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縣新寨幼兒園 張鳳春
中班幼兒手工活動課上,幼兒對教師準備的操作材料十分感興趣,認真地聽著教師講解操作要點。教師說明要求后,便讓幼兒回到座位進行手工操作。只見幼兒你看著我、我瞧著你,有一個孩子弱弱地告訴教師:“我不會?!比缓笥幸淮蟛糠值挠變杭娂娕e手表示:“我也不會?!苯M織活動的是一位有著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成熟型教師,活動環(huán)節(jié)的組織沒有問題。看著幼兒茫然的眼神,筆者恍然大悟:“孩子們的手工制作能力太薄弱了?!庇變簣@的手工活動經(jīng)常開展,但收效甚微,在和家長的交流中得知,幼兒在家很少認真地用各種材料制作手工,很少動手操作,這引發(fā)了筆者對父母如何培養(yǎng)幼兒手工制作能力的思考。
我們幼兒園坐落在城區(qū)縣郊,招收對象主要為農(nóng)村戶籍幼兒,幼兒的家長或在家務農(nóng),或進城務工居多。作為農(nóng)村幼兒的家長,父母對幼兒手工制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蔽镔|(zhì)保障是幼兒手工活動的基礎,幼兒在家里的手工制作活動需要家長提供成品或半成品的操作材料,需要美工刀、剪刀、膠布等常規(guī)工具來支持完成,父母要能為幼兒的手工制作活動提供物質(zhì)支持。當前社會,成人肩上背負著房貸、車貸,子女的教育費用與物價水平節(jié)節(jié)高,年輕的幼兒家長壓力與日俱增,很多人為了生活而四處奔波,而幼兒的手工制作活動需要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來實現(xiàn),這要求父母一是要正確認識幼兒手工制作的作用,二是要舍得投入。
首先,幼兒父母要樹立正確的觀念,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手工制作不出什么像樣的作品來,孩子做手工就是瞎玩,沒有意義,沒必要花錢。幼兒父母要正確看待幼兒接觸手工制作,以及手工制作的重要意義,要知道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通過實際的動手活動才能讓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物化、符合現(xiàn)實,而且更具實際效果,真正做到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家長要轉變觀念,支持并鼓勵幼兒的“做做玩玩”。
其次,幼兒父母要舍得投入。相對于城市幼兒的家長群體,很多農(nóng)村幼兒的父母經(jīng)濟會相對緊張,因此舍得或不舍得支持幼兒的手工制作活動就至關重要?,F(xiàn)在家庭的孩子少,很多農(nóng)村父母本身吃了沒有學習的虧,所以會舍得把錢投資在孩子身上。當然很多家長舍得給孩子買書看報,但買一些操作材料供幼兒“折折剪剪”,很多家長就要思量再三,因此要在家庭里支持幼兒的手工制作,家長轉變觀念后要能從有限的收入中提取一小部分保證幼兒手工制作活動的順利開展,這是幼兒手工活動的物質(zhì)基礎。同時,幼兒手工活動的開展不僅要有父母的物質(zhì)投入,還要有父母的精神投入,幼兒年齡小、控制力差,這需要家長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引導幼兒做手工、愛上手工。
幼兒手工制作需要較為寬松舒適的場地和空間,幼兒要在家里做手工,家里的玩具、零食都是干擾幼兒認真進行手工制作的因素,因此需要家長在家里為幼兒布置一個專門進行手工制作的空間。這個空間可以是專門的一個房間,也可以是家里房間的一個角落,盡量布置得可愛溫馨,同時提供豐富的物質(zhì)環(huán)境,至少要提供“工具箱”,也可以設有動手“百寶箱”,投放家長和幼兒共同搜集的可利用的廢舊材料和可以供幼兒操作的成品或半成品材料,盡量歸類投放,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數(shù)量充足的操作材料,空間布局要盡量合理,讓各種材料便于幼兒自由取放。固定舒適的空間位置,幼兒能自主地、隨意地按需取料,這都是幼兒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保障。此外,要營造富有安全感的環(huán)境。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創(chuàng)造活動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父母要學會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從幼兒感興趣的手工制作入手,從點滴入手,引導幼兒愛上手工活動,讓家長的“重視投入”物有所值。再者,父母要引導教育幼兒學會珍惜準備好的操作材料,認真學習手工制作的方式方法,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
