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學 韓雪華
新課改理念指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數學課堂模式在不斷創(chuàng)新,其中,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可以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溝通,從而讓不同的思維得到碰撞。實踐證明,互動式教學可以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讓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提升,思維方式得到優(yōu)化,學習素養(yǎng)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努力構建互動式初中數學課堂。
著名的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在有意義的學習理論中指出,個體的認知過程需要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開展。師生互動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更加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因為數學知識的邏輯性、抽象性很強,所以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很多學生容易產生畏懼心理,這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課堂互動。而創(chuàng)設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如在數學概念或定理的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很好地消除學生對于抽象數學概念的恐懼感,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師生之間的交流達到了有效溝通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列出一個一元二次方程:x2-5x+6=0,要求學生求出方程的解。學生很快就得到答案:x=2 或3,此時教師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沒錯,你們算對了,而且時間比較短,真棒!”接著,教師再提出:“同學們,你能出一道類似的題目,然后自己算出答案嗎?你們也可以考一考老師,看看老師能否在較短時間內給出正確答案。”這樣的互動形式營造了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沉浸在出題考老師的樂趣中,從而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互動的熱情。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技術走進了數學課堂。多媒體教學方式不僅信息容量大,而且可以讓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師生互動的空間,有效地活躍了學生思維,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教學“一次函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動態(tài)地展示函數圖像,生動地反映自變量與不變量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增強師生互動。在多媒體演示中,教師不斷地提出問題,如:圖像與x軸形成的夾角何時變大,何時變???學生通過觀察多媒體演示,同時思考問題,就能夠直觀地了解一次函數的性質。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給予指導與點撥,讓學生不斷糾正思維的錯誤,從而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一次函數知識。實踐證明,信息技術的使用擴大了師生互動的空間,提高了互動的效果。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痹诔踔袛祵W教學中,如果能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開展師生互動,就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的共鳴。所以,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互動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從而可以熟練高效地解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聯系生活中實用的數學知識來開展師生互動,力爭把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實際化、生活化。
例如,在教學計算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就聯系生活問題開展師生互動,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校操場中的一塊正方形空地,要求學生在這塊空地上設計一個花壇,且花壇的面積必須是正方形空地的一半,你能給出一個科學的設計方案嗎?假如給出幾種花的價格,要求種花的費用共計一千元,你將如何設計?通過設計這種生活實際問題給學生提供互動的機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通過獨立的設計與計算,使學生從中體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心理學研究認為,問題是引發(fā)思維活動的誘因。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利用固有的知識儲備來對問題進行探究,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還可以促進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互動。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教師就利用問題來引出探究勾股定理的重要意義,如:最早提出勾股定理的人是誰?他提出了怎樣的觀點?有學生知道我國早在商朝時期就有人提出“勾三股四弦五”的說法,而在國外最早發(fā)現并驗證勾股定理的是在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由此可見,有學生在課前就已經查閱了相關資料。數學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所掌握的表層知識,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又如,在家庭裝修時,工人師傅為了判斷一個墻角是否是直角,就在墻角取一點,然后向兩個墻面分別測量出30 cm 和40 cm 的長度,并標記在一個點上,然后看看這兩點間距離是否是50 cm。這就是在利用勾股定理。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斷地發(fā)問,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究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面臨中考的壓力,加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導致課堂互動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為了改變應試教學模式的弊端,也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應該科學地設計互動教學內容,注重教學內容的有效性,不能讓師生互動停留在表面,不為了互動而互動。在此基礎上,還應該通過互動來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互動教學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平行線”時,教師就通過引導性的問題導入新課:怎樣證明內錯角相等?怎樣證明同旁內角互補?通過這樣的問題能夠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從而能夠很好地把握學生在理解上出現的問題和本節(jié)課程的重點所在。在學習平面幾何知識時,通過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對學生引導,促使學生開展自主思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能夠通過作輔助線的方法,熟練地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師生互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能讓學生的思維活動變得更加通暢,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數學教師要積極地探索與實踐互動式教學模式,通過師生間的互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