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日語專業(yè)“課程思政”實施策略研究
      ——以《基礎日語》課程教學為例

      2021-11-28 15:09:25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錦州121013
      關鍵詞:基礎日語日語漢字

      金 玉(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錦州 121013)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盵1]大學是傳授專業(yè)知識、培育人才之地,同時也是立德樹人之所,高校教師不僅要注重專業(yè)知識的教授,而且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單獨教授,而是應該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那樣,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2]。所以,高校日語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迫在眉睫。

      一、高校日語專業(yè)“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課程思政”是國家政策導向

      “教學思政”這一概念最早是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教學思政”以形成全體教師、全部學科育人的局面,把各種課程和品德教育一同進行,相互協(xié)作,體現品德教育這一重要教育思想為教學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家的高等教學目標要和現在以及以后本國發(fā)展的方向一致,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理國家服務,為夯實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服務,為改革開放和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2]??梢?,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職責,必須具備正確的政治態(tài)度和思想理念。但是長期以來,高校的思政教學一直“孤軍作戰(zhàn)”,思政教學、通識課程教學以及專業(yè)課程教學大多處于“各掃門前雪”的狀態(tài),沒有形成相互促進的局面。針對這一現象,各高校都在努力將“思政教學”向“教學思政”的方向轉變,即努力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綜合素質課程、專業(yè)教學課程這三門課程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形成課程思政的新理念[3]。

      (二)高校日語教學存在“思政”不足的問題

      文化自信體現的是愛國情懷,是對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文化自信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夯實了文化基礎。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前提。

      當前,高校的大學生普遍存在不關心政治、不了解國情,對思想政治課教學敷衍的現象。尤其是高校外語專業(yè)的學生,由于受到國外多元文化的沖擊,一些大學生對本國的傳統(tǒng)文化了解較少,極易形成崇尚外國文化的思想。如何讓大學生在接受、理解世界文化的同時,更堅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信念,增強對本國文化的自信,弘揚傳統(tǒng)文化,用外語敘述中國故事,實現外語教學育人、全方位育人,逐漸成為大學外語教學的一個新的研究課題。

      一直以來,高校日語專業(yè)教學側重日語專業(yè)知識的教授以及日本相關文化知識的傳授,努力朝著“將日本文化傳入中國”的方向教學,導致一些同學對日本文化侃侃而談,而對本國文化卻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學生會產生“日本的月亮比中國的月亮圓”的錯誤思想,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因此,為了提升日語專業(yè)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提升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自信,有必要在高校日語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實踐課程思政教育。

      二、高校日語專業(yè)“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方法

      以《基礎日語》課程為例,《基礎日語》是日語教學的一個基礎課程,它從音節(jié)出發(fā),到句子、段落、文章,目的在于從各個方面培訓和提高學生的日語運用水平。這門課程在大一時期開設,課程學時較多,師生交流頻率很高,有利于“課程思政”的實施。高德毅教授曾講到,在施教的過程中,應該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聯系[4]。針對《基礎日語》這門課程,如果將基本日語知識作為顯性教育,將學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作為隱性教育,那么,就應將兩項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

      (一)通過講述語言文字的起源,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日語學習初級階段,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語音,也就是五十音圖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日語的起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公元3世紀以前,日本只有語言沒有記錄的方法,人們只能利用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傳述歷史事件。例如,日本的第一部文學作品《古事記》全書用漢字寫成,語序上也是以漢語的主謂賓語法為主。公元3世紀之后,漢字、漢文化正式傳入日本,日本人才開始使用漢字對日常事務進行記述。他們通過對中國古漢字進行拆分,選取偏旁部首或直接對漢字進行簡化,進而形成了日語。教師通過對日語的起源、發(fā)展歷程的講解,增加學生的課余知識,也讓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促進學生形成中華民族自信,增進民族自豪感。

      再比如,教師還可以給同學們展示“方格四神鏡”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方格四神鏡”上的文字,并找出它與漢字的異同。借此,再給學生講解漢字和日文的聯系,讓學生逐漸了解在當時社會漢語并未被廣泛傳播,而且對漢語的學習只是停留在表面,認識比較淺薄,遠沒有體會到漢語的深刻含義和漢語的內涵美。而漢字在日本廣泛傳播,被日本人深入學習則是日本大和政權建立以后的事。漢字的傳入對日本產生了重大意義,不只是在文化方面,在政治、經濟上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為日本的發(fā)展提供了文化保障。通過講解日語文字的由來以及漢字對日語的影響,可以使學生對漢字了解得更加深刻,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心。