在家庭中,家長為幼兒營造一種寬松融洽的心理環(huán)境,如接納孩子的一切手工作品,鼓勵幼兒反復進行嘗試,不以大人自我的主觀意愿左右幼兒的行動,限制幼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家長理解幼兒的選擇和需求,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視幼兒想象創(chuàng)作及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等,創(chuàng)設自由、安全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提供舒適空間。
良好的習慣能讓學習事半功倍,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年齡的特殊性,他們的手工制作活動更是離不開家長的引導陪同。家長除了可以為孩子布置一個溫馨的手工制作活動空間、準備舒適的桌椅、添置各種有趣的操作材料之外,由于年齡的限制,幼兒更需要成人的陪同,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自主進行手工制作的習慣,因此父母要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時間陪同孩子進行手工制作。受幼兒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現(xiàn)代家庭中的電子產(chǎn)品種類多、誘惑大,以及單一的手工活動幼兒興趣不高等因素影響,家長不但需要有充足的耐心,還需要尊重幼兒的發(fā)展,科學理性地評價幼兒的手工作品。同時,家長自身也需要通過網(wǎng)絡、手工教學App等平臺,學習多種手工制作活動形式,學習科學的、有趣的、游戲化的指導方式,盡量給幼兒安排形式新奇的手工活動,巧妙地激發(fā)幼兒對手工創(chuàng)作的興趣,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手工活動,讓每一次的手工活動學有所得、做有所獲。
每一次親子手工活動都是一種溫馨陪伴,幼兒在每一次的手工活動中或學習剪刀的使用,或學習色彩的搭配,或學習編織等,一次次的手工制作之后,幼兒手、眼、腦都能夠得到鍛煉,學習掌握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父母要注重營造安靜、舒適的良好環(huán)境氛圍,以身作則,不在家里大聲放電視,不在孩子面前刷劇、刷抖音,有意識地排除幼兒進行手工制作的干擾因素,有效陪同幼兒進行手工創(chuàng)作,為幼兒手工制作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高效陪伴,提高幼兒的手工制作活動效率。
習慣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良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滴水能穿石,長時間的堅持才能見真章。幼兒手工制作能力的提高更是需要一次次的動手練習、一次次的探索操作,幼兒在一次次的手工制作中習得技能技巧,長時間的點滴積累才能切實提高幼兒的手工制作能力。凡事貴在堅持,手工制作也不例外,一次手工制作很容易實現(xiàn),但難在堅持,難在有時間保證、有質(zhì)量地進行手工制作。幼兒園的孩子年紀小、動手能力弱、容易情緒化、父母工作忙碌、時間沖突等因素,都是幼兒堅持手工創(chuàng)作的“攔路虎”,因此父母要先學會自己堅持,把引導幼兒堅持做手工放進日程,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耐心細心地去引導幼兒堅持做手工。如一周可以進行3—5次手工操作,在手工操作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手工的做法、這一次的手工制作需要哪些步驟、要用到什么工具、怎樣可以讓作品更美等。在大膽動手之后,家長適當引導,啟發(fā)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幫助幼兒學會制作手工作品,樹立手工制作的信心。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和家庭的實際,與孩子約定固定的手工時間,和孩子商量一周內(nèi)要完成幾個手工作品等,引導幼兒學會堅持。
幼兒能堅持做手工之余,家長也要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手工制作習慣,如手工制作前鋪桌墊、分類收拾整理手工制作工具、保持作品和自身的干凈整潔、愛惜手工作品等。習慣成自然,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動手習慣,讓幼兒從手工制作活動中獲益,通過手工制作活動獲取習慣養(yǎng)成和無窮快樂。
總之,農(nóng)村幼兒手工制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任務,但不是短期就能夠呈現(xiàn)出顯著效果的。作為農(nóng)村幼兒的家長,父母不能急于求成,而應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從細微之處入手,扎實做好這“四要”,引導幼兒做好每一次的手工活動,循序漸進、理念正確、方法科學,必將能培養(yǎng)與提高幼兒的手工制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