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鐵
本周,韓國和新西蘭央行皆宣布年內第二次加息。韓國再度加息,或預示全球新一輪加息周期臨近。年末配置中,看多者可進攻式追高,看空者宜防御式買低,只是后者勝算略高。
中證指數(shù)本周宣布,將創(chuàng)業(yè)板證券納入滬深300 的時間調整為上市一年后,自下月13日起執(zhí)行。通達信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本周四(下同),滬深300較2月份高位下跌17.44%,此舉將大減新股估值泡沫破滅帶來的沖擊。
過去5年里,次新股板塊指數(shù)經歷大熊市行情,最新收盤價較2017年峰值大跌66.6%,次新開板指數(shù)年內重挫71%。開板炒新模式已是巨虧策略,注冊制下的詢價方式已讓IPO估值明顯泡沫化。
開板炒新模式是追高買進策略,牛市顯靈,熊市失效。深注冊制板塊指數(shù)去年大漲2.1倍,最新收盤價較年內峰值下跌25.7%。暴漲暴跌再次上演。
1990年12月19日,滬綜指以96.05點掛牌開盤,至今累計漲幅達36倍。當時的滬綜指由上海老八股組成,其中最牛的豫園商城較上市首日開盤價僅上漲12倍,仍未跑贏大盤。同時,大盤波動極大,高拋低吸和波段操作成為贏家法則。以1992年為例,滬綜指5月25日最高升至1429點,較上年底的292.75點上漲3.88倍,隨后招來調控組合拳,至11月17日跌至386.85點。通脹前期牛市有多猛,通脹后期熊市就有多兇。只是一年不到,買點賣點收益迥異。每一輪大熊市,在宏觀面上看,是調控治通脹的副產品;從股市監(jiān)管來看,則是牛市擴容的后遺癥。
在過去31年里,滬綜指下跌年份有13次,標普500僅有8次。自從2009年以來,美股擺脫了強周期板塊金融和地產的影響,進入科網股主導的新經濟牛市。相比之下,強周期板塊仍占A股主導地位。今年前三季度,全部A股凈利為4.06萬億元,其中41只銀行股實現(xiàn)凈利1.47萬億元,占比36.2%?;ぁ⒂猩饘?、鋼鐵三大行業(yè)一改過去兩年盈利縮水的趨勢,今年前三季凈利潤翻倍增長,板塊年內漲幅分別為57.4%、50% 和37.6%,為典型的周期股牛市,抵御調控能力弱。
本周,標普500一度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年內漲幅逾25%,帶動滬綜指重上年線,年內漲幅為3.2%。相比之下,滬深300仍在年線下方,年內跌幅逾6%。誰才是未來的信號指標?謹慎來看,一看通脹,二看新股擴容增速。
周三公布的10月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shù)同比增長5%,為31年來單月新紀錄,美聯(lián)儲決策者當日承認可能提前加息。當日,上期所原油指數(shù)(050188)大漲4.36%,重回高位區(qū)域。通脹風險仍困擾中國,漲價概念股要提防政策打壓風險。從9月中旬至11月中旬,A股煤炭指數(shù)最多暴跌35%,顯示行政干預奏效:最近6 個交易日一度上漲10.7%,已提前炒作年報業(yè)績浪。
行情升溫,融資優(yōu)先。據(jù)清科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yè)境內上市有318家,融資4434億元,皆為同期歷史新高。2020年A股共有395只新股上市,融資4719億元。關鍵問題是,新股擴容有高估值泡沫并行,留給二級市場的政策紅利大縮水,制約了牛市上漲空間。10月份A股有32只新股上市,首發(fā)市盈率均值為33.38倍,同期深滬主板IPO發(fā)行上限為23倍市盈率。
本周,韓國和新西蘭央行皆宣布年內第二次加息,兩國股市較年內峰值分別下跌9.7%和6.2%。韓國再度加息,或預示全球新一輪加息周期臨近,只是知易行難。
美聯(lián)儲的資產負債表規(guī)模從2008年8月的8986億美元,上升至截至本月中旬的8.6萬億美元、日本央行亦達6.4萬億美元。但日本央行更是日股頭號買家,加息會導致持股市值縮水。日經指數(shù)較2008年谷底上漲3.2倍,主因是日本央行從2010年開始買進ETF,至今買進逾50萬億日元的股票資產,約為東京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的6.4%。
相比之下,中國央行日前在《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指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以我為主,穩(wěn)字當頭?!比径饶┙鹑跈C構超儲率為1.4%,為近年來的較低水平,央行特意澄清這并不意味著流動性偏緊,顯然是要打消市場的降準預期。
可預期的是,央行分類式精準調控將延續(xù)。本周,地產和金融股弱市趨勢并未逆轉。對比鮮明的是,碳減排概念今年大漲,估值高企,央行仍將加大綠色金融扶持力度。是抄底低估值政策負利股,還是追高高估值政策紅利股?其實,答案在于牛熊預期,看多者可進攻式追高,看空者宜防御式買低,只是后者勝算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