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洲,馬偉明,王富勝
(定西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甘肅定西743000)
當歸為傘形科3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傳統(tǒng)以根入藥,藥用歷史悠久,是中國大宗常用中藥材,有補血活血、調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1-2]。當歸具較高的揮發(fā)油、芳香物質和多糖物質[3-4],貯藏中易遭蟲蛀、發(fā)霉、走油,從而影響藥材的質量和療效。
適時采種是保證當歸種子質量、降低早薹率的有效措施之一,采收時應采收種子成熟度中等(生理成熟期)的種子,以降低早薹率。當歸種子成熟前呈淡綠色,成熟后顏色加深,當種子由淡紫色轉為粉白色時分批采收,如種子成熟過度則變?yōu)榭蔹S色,播種后易出現(xiàn)提早抽薹,長期采用提早抽薹植株所結種子育苗,早薹率將會愈來愈高。將適度成熟的果穗從基部剪下,每8~10枝扎1小把,及時掛上標簽,防止混雜。采收的果穗要及時掛在通風條件好且無雨淋、無陽光直射的屋檐或晾種棚條件下晾干。將扎好的種穗懸掛于無煙無污染且通風透氣的室內充分干燥,當種子含水量降到12%左右時,選晴好天氣進行脫粒,脫粒時要防止機械損傷種子,影響出苗。脫粒的種子要除凈雜質,妥善存貯,確保種子質量。
當歸種子干燥、密閉、冷藏是保持種子發(fā)芽力的關鍵。傳統(tǒng)貯藏當歸種子的方法是常溫散貯,即將不脫粒的種子捆成把,懸掛在室內或屋檐下通風之處貯藏,或風干后脫粒貯于竹籃或麻袋內。任憑種子在干燥季節(jié)自然千燥,在雨季又吸濕返潮,尤其經(jīng)過7—8月份的高溫多雨季節(jié),吸濕后的種子存放1年后就不能再使用,但改用干燥密閉冷藏法,種子發(fā)芽力可保持多年。待種子含水量下降到6%~8%,密閉貯存于冷涼干澡處,使種子的呼吸強度降得很低,處于高度休眠狀態(tài),可以保持當歸種子有較高的發(fā)芽力。
當歸種苗起苗時間9月下旬—10月上旬。起苗時要求歸苗上留葉柄1 cm左右,約50株扎1把,扎把時必須在苗間加入適量細土,晾苗7 d左右,當種苗含水量穩(wěn)定在60%~65%時即可貯苗。
貯苗時要求徹底揀除爛苗、病苗,然后選一地勢高燥的冷房貯苗。先在地面上鋪一層厚度10 cm的消毒土(土壤含水量要求10%左右,每100 k g生土中均勻拌入25%多菌靈粉劑50 g),然后把扎好把的當歸苗頭朝外擺放一層,擺好后覆蓋一層5 cm厚的消毒土,填滿孔隙并稍壓實,如此擺苗5~7層,最后在頂部和周圍覆土30 cm,形成一個高約80 cm的貯苗堆。貯苗期間要加強管理,防止熱苗和鼠害,確保種苗質量。
當歸含有揮發(fā)油和豐富的糖分,易遭蟲蛀、發(fā)霉、泛油。若貯藏時溫度過高、時間過長,表面會有油狀物溢出,使藥材表面出現(xiàn)油斑污跡,引起變質腐敗和走油;若濕度過大或藥材本身含水量較高,容易發(fā)生蟲害和霉變。貯藏的當歸應潔凈干燥,含水量在12%以下,無霉變、蟲蛀。
10月上旬當歸植株葉片變黃,先將已經(jīng)停止生長的地上部分割去,僅留3 cm的短茬,以便收挖時識別。10月下旬挖根,采挖時使用加長的三叉挖藥撅頭,先將植株根的左右兩側下面挖空,再將當歸根挖出,不能傷斷主根和側根。采挖的鮮當歸要及時晾曬,防止凍害及發(fā)霉變質。
3.1.1 挑揀晾曬 當歸收挖后抖去大部分泥土,揀出腐爛植株及菜頭,及時運回,不可堆置。運回后攤放在干燥通風透光處抖去剩余泥土,理順根條,晾曬數(shù)日,使水分蒸發(fā),側根變柔。晾曬期間要經(jīng)常翻動檢查,揀出腐爛病株,以防侵染健株。夜間要覆蓋透氣的保暖材料防凍害。
