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父母沖突和初中生社交焦慮的 交叉滯后分析

      2021-12-06 20:15:57李榮王玉龍
      中小學(xué)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4期
      關(guān)鍵詞:社交焦慮

      李榮 王玉龍

      摘要:為探究父母沖突與初中生社交焦慮的相互預(yù)測關(guān)系,采用父母沖突特征量表和社交焦慮量表對湖南省兩市幾所中學(xué)的867名初中學(xué)生開展為期一年的追蹤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初中生感知到的父母沖突水平和其社交焦慮呈顯著正相關(guān)。(2)交叉滯后回歸分析表明,控制了T1父母沖突和T1社交焦慮的相關(guān)及變量自身的穩(wěn)定性之后,T1父母沖突可正向預(yù)測T2社交焦慮;T1社交焦慮也可以正向預(yù)測T2父母沖突。結(jié)論:初中生感知到的父母沖突水平越高,其社交焦慮水平也越高;初中生的社交焦慮程度越嚴重,其感知到的父母沖突水平也越高。

      關(guān)鍵詞:父母沖突;社交焦慮;家庭影響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34-0023-06

      一、引言

      社交焦慮指個體對于自己處在社交情境中所產(chǎn)生的一種不合理的恐懼情緒,突出地表現(xiàn)為無法抑制或改變過分的、不合理的擔心,同時伴有某些生理性的反應(yīng),頭腦中充滿關(guān)于自身和他人的負性信念,乃至無法正常參與社交活動,導(dǎo)致社會功能受損[1-2]。青少年階段是一個社交焦慮癥狀增長的時期,也是社交焦慮障礙初次發(fā)生的時期[3-4]。研究顯示,青少年社交焦慮發(fā)生率為5%~19.6%[5]。隨著社交重心從家人逐漸轉(zhuǎn)向同伴,青少年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社交考驗,社交焦慮將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6]。研究顯示,那些對社交情境有著極端持久的恐懼和回避行為的青少年更可能發(fā)展出抑郁、酒精濫用以及其他類型的社交障礙[7-9]。

      父母沖突被認為是影響青少年社交焦慮的一個重要因素[10]。父母沖突是指父母之間由于觀念上的分歧等原因而產(chǎn)生的身體性或言語性的爭吵和攻擊,對兒童青少年的適應(yīng)性有明顯的消極影響[11-12]。研究顯示,父母沖突與青少年的社交焦慮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13-14]。父母人際關(guān)系的失衡,也會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潛移默化地產(chǎn)生不良影響,讓孩子體驗到更多的焦慮而避免參加社交活動[15]。父母沖突的認知—情境理論和情緒安全感理論分別從不同角度解釋父母沖突對青少年適應(yīng)問題的作用機制,認為頻繁暴露于父母沖突的孩子,其父母沖突作為一種負性生活經(jīng)歷,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消極信念和消極期望,如果這些信念和期望泛化到家庭外的人際交往中,產(chǎn)生人際不安感,就會進而導(dǎo)致孩子在與他人交往時產(chǎn)生社交焦慮[16-18]。此外,孩子會從父母沖突中感知到威脅感,從而導(dǎo)致青少年對人際交往產(chǎn)生恐懼和厭惡,破壞其人際信任,以至于造成社交過程中的焦慮不安[14]。

      在父母沖突影響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同時,青少年的心理狀況也會影響父母之間的婚姻質(zhì)量。一項針對特質(zhì)性皮炎兒童的研究顯示,相比健康青少年,患有特質(zhì)性皮炎青少年的父母面臨更大的養(yǎng)育壓力,從而可能導(dǎo)致更多的婚姻沖突[19]。針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相關(guān)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果,如,青少年的沖動性、攻擊性行為會明顯增加父母之間的沖突[20]。那么,作為一種非適應(yīng)性行為的社交焦慮,是否也會影響父母沖突呢?本研究假設(shè),父母沖突與初中生社交焦慮之間可能存在一種相互促進的雙向關(guān)系。由于以往相關(guān)研究主要以橫斷設(shè)計為主,只能反映兩個變量之間的靜態(tài)關(guān)系,因此,為了檢驗父母沖突與初中生社交焦慮之間可能存在的雙向促進關(guān)系,本研究采用了追蹤研究設(shè)計,并對二者的關(guān)系進行交叉滯后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湖南省韶山市和懷化市8所初中的初一學(xué)生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兩次施測,間隔時間為10個月。第一次施測收集1134名被試的數(shù)據(jù),第二次施測收集1066名被試的數(shù)據(jù),整合后得到有效被試867名。其中,男生465人,占53.6%;女生402人,占45.7%。第一次對被試進行施測時,其平均年齡為12.16±0.62歲。來自城市的被試占61.1%,來自農(nóng)村的被試占38.9%。

