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駢文的屬對
      ——以《六朝文絜》為例

      2021-11-29 14:27:51張?zhí)m蘭
      關(guān)鍵詞:回文駢文對偶

      張?zhí)m蘭

      (安徽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駢文是我國眾多文學樣式中的一種,其中屬對手法格外引人注意,古人有“八對”“四對”“六對”“二十九種對”等說法。屬對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歷來有之,古人通過這一修辭方式,將語言的含蓄蘊藉、華美工麗的特質(zhì)發(fā)揮到極致。許梿(1787—1862)《六朝文絜》是有清一代駢文選本代表,也很好地體現(xiàn)出駢文中屬對的具體運用與實踐情況。目前有對該書選錄標準、點校商兌、許梿的文學觀念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也有對《六朝文絜》的對偶和用典的關(guān)系及具體實踐的研究,但在分析該書的屬對實踐方面尚淺。分析總結(jié)《六朝文絜》的屬對類型,深入理解語言的含蓄蘊藉、華美工麗的特質(zhì),體會古典文學的美學性質(zhì),運用到現(xiàn)代文學生活中,這是大勢所趨。

      一、《六朝文絜》與屬對

      駢文最鼎盛期莫過于六朝,六朝駢文有眾多選本,《六朝文絜》是有清一代重要的選本之一,后有黎經(jīng)誥為之箋注,選文清新雋永,注釋審慎細密。全書共有文體18 種,其中書與賦選文最多,其他種類文體選文不多,如令兩篇,策問兩篇,但種類齊全,不僅有抒情文,也有應用性文體。黎經(jīng)誥在《六朝文絜箋注自序》說:“文體之桀備,可識全牛,藝圃之淵博,略窺半豹,學者咸易鉆歷而則法焉?!盵1]4周作人在《魯迅的青年時代》中說魯迅:“一般六朝文他也喜歡,這可以一冊簡要的選本《六朝文絜》為代表?!盵2]他自己在《中國新文學的源流》中也說:“《六朝文絜》內(nèi)所有的文章,平心靜氣地講,的確都是很好的。”[3]當代學者楊鳳蘭說:“《六朝文絜》選文雖然短小,但選文精當,是謂短小精悍也。”[4]許梿說自己“析詞尚絜”[1]1,“絜”即“潔”,簡潔之意,該書由此得名。

      “夫?qū)賹χǎ錇榇笥靡樱娢慕逯猿?,言辭舍此不立?!盵5]屬對即詩賦對仗,又稱對對子,是修辭中的“對偶”在律詩和楹聯(lián)中最工整的表現(xiàn),也是最能體現(xiàn)漢語特征并融語音、詞匯、語法于一體的修辭形式。

      假如詩文沒有屬對,言辭就會失去了文采。古人十分重視屬對,皎然在《詩式》中說:“夫?qū)φ撸缣熳鸬乇?、君臣父子,蓋天地自然之數(shù)?!盵6]屬對講究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一致、音韻相對,對偶講究字數(shù)相等、架構(gòu)形式相同、意義對稱,對仗講究前后兩個詞組或句子、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近、句法相似、意義相關(guān),故有學者認為屬對、對偶、駢偶其實都是對仗,都是在說一個東西。還有人說對偶用于散文和詩歌,對仗只用于律詩和對聯(lián),不再一一說明。