3.1.2 扎把 晾曬和堆放約7 d,根條已由硬變柔,便可進行扎把。提倡使用細麻繩或塑料繩,可以重復多次利用,以減輕對產區(qū)植被的破壞。先用手將當歸理順,除去殘留葉柄,抹去歸頭處毛根,每把鮮重約500 g,較小的當歸每3~6支扎成1把,特大的當歸單株或2株扎成1把。扎把不可太大,以免在干制時通風透光不良,上色不好,或發(fā)生霉爛。把要扎緊,以免在干制時散把,然后放置在熏棚上,用文火徐徐烤干,熏制時要注意通風,并定期翻動,直至加工為初級產品。
當歸傳統(tǒng)的熏制主要由農戶分散進行,其優(yōu)點為可以利用農戶生活用火,亦可利用農閑的勞力。但缺點是因分散手工操作,熏制規(guī)格質量不一致,易發(fā)生霉爛、烤焦等不良后果;農戶熏制需要時間長,烘干數(shù)量有限,不能從事大量生產;消耗薪柴較多;藥材煙味不易除去。目前當歸上生產已逐漸采用烤房和烘干機器干制。
3.2.1 分散熏制 分散熏制主要在熏制少量當歸時采用。在墻角處搭建高約80cm棚架,上面鋪竹條或木棒,將扎成的當歸把頭向下直立一層,再平放2~3層,厚度約40~50 cm,上面再蓋一層約2 cm左右的秸稈草或麻袋片,可更好地給上層當歸著色,然后用蠶豆草、濕樹葉或濕草作燃料,生火發(fā)煙,不得有明火,使當歸上色后,再慢火低溫烘干,或從架上取下放陽光下曬干。
3.2.2 烤房熏制 烘干室大小可根據(jù)現(xiàn)有建筑改建,可以在種子風干室或一般房屋中加建棚、架設爐灶。棚、架高約1.3~1.7m,架上鋪竹條或細木條。可將扎好的當歸把子裝入長方形竹筐中,筐高36~50 cm,筐內先平放藥把一層,中部立放頭部向下的把子1層,上部再平放3~4層,然后將竹筐整齊并擺在棚架上,便于上棚、翻棚和下棚操作。若無竹筐,也可按上述碼放要求直接擺在棚架上,爐灶設在烤房外的一側,便于在室外加火,通過斜走的火道彎曲通入烤房中。按烤房大小均勻設置若干個換氣口,可裝上電動換氣扇。整個熏制分為上色和烘干2個階段,上色階段需經(jīng)煙熏5~8 d,用蠶豆草、濕樹葉或濕草作燃料,用水噴濕,生火發(fā)煙,不得有明火,使當歸上色,當歸表面呈金黃色或淡褐色即可;烘干階段約經(jīng)8~15 d,可用煤火或柴火烘干,要用文火徐徐加熱,起初2~5 d室內溫度控制在50~60℃,之后在45℃以下,每隔1小時觀察1次,當?;鸾禍兀蛊浠爻?,隨時掌握室溫變動情況,調整火力。需要注意防止冷棚導致當歸的大量腐爛;要定期上下翻堆,使其均勻干燥;要打開通風口,使?jié)駳饧皶r排出。中午及晚間用急火烘烤,因為中午趁天熱火烤易升溫干燥,晚間容易觀察火力大小,棚上發(fā)現(xiàn)火星也易發(fā)覺。早上用小火,是為了保持溫度,不使受凍。烘到七八成干即可出烘房陰干,外皮金黃色或淡褐色,烘房裝入下一批貨。用手遮斷當歸枝條時清脆有聲斷面乳白色為優(yōu)質品。上色烘干階段要防止火力不夠而發(fā)生凍傷或霉爛,也要防止火力過旺而發(fā)生焦枯甚至著火現(xiàn)象。
3.2.3 太陽能烘干房干燥 適合于規(guī)?;乃幉姆N植基地使用,效率高、省勞力、省費用。須建設配備通風、除濕、地架等設備的太陽房烘干房,利用太陽能的熱量干燥中藥材,受天氣的影響較小,不但干燥效率高,節(jié)約能源,還可起到殺蟲防霉的效果,溫度可控,適用于各類藥材,不影響藥材質量,安全環(huán)保,是一種較先進的干燥方法。將當歸放置在烘干房的烘干架上,利用太陽能的熱量,通過調節(jié)通風口控制房內溫濕度。干燥期間注意觀察溫濕度,溫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不宜超過80℃,濕度一般控制在35%~65%,不易超過80%。如濕度過高,需打開排濕窗用排濕換氣扇進行排濕處理。
當歸產品貯藏要求干燥涼爽、空氣流通的貯藏環(huán)境,貯藏的當歸應潔凈干燥,含水量在12%以下,貯藏期間室溫一般在15~18℃、相對濕度在20%~50%。產品入庫前,貯倉室要進行認真的清掃,必要時用福爾馬林消毒。藥材企業(yè)應建設現(xiàn)代化儲藏設施替代傳統(tǒng)貯藏方法,發(fā)展無硫產品及符合含硫限量標準的產品。當歸不宜貯藏太久,應及時加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