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斌
(河南省南陽市農業(yè)農村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 河南 南陽 473000)
按西葫蘆的植株性狀,可分為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個類型。
1.1 矮性類型。屬于本類型的西葫蘆節(jié)間短,蔓長0.3~0.5 m,第一雌花著生于第3~8節(jié),以后每節(jié)或隔1~2節(jié)出現(xiàn)雌花,性早熟,大城市、工礦區(qū)多栽培本類型。如:一窩猴、站秧、花葉西葫蘆。
1.2 半蔓性類型。節(jié)間較長,蔓長0.5~1 m,主蔓8~10節(jié)前后開始著生第一雌花,屬中熟性種,栽培較少。
1.3 蔓性類型。本類型節(jié)間更長,主蔓在第十節(jié)開始結瓜。蔓長1~4 m,晚熟,耐寒力雖不如矮性類型,抗熱性較強,我國北方農村栽培較多。如:長西葫蘆和托秧西胡蘆。
2.1 育苗。每畝用種量500g左右,一般用55℃的溫水浸種10 min(不停地攪拌),水溫降為30℃時再浸泡4 h,用清水洗干凈,撈出后用干凈濕布包好,放在28℃~30℃的環(huán)境下催芽。催芽期間若種子內水分過大極易爛籽,每天必須用溫水沖洗2~3遍,再繼續(xù)催芽3~4d,大部分種子露白尖即可播種。
2.2 配制營養(yǎng)土。配制營養(yǎng)土要求土質疏松,養(yǎng)分充足。具體配法:腐熟的馬糞或草肥40%,肥沃菜園土50%,腐熟的糞干或餅肥10%,再1 000kg營養(yǎng)土中加過磷酸鈣1kg,然后拌均過篩,制成營養(yǎng)缽(袋)或營養(yǎng)方,然后澆透水,待水滲后再進行擺播。營養(yǎng)土方應不小于10cm×10cm。
2.3 播種。10月上旬播種,苗齡30d左右。選擇晴天上午播種,播后覆土厚1.5cm,在覆蓋一層薄膜以利于保墑,待種子剛出土時揭去薄膜。
2.4 播種后管理。由于苗床墑足,一般出苗前不再澆水。白天溫度應保持28℃~30℃,夜間保持18℃~20℃,一般經3~5d即可出齊苗,及時揭去薄膜。這時白天溫度掌握在25℃~28℃,夜間10℃~12℃。定植前7~10d澆水,煉苗,白天維持28℃~30℃,夜間8℃~10℃,既可防止秧苗徒長,又可促進雌花分化,以培育壯苗。
2.5 定植
2.5.1 整地施肥。冬季栽培西葫蘆要科學整地,按生長要求施足底肥。一般要求每畝施優(yōu)質腐熟圈肥、廄肥10 000kg、過磷酸鈣150kg、硫酸鉀25~50kg、餅肥200~300kg,上述肥料施入后,要多中耕幾次,以便和土壤攪拌均勻。
2.5.2 定植方法。采用寬窄行壟栽膜下暗澆水方法。寬行100cm,窄行60cm。定植時先在整好的土地上打成行距寬60cm的兩條線,將西葫蘆苗按株距50cm,三角形擺在兩條線上,從外邊單面封土15cm左右高,澆透水,然后以同樣方法隔100cm(寬行)打兩條行距60cm寬的線,定植另兩行西葫蘆。水滲下去能中耕時,封成兩條底寬40cm、高15cm的壟,再在兩壟上覆蓋一塊地膜。
2.6 定植后管理
2.6.1 溫度管理。定植后為了促進早緩苗,白天28℃~30℃,夜間15℃左右,以利緩苗。緩苗后,白天8:00至14:00溫度控制在25℃~30℃,14:00至18:00溫度控制在25℃~20℃,18:00至22:00溫度控制在15℃左右,22:00至第二天8:00溫度控制在12℃~8℃。
2.6.2 澆水。定植澆透水,一般根瓜膨大前不澆水,根瓜開始膨大時澆水,以后掌握“澆瓜不澆花”的原則,一般每5~7d澆1水,嚴冬季節(jié),在不缺水的情況下盡量少澆水。
2.6.3 追肥。每次澆水要隨水沖肥,每畝用硝酸銨20kg或糞稀每畝每次1 500kg。葉面噴肥可用磷酸二氫鉀、尿素、白糖、光合促進劑、蔬菜靈等,一般濃度為300倍左右為宜。葉面噴肥一定要噴到葉子背面。
2.6.4 植株調整。日光溫室栽培西葫蘆,可采用吊蔓和不吊蔓兩種方法,但以吊蔓為好,有利于植株生長。吊蔓要掌握植株的高度基本一致,前低后高,前邊植株不能影響后邊植株光合作用。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殘葉、卷須和多余的側枝。主蔓老化或生長不良時,選留1~2個側枝,待側枝上出現(xiàn)雌花后,剪去原主蔓,換用一個側蔓代替主蔓。主蔓過長時落蔓,摘除老葉,在基部培濕土,促使發(fā)生不定根。
2.6.5 防落花落果。①人工授粉:每天上午8:00~9:00時,采雄花撕下花冠,一雌花內放一個雄花任其自然授粉或用毛筆蘸取花粉涂抹雄花柱頭。②用20~30 mg/kg 2,4-D溶液涂抹柱頭和花冠。
2.7 收獲。西葫蘆播種后,一般50d左右出現(xiàn)雌花,花謝后7~10d,子房迅速發(fā)育達到嫩瓜食用成熟的標準。根瓜宜早收,以防墜秧,影響植株生長與后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