      屬對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期,《詩經(jīng)》《楚辭》中尚可見。最初是作為一種修辭手法。漢代桃符是中國最早的對聯(lián),魏晉時期文人之間為了助興文雅喜用聯(lián)句作詩,如西晉時期士人荀隱和陸云初次見面互報家門,“日下荀鳴鶴(荀隱字鳴鶴),云間陸士龍(陸云字士龍)”[7],這一故事成為佳話,被史書所記載。宋元時期對聯(lián)開始在民間流行,王安石作有《元日》一詩,詩中寫了過新年家家戶戶要去舊符貼新符這一風俗,可以看出對聯(lián)確在民間廣為流行。明代朱元璋首提“春聯(lián)”名稱,統(tǒng)治者的提倡推動了對聯(lián)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宋濂、解縉等一批對聯(lián)高手;清代對聯(lián)發(fā)展到鼎盛階段,對聯(lián)應用的范圍更為廣泛,對聯(lián)種類和形式也有所突破,不再限制于五、七言為主的句式,有超長聯(lián)等。20 世紀初中期,傳統(tǒng)文學遭到極大破壞,對聯(lián)創(chuàng)作和研究趨于停滯。改革開放后興起重振傳統(tǒng)文學之風,對聯(lián)這一亦俗亦雅的藝術(shù)形式也得到了重振。生活中更是處處可見對聯(lián)藝術(shù),如廣告詞等。

      二、《六朝文絜》的屬對實踐

      文論家對屬對分類有著不同的看法。魏文帝《詩格》談到屬對時講有“八對”:“一曰正名,二曰隔句,三曰雙聲,四曰疊韻,五曰連綿,六曰異類,七曰回文,八曰雙擬?!盵8]劉勰認為屬對有四類:言對、事對、反對、正對。又解釋說:“言對者,雙比空辭者也;事對者,并舉人驗者也;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盵9]劉勰對屬對分類的歸納總結(jié)和對比,在中國駢文史上是第一次有學者對駢偶理論闡釋,開風氣之先。上官儀說詩有六對:正名對、同類對、連珠對、雙聲對、疊韻對、雙擬對;又有八對說,其中大部分與古人對偶說相同。元兢的對偶論其中有六對被引用到《文鏡秘府論》中,有“平對”“奇對”“同對”“字對”“聲對”“側(cè)對”。他關(guān)于對偶有很多新見,所以名稱與他人不同,分類標準也不同。皎然作《詩議》提出了六對說和八對說,其對說是對偶說趨于寬泛的體現(xiàn)。日本僧人遍照金剛(774-835)作有《文鏡秘府論》一書,他總結(jié)前人對屬對的論述,專作《論對》一節(jié),提出了“二十九種對”。本文將以“二十九種對”為重點,舉例分析《六朝文絜》中的具體實踐。

      (一)“的名對”

      遍照金剛說:“的名對者,正也?!盵10]98所作對的雙方要為同一范疇,在詞義上為相同或相反的名對在《六朝文絜》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極多,下舉幾個例子。如收錄的鮑照作品《蕪城賦》有一句“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就是的名對[1]6,這兩句中,“南、北”是對,同為方向詞,且詞義相反?!榜Y、走”是對,同為動詞,且詞義相同?!吧n梧、紫塞”是對,都為地名,漢有蒼梧郡,紫塞代指漢塞?!皾q海、雁門”是對,同為地名,漲海即南海,漢有雁門郡。又如謝莊《月賦》中有“臨濬壑而怨遙,登崇岫而傷遠”一句[1]12,也是的名對?!芭R、登”是對,都為動詞,詞義相近。“濬壑、崇岫”都是指高處,“怨、傷”為對,皆是傷心之意?!斑b、遠”也是同義。這兩句的上下句表達是同一個意思,都是寫作者登高怨遙傷遠之意。再如梁元帝所作的《蕩婦秋思賦》中第十三句辭“妾怨回文之錦,君思出塞之歌”[1]21,也是的名對?!版薄熬毕鄬?,“怨”“思”相對,“回文”“出塞”相對,“錦”“歌”也相對,上一句是化用竇滔妻子蘇氏想念遠方的丈夫,將回文詩織在錦緞上的故事,下一句是化用漢高帝讓戚夫人作歌《出塞》《歸來》曲一事,這兩句表達了相愛的有情人之間的相互思念。

      (二)“隔句對”

