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增江街四豐小學 潘城燕
對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行全面培養(yǎng)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式就是“大閱讀”教學。“大閱讀”就是學生從書面材料中獲取大量信息的過程。
但是對于如今的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舉例來講,缺乏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閱讀數(shù)量不夠等,使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不夠理想,進而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因此,農(nóng)村小學在開展語文“大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大重視力度,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全面改進教學理念,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全面提升上來,促進農(nóng)村小學生實現(xiàn)綜合全面發(fā)展。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小學語文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語文課堂不再如以往一般,僅僅對教材的本身進行局限,而是開始對教學課堂進行逐步的豐富。
在語文課程中,閱讀教學也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新課標對其高度的重視,特別是農(nóng)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關教師也將一些教學方式應用了進來,使學生的閱讀力度以及時間進一步加強和延長。對于小學語文的“大閱讀”教學而言,其根本性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在對文章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真正學會感受和欣賞,進而學會評價,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提升上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因此,學生在對文章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要進行深入的感受,還要對文章的具體寫作手法以及表現(xiàn)手法進行學習,進而將語文的學習興趣提升上來,促進未來寫作能力的提升。
在如今的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大閱讀”教學深入進來,不但可以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全面感受,還能對文章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和語言語法進行學習,進而促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基于此,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所以,教師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課外閱讀的延伸,將一些非常有價值的課外文學引入進來,使學生的語文閱讀知識面得到全面拓展。
將閱讀教學引入到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中來,將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積累量進一步提升上來,不僅會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而且也會加強其相應的寫作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寫作是一大難題,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小學生的抱怨,其根本原因就是小學生自身的閱讀積累量少,對于語言的運用不夠充分,因此,開展閱讀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他們可以對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進行記錄,將其作為后續(xù)的寫作素材,提升寫作水平。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實際的認知水平相對有限,整體的知識面也比較窄,在對字詞進行了解時,無法達到透徹的程度,整體的理解能力非常差,而且對于大部分的農(nóng)村小學生而言,其在對相關書籍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仍然是故事書居多,根本原因,就是故事書通俗易懂,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僅對故事書進行閱讀,無法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培養(yǎng)。因此,教師就要積極引領學生,對其他類型的書籍進行閱讀,如若不然,就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
近幾年,我國的經(jīng)濟雖然呈迅猛增長之勢,但是對于農(nóng)村小學的閱讀條件改善這一問題而言,還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并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此外,對于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而言,其本身的閱讀能力就相對較差,無法深刻理解書本中的內(nèi)容,因此,書籍的閱讀量相對較少。還有一部分農(nóng)村小學,存在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落后的問題,無法提供更多的資金購買課外閱讀材料,導致學生的閱讀量受到限制,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主要分為兩類,一類就是學校環(huán)境,另一類就是家庭環(huán)境。如今雖然很多農(nóng)村小學都將相對較小規(guī)模的圖書館或者圖書室建立了起來,但是對于小學生自身而言,其并不能自覺地到圖書館或者圖書室中進行閱讀,因此,圖書館和圖書室的設立僅流于形式,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農(nóng)村地區(qū)的學生家庭而言,由于父母本身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喝酒和打牌,無形之中,使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受到影響,無法將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營造出來,進而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其自身的思想不夠成熟,認知水平不夠,因此,要想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積極地引導,教師必須要對自身的閱讀教學能力進行全面提高,對于學生的引領閱讀措施進行相應強化。
所謂閱讀,就是要將學生“讀”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舉例來講,教師在對文章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將生動活潑的語言應用進來,進而詳細講解一篇文章內(nèi)容,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上來,再對該篇文章出自哪一本書進行全面引申,進而教師對該本書中一些相對較好的文章進行推薦,要求學生自行閱讀和思考,在閱讀之后,分享給同學、家長以及教師,而并非是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僅僅停留在課本和試卷上。而要想做到此,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就要進一步提高,并且使自身的閱讀范圍得以擴大,才能在課堂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合適的書籍推薦給學生。
學生們只有對閱讀產(chǎn)生了興趣,才能使其自身的閱讀能力得到全面培養(yǎng)。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教師應該以實際的閱讀內(nèi)容為依據(jù),進而將相應的問題提出來,使學生的好奇心得以調(diào)動;其次,就是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提醒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語句標注出來;最后,就是在閱讀完成之后,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對自身的閱讀心得進行分享,進而講出自身的疑惑,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探討,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上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比如教師在教學“牛郎織女”這部分內(nèi)容時,可以要求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展開角色朗讀的閱讀學習,讓學生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中主要人物的對話內(nèi)容進行現(xiàn)場模擬,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能夠被充分地激發(fā)出來,同時,學生也可以在對角色的模仿過程中,逐漸地理解學習內(nèi)容中包含的基本情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就可有效地吸引學生對閱讀學習內(nèi)容的注意力,進而讓學生可以在閱讀學習過程中,保持活躍的學習狀態(tài),這對于農(nóng)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基本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很好的推動效果。
首先第一點,就是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學會做文摘筆記。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雖然人生閱歷相對較少,但是對于書籍而言,整體的世界是非常大的,而學生充分閱讀一篇文章也并非只是使自身的文字認知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更是要深化對于文章的理解,進而起到對自身行為規(guī)范的作用。
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寫閱讀心得,并且在每一頁的筆記中,都要將空白留出來,使后續(xù)補充更加方便;其次,教師要增加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如今的科技極為發(fā)達,教師可以將微信平臺利用進來,與家長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和互動,對學生的閱讀疑問進行全面掌握,并在課堂中進行解答。同時,在家庭中,與家長進行分享,使家校聯(lián)合得到了進一步的促進,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培養(yǎng)。
總而言之,本篇文章對農(nóng)村小學語文“大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對于農(nóng)村地區(qū)的小學生而言,其擴展自身知識面的主要渠道就是閱讀,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將有效的解決方法應用進來,進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使學生得到綜合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