      在后續(xù)的日語學習中,學生們還會遇見眾多日語詞匯,例如“経済”“社會”“解放”“主義”等,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明,這些詞匯是在近代日本人汲取并且接納漢字的精髓后,利用漢字的表意和派生功能,創(chuàng)造了被眾人接受的日語新詞。此刻,教師可以借用傳授日語的反哺現象作為思政教育的切入點,講解在五四運動時期日語外來詞的傳播,以及翻譯家嚴復對日語詞的立場。翻譯家嚴復對于西方文化的批判和采用,可以使大學生懂得在學習西方文化時,要懷有“擇善從之”的態(tài)度。因此,在學習日本文化時,大學生也應該持有“擇善從之”的態(tài)度。

      除日本文字以外,日語中的許多詞匯也來源于漢語。在學習現代日語時可以發(fā)現,現如今日語中常用的字很多都來源于中國漢語,比如“筆”“車”“場”等字;有一部分是日本對中國古漢字進行模仿后創(chuàng)造的,如“ 馱尺”“丼”“払”等字;當然,日本也有部分字體是對中國的漢字簡化后形成的,如“伝”“児”“気”等字。除了文字之外,漢語在語音方面也對日語有著重大影響。日語中,多數的名詞發(fā)音都是“音讀”,而“音讀”便是日語對漢語發(fā)音進行模仿后形成的。此外,漢語對日語的影響還體現在詞匯方面,許多日本詞匯的意義是由漢語而來,因此與漢語意義相似。漢語對日語的影響還有很多,足夠證明漢語對日語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可以普及漢語對其他國家的影響,讓學生對中國語言有更深入的了解。當然,教師在宣傳漢語的同時,不能否認其他語言的影響力,要讓學生明白語言是美麗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語言是可以相互影響的,要用包容之心對待語言文化。

      (二)借助具體事例,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

      在《基礎日語》課程中,有《上海の外灘》《浦東》等講解中國上海發(fā)展境況的文章。在課前,可以預先讓學生在課下搜集改革開放后我國獲取的相關成果,并且選取一些與自身成長相關的一系列事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講解自己的家庭生活出現的變化,以及社會的發(fā)展和變遷,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改革開放40 多年中國所取得的碩果。

      在《北京オリンピック》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回憶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所取得的佳績,并且眺望2022年北京冬奧會,讓學生懂得申辦奧運會的難得和不易。還有,中國在舉辦這一賽事時,面對西方政治重壓以及西方輿論的刁難,身為外語學院的學生,應該對“顏色革命”①的威脅加強戒備,注意個人言行,做好國家信息安全的保密工作,建立保護國家安全意識,增強保護國家安全的能力,提升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滲透中國傳統(tǒng)禮儀,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通過對日本文化知識的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在教授《挨拶の言葉》《元旦》等課程內容時,運用“課前、課間、課后”的碎片化時間,選取“潤物細無聲”、隱性滲透等形式,解釋中國傳統(tǒng)禮儀。比如,在向學生講解《挨拶の言葉》課文時,可以把日式的鞠躬與中國傳統(tǒng)的禮儀相聯系,使學生能夠結合中國的傳統(tǒng)禮儀探討今天日常生活中的禮儀習慣,進而對眾多不文明的現象給予反思,宣揚并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為加強文化自信,教師在外語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加強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中日文化有著深遠的歷史聯系,所以在學習日本文化時,也要在中日文化對比中深入地理解本國的文化。比如,在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日本的新年指的是元旦,他們沒有春節(jié)。在過新年時,有些習俗如吃年糕、給壓歲錢等,與我國的過年文化是相同的;在飲食文化中,日本的拉面始于中國,是在中國拉面的基礎上進行的改良加工,使之更適合日本人的口味;在服裝上,和服是日本人的傳統(tǒng)服飾,大體上是受中國漢服的影響,只不過面料和樣式各有不同。通過介紹日本文化,一方面使學生對日語語言能夠精確掌握,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重新理解、認知中國文化,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性。