      《文》解釋隔句對為“第一句與第三句對,第二句與第四句對”[10]101,這種對也稱為“扇對”。庾信《小園賦》“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座;嵇康鍛灶,既煙而堪眠”就是隔句對[1]41。“管寧、嵇康”為對,都是人名?!稗?、鍛”為對,都是動詞。“床、灶”相對,為名詞?!半m、既”為對,都是表示轉(zhuǎn)折的連詞。“穿、煙”為對,“可、堪”為對,都是表示程度的詞。“座、眠”為對。這兩句說名士都在簡陋的地方安居,暗含作者自比名士之意。南齊武帝《敕條制禁奢靡詔》“或裂錦曳繡,以競車服之飾;涂金鏤石,以窮塋域之麗”也是隔句對[1]74,該對中一、三句對,二、四句對。

      (三)雙擬對

      雙擬對是指一句之中第一字與第三字同、或第一字與第四字、或第二、四字相同的對子。江淹《別賦》“怨婦怨兮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湄”就是典型的雙擬對[1]30。第一句中,第一字與第三字都為“怨”,下句第一字與第三字都為“去”??字色暋侗鄙揭莆摹贰凹任募炔?,亦玄亦史”也是雙擬對[1]189。上句第一字和第三字同字,下句第一、三字也是同字。

      (四)聯(lián)綿對

      聯(lián)綿對,一句中第二字和第三字是相同的字??字色曀鶎懙摹侗鄙揭莆摹贰罢効湛沼卺尣?,覈玄玄于道流”就是聯(lián)綿對[1]189,上句中二三字重“空”;下句也是,重“玄”。這句諷刺那些表面看著是有學問的真隱士,背地里卻是個虛偽的假隱士的人。

      (五)互成對

      互成對,是可以作為的名對的兩字相鄰出現(xiàn)在一句中,下一句的相同位置也有相同結(jié)構(gòu)的詞組與之對。江淹《恨賦》“脫略公卿,跌宕文史”這一句對的非常工整[1]24,“公”與“卿”對,“文、史”為對,這幾個可做的名對的詞兩兩相鄰呈現(xiàn)在同一句中,下句相對應位置也有同樣結(jié)構(gòu)的詞與之對。

      (六)異類對

      《文鏡秘府論》中說異類對是“非敵體”詞語相對,遍照金剛道:“或雙聲以酬疊韻,或雙擬而對回文。”[10]107《六朝文絜》中的謝莊《月賦》“徘徊《房露》,惆悵《陽阿》”是異類對[1]13,“徘徊”為疊韻詞,“惆悵”為雙聲連綿詞,雙聲對疊韻,為異類對。

      (七)賦體對

      根據(jù)遍照金剛的論述,賦體對就是指上句有重字(不含二三字重)、雙聲、疊韻,下句在相同位置對應著相同結(jié)構(gòu)的句子。《六朝文絜》書中有大量這樣的句子。鮑照《蕪城賦》第三段“棱棱霜氣,簌簌風威”一句是賦體對中的句首重字[1]6,“棱棱”對“簌簌”。《月賦》“升清質(zhì)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是賦體對中的句尾重字[1]12,“悠悠”對“藹藹”?!妒帇D秋思賦》“山澤蒼蒼入漢,水則涓涓不測”屬于賦體對中的句腹重字情況[1]21,“蒼蒼”對“涓涓”。

      (八)雙聲對

      雙聲對即雙聲詞構(gòu)成對偶。江淹《恨賦》“左對孺人,右顧稚子”一句是雙聲對[1]24,“孺人”雙聲,是上一句之尾;“稚子”也是雙聲詞,是下一句之末,兩詞構(gòu)成對偶。

      (九)回文對

      回文對從回文詩發(fā)展而來,上下句中的字詞顛倒形成下句并兩句對偶?!妒帇D秋思賦》“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1]21,賦中雙“秋”分別在第一、第九字,雙“月”在第三、七字,這種為寬泛的回文對。江淹《恨賦》“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也是回文對[1]24。

      (十)平對

      《文》中說所謂平對,“平”即“平常”,與奇對相對。平對在《六朝文絜》中比比皆是,吳均《與宋元思書》中的“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1]158,既是的名對,也是平對。

