉爭禁唱竹枝?!保ê螌W青《竹枝詞》);祭祀時唱,“日落風生廟門外,幾人連踏竹枝還?!保▌⒂礤a《陽山廟觀賽神》)……可見,竹枝歌在當時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來,禾籟和啰兒調在實用性上進一步發(fā)展,曲種也隨之不斷豐富。以禾籟為例,婚嫁禮儀的定親、迎親、成親、入洞房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喪葬禮儀的各個步驟,都有不同的禾籟曲種與之對應,不得亂唱??梢?,禾籟與啰兒調的運用場合和也不亞于它的先輩竹枝歌。

      結 語

      綜上所述,木洞山歌禾籟、啰兒調在歌詞內容和風格、句式結構、表演形式等方面都繼承、保留了大量竹枝歌的特征,這也是古代民間藝術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演變仍然得以傳承的結果?!?/p>

      猜你喜歡
      竹枝襯詞竹枝詞
      藏族古樂譜《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襯詞研究
      竹枝詞
      當代音樂(2020年8期)2020-08-17 01:30:27
      書法《竹枝詞》
      黨員生活(2020年12期)2020-01-07 00:53:42
      揚州民歌中襯詞的語音特點及其來源
      黃河之聲(2019年14期)2019-12-17 22:36:57
      贛西客家山歌襯詞的表現形式及審美價值
      心聲歌刊(2019年2期)2019-05-09 03:06:24
      高節(jié)臨風(竹)
      苦竹枝總黃酮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及其體外抗炎活性
      中成藥(2018年2期)2018-05-09 07:19:45
      運動會開幕啦
      《竹枝詞兩首》其一
      創(chuàng)作(2017年2期)2017-05-03 00:47:08
      竹枝詞視野下的徽商婦形象
      田东县| 雷山县| 慈利县| 宝应县| 淳安县| 固始县| 高碑店市| 罗城| 昭觉县| 怀柔区| 锡林郭勒盟| 汝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万全县| 高邮市| 克山县| 绍兴县| 汪清县| 沽源县| 鄂温| 永寿县| 沅江市| 左云县| 安西县| 延津县| 旺苍县| 巴东县| 巧家县| 舞钢市| 广东省| 桃江县| 兰州市| 金塔县| 金山区| 汉中市| 和平区| 苍梧县| 郧西县| 南平市| 汉阴县|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