      (四)通過解析社會現象,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fā)展,中國日益強大,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隨之社會中出現了眾多誘惑,影響了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尤其是對于金錢的態(tài)度,受不良觀念的影響,一些學生逐漸形成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思想觀念,一方面追求高物質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卻想要不勞而獲。所以,教師在講解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有必要借助課文內容巧妙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教授《連休》課程時,可以告誡大學生個別不良商家為了滿足大學生的物質需求,在大學校園里進行“校園貸”這一違法的行為。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堅決抵制“校園貸”,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幸福的生活只能通過自己的辛苦努力來獲得。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課程思政的教學意義。

      同時,思政教育不能簡單地為了思政而思政,如果在日語教學中刻板地傳輸思政教育,不但不能育人,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所以,要注重挖掘日語課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并適時地把這些元素靈活地滲透到日語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讓日語知識的教學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機結合,相輔相成。

      三、提高高校日語專業(yè)“課程思政”實施效果的策略

      (一)提升授課教師的業(yè)務素質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5],高質量教學離不開高素質教師隊伍?!罢n程思政”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升自身業(yè)務素質。

      一是提升自身業(yè)務能力,加強科學理論知識的積累。教師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論水平,要明確教書育人的方向,在此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地教學,才能講好課,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提高教學質量。

      二是教師要結合實際狀況,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解學生的思想意識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及時糾正學生的意識偏差,使得學生能夠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習目標。

      三是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課程思政的主導意識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尤其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積極的創(chuàng)新思維,求真務實,積極探討,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式學習習慣。

      四是注意教師主導與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教師要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但與此同時,還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課程思政”的素材選擇

      “課程思政”應注意素材的選擇和收集。好的素材不僅能讓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素材的選取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陶行知曾就如何選取好書這一問題做過回答:“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傮w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彼J為,學習與生活具有一體性,不可分割?!罢n程思政”亦是如此。教師要想做好授課,就必須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讓教學內容與學生個人生活實際相結合,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教學素材。

      在思政素材的選用上,教師可以搜集論文、報刊報道等文字資料,也可以以影視作品等影像資源為素材,根據教學需要,適時地融入課程,實行浸入式的“課程思政”。為有效踐行“課程思政”目標,教師可選擇貼近現實生活與教學目標的思政素材,并設置豐富靈活的教學模式。比如,將課程理論和實踐相聯系,逐步地闡釋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現象,指導并培養(yǎng)學生用日語思考的習慣,鼓勵學生積極熱情地參加教學互動;提倡讓學生從課本出發(fā),聯系現實生活中的語言現象,或者是從中日對比的立場來思考建構知識體系;支持利用多媒體、圖片,還有影像資源,輔助學生闡釋觀點。

      結 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日語專業(yè)教學“課程思政”勢在必行。教師應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增強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的基礎上,利用外語課程的跨文化交際、跨文化比較的學科優(yōu)勢,努力把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巧妙地融合進日語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明晰中國古代文明的光輝歷史,進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加深學生的愛國情懷,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生的正確思想需要教師的引導,高校教師應努力讓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做到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以及思想引領的雙教學。

      ①顏色革命:又稱花朵革命,是指20世紀末開始的一系列發(fā)生在中亞、東歐獨聯體國家的以顏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進行的政權變更運動,而且這些運動有向包括中東的一些地區(qū)在內的地方蔓延的趨勢。參與者們擁護民主與普世價值,顏色革命主力往往是現任政權的反對黨,通過非暴力手段來抵制控制著他們國家的現政權。他們通常采用一種特別的顏色或者花朵來作為他們的標志。

      猜你喜歡
      基礎日語日語漢字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明朝日語學習研究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任務教學法在基礎日語教學中的應用
      基礎日語教學方法之我見
      求知導刊(2016年32期)2016-12-20 20:01:01
      JF“can—do”評價體系對《基礎日語》教學的指導意義研究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37:45
      教育生態(tài)學視閾下的《基礎日語》課堂教學
      關于日語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從語義模糊性看日語委婉表達
      外語學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5:00
      河池市| 囊谦县| 盐池县| 渝中区| 大英县| 洞口县| 宜城市| 辽宁省| 城口县| 江陵县| 西峡县| 广平县| 饶平县| 黔西| 三门峡市| 宝坻区| 绥化市| 白河县| 崇义县| 略阳县| 大港区| 安福县| 昭平县| 穆棱市| 抚州市| 奇台县| 武安市| 汾阳市| 集安市| 延津县| 甘孜县| 两当县| 白银市| 华池县| 建宁县| 含山县| 内丘县| 裕民县| 修文县| 成武县|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