      (十一)字對

      字對就是成對的兩個詞在表面詞義上不成對,但是因為詞語的多義性,某個詞語的某一個義項可與另一個詞形成對偶。跟假對內(nèi)涵類似。假對即假借之對。假對是皎然提出的,字對是元兢提出的,叫法不同但內(nèi)涵一致。梁元帝所作的《蕩婦秋思賦》中“愁縈翠眉斂,啼多紅粉漫”一句[1]21,“愁”對“啼”,“縈、多”相對,“斂、漫”相對,“翠眉”和“紅粉”乍看不構(gòu)成對偶,“翠、紅”為對,同為顏色詞?!懊肌迸c“粉”這是什么對?“翠眉”是一種發(fā)型名稱,“紅粉”是一種妝容的名稱,所以“翠眉”“紅粉”也為對,這兩句為字對,也可以說構(gòu)成了假對。

      (十二)交絡對

      遍照金剛在《文鏡秘府論》中舉該對例子是鮑照作品《蕪城賦》“出入三代,五百余載”一句[1]6,他解釋:“此中‘余’屬于‘載’,不偶‘出入’。”[10]118交絡對與通常我們理解的屬對不太一樣,我們理解的屬對一般是上下句在同一位置的詞形成對偶,交絡對只需詞語在語義上構(gòu)成對偶,并不要求對偶非得在相對應位置出現(xiàn)。

      (十三)當句對

      遍照金剛在《文鏡秘府論》中舉的當句對例子同樣是鮑照《蕪城賦》“薰歇燼滅,光沉響絕”[1]7,當句對就是構(gòu)成對子的上下句中每一句里面相關(guān)詞語也成對子。上句兩個詞兩兩相對,下句兩個詞兩兩相對,這四個詞語都是主謂結(jié)構(gòu),“薰”和“燼”又是同一個物體的不同部分,“光”和“響”都是人的視覺、聽覺。這兩句對得極妙。

      (十四)偏對

      《文鏡秘府論》里沒有很明確釋義偏對,在烏日漢碩士畢業(yè)論文《魏晉南北朝主要詩人五言詩對句藝術(shù)分析》中對偏對有些解釋,她認為偏對起碼有三種情形:“①相對偶的詞匯構(gòu)詞語法形式不一致,即偏正結(jié)構(gòu)對并列結(jié)構(gòu)或者其他形式;②相對偶詞匯詞性不同,形成虛實相對,一般而言名詞、動詞為實,形容詞、副詞為虛,如此相偶,是為偏對;③音節(jié)對偶而詞意不對稱的對偶形式亦為偏對?!盵11]由此來看,梁簡文帝《與蕭臨川書》“白云在天,蒼波無極”是一對偏對[1]145,“白云、蒼波”為對,同為名詞;“在天”“無極”詞語結(jié)構(gòu)不同,但不影響上下句構(gòu)成對偶。

      (十五)切側(cè)對

      切側(cè)對是通過借代詞與相對應位置的詞語構(gòu)成對偶,如果不取借代詞的實義,則不成屬對。謝莊在《宋孝武宣貴妃誄》中有“巡步檐而臨蕙路,集重陽而望椒風”一句[1]238,其中上句句末的“蕙路”代指后宮,下句句末的“椒風”也代指后宮妃子所住宮殿,據(jù)桓子《新論》記載董昭儀居住在椒風殿。如此一來,這兩句就構(gòu)成了切側(cè)對。雖然這一句對的不是很工整,但上下句句意類似,為寬對。

      (十六)雙聲側(cè)對

      雙聲側(cè)對是在雙聲對的基礎上又發(fā)展的一種對偶形式,遍照金剛舉例說明“花明金谷樹,葉映首山薇”雖然是雙聲對[10]120,但“金谷”“首山”不同義,所以是雙聲側(cè)對。江淹《別賦》“帳飲東都,送客金谷”為雙聲側(cè)對[1]29,“東都”“金谷”都是雙聲詞,這一句是雙聲對,而且也是字義別,“東都”指長安東都門,是門名,“金谷”是石崇金谷園名,不是“谷”名。

      三、屬對的意義

      駢文中的屬對能很好的體現(xiàn)出駢文作文技巧。古代文學比較重視語言文字的美感,文論家們對語言和形式的關(guān)系反復辯論。駢文十分突出對屬對的追求,屬對的應用使得駢文形式華美。屬對多是兩兩為對,這使得駢文句式整齊,對仗和諧。句式長的屬對與句式短的屬對雜落文中,使得句式參差有致。

      屬對與外部世界和人類社會有著莫大關(guān)聯(lián),尤其是在我國古代社會講究對稱之美。屬對只是將客觀世界與人類世界中的這些原則加以人化。屬對也體現(xiàn)了古人的哲學觀,“天人合一”“天人感應”“齊物”等觀念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表現(xiàn)出獨具中國特色的哲學觀。我國很早就意識到萬事萬物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辯證關(guān)系,為了克服雙方對立的矛盾,孔子提出中庸思想,老子提倡無為等等,正是古人的這種哲學認識促進屬對的產(chǎn)生。研究屬對,可以窺探古人的哲學思想。

      通過屬對這種修辭藝術(shù),還可以看出作者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陳寅恪《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著重強調(diào)了對偶即屬對的重要性,“其形式簡單而涵義豐富,又與華夏民族語言文學之特性有密切關(guān)系者”[12]。屬對中的字有實虛之異,上下句有平仄之對,還有一些借代的特殊詞,如果沒有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斷不會作出佳對來。

      在當代,中學生的課本里也涉及屬對的知識,學習屬對,不僅是一種訓練語音的途徑,而且也是一種詞匯訓練。多做屬對訓練,可以有效訓練思維的敏捷性,加強想象的豐富性,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屬對作為極具中國魅力的一種修辭形式,它對漢字、對中國文化的傳播有著不可估量的效果,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可作為重點。漢語與英語在詞性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外國學生學起來比較容易入門,而且屬對包含很多中國文化,趣味性較強,也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屬對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應用最廣泛的是對聯(lián),“聯(lián)語成為中國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文學形態(tài)”[13],不僅過年時張貼對聯(lián)需要掌握一定的屬對知識,比如何為上聯(lián)何為下聯(lián),而且有的地方會自己寫作對聯(lián),這更需要深厚的古典知識和屬對知識儲備。

      屬對是最能體現(xiàn)漢語特點的形式,是一條連接古今中外的橋梁??偨Y(jié)《六朝文絜》中的屬對類型,以屬對為新角度對《六朝文絜》做出新的探索,微觀洞悉《六朝文絜》的具體屬對的應用及其美感,宏觀欣賞駢文的屬對魅力。只有了解屬對,才能讓屬對在當代社會發(fā)揮更大作用。

      猜你喜歡
      回文駢文對偶
      變型數(shù)獨4月挑戰(zhàn)賽
      北魏新貴族的形成與駢文的新變
      天中學刊(2022年5期)2022-11-08 08:18:47
      畢沅幕府與清中葉駢文復興
      天中學刊(2022年5期)2022-10-26 00:06:06
      論明清之際駢文的經(jīng)典化
      VB學習天地
      電腦報(2020年20期)2020-06-30 14:33:35
      啟事一則
      回文的美
      有趣的回文數(shù)
      讀寫算(中)(2015年12期)2015-11-11 05:05:45
      對偶平行體與對偶Steiner點
      對偶均值積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
      浪卡子县| 淳安县| 六安市| 壤塘县| 聂拉木县| 墨玉县| 双柏县| 东阳市| 弥勒县| 晋江市| 焉耆| 霍城县| 福清市| 霸州市| 商丘市| 盘锦市| 大姚县| 元氏县| 佛教| 米脂县| 红河县| 汽车| 石首市| 丹东市| 岑溪市| 高青县| 观塘区| 龙门县| 天长市| 泰宁县| 芜湖县| 邮箱| 安乡县| 嘉义市| 腾冲县| 伊吾县| 钦州市| 绍兴市| 苍南县| 淳安县|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