      (二)研究工具

      1.父母沖突特征量表

      采用蓋瑞(Grych)等[21]編制的“父母沖突兒童知覺量表”,后來經(jīng)由趙梅[22]修訂,此量表共38個項目,包括沖突程度、解決問題、涉己沖突、威脅程度、應(yīng)對效果、三角關(guān)系、沖突歸因七個維度。經(jīng)過修訂后的量表把沖突程度和沖突解決方式作為測量父母沖突特征的指標,來測量孩子所感知到的父母沖突水平。該量表共18個項目,每個項目是五點計分,從“非常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本量表在已有的研究中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2]。在本研究中,該量表兩次施測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分別是0.90和0.92。

      2.社交焦慮量表

      采用Fenigstein A、Scheier M F & Buss A H[23]編制的原始量表“社交焦慮量表”,該量表共6個項目,采用五點計分,該量表經(jīng)希切爾(Scheier)等[24]修訂后是四點計分(0表示一點也不像我,3表示非常像我),修訂后的信度良好。在本研究中,該量表兩次施測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分別是0.67和0.67。

      (三)研究程序及數(shù)據(jù)分析

      提前爭取了學(xué)校老師和學(xué)生父母的同意之后,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每班配備兩名主試,一名主試為經(jīng)過培訓(xùn)的心理學(xué)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培訓(xùn)內(nèi)容是指導(dǎo)語、問卷內(nèi)容的解釋和施測過程的注意事項等),另一名主試是班主任。施測前由主試向被試說明本研究的實驗?zāi)康暮椭笇?dǎo)語,施測完畢后,由主試當場回收問卷。

      三、研究結(jié)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后采用Harman單因子的方法進行檢驗,結(jié)果顯示前后測數(shù)據(jù)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分別有6個和5個,第一個因子的解釋率分別為29.42%和33.08%,均小于臨界值40%,說明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可以進行接下來的分析[25]。

      (二)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的穩(wěn)定性

      以兩次測查時間(前測T1和后測T2)為被試內(nèi)變量,性別為被試間變量,父母沖突和社交焦慮為因變量,分別進行2×2的重復(fù)測量方差分析。研究結(jié)果顯示(表1),父母沖突測查時間的主效應(yīng)顯著,F(xiàn)(1,685)=8.37,p<0.05,表明學(xué)生的父母沖突從初一到初二存在一定的發(fā)展性差異;性別的主效應(yīng)不顯著,F(xiàn)(1,685)=3.14,p>0.05。測查時間與性別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1,685)=3.39,p>0.05。社交焦慮測查時間的主效應(yīng)不顯著,F(xiàn)(1,769)=2.99,p>0.05,表明學(xué)生的社交焦慮從初一到初二不存在發(fā)展性差異;性別的主效應(yīng)不顯著,F(xiàn)(1,769)=0.87,p>0.05;測查時間與性別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1,769)=0.66,p<0.05。

      (三)初中生的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的相關(guān)分析

      相關(guān)分析顯示(表2),初中生的父母沖突(r=0.58,p<0.01)與社交焦慮(r=0.37,p<0.01)的前后測結(jié)果均顯著正相關(guān)。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在前測(r=0.24,p<0.01)和后測(r=0.21,p<0.01)中的同時性相關(guān)均顯著;同時,父母沖突T1與社交焦慮T2的相關(guān)顯著(r=0.13,p<0.01),焦慮T1與父母沖突T2的相關(guān)顯著(r=0.18,p<0.01)。這表明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存在一定的關(guān)系,變量間的同步相關(guān)和穩(wěn)定性相關(guān)基本一致,符合交叉滯后設(shè)計的基本假設(shè)。

      (四)初中生的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的交叉滯后分析

      采用交叉滯后回歸分析考察父母沖突與初中生的社交焦慮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圖1)。

      首先,考察初中生所感知到的父母沖突對其社交焦慮的預(yù)測作用。將兩個變量的前后測配對,以前測的父母沖突T1和初中生的社交焦慮T1為自變量,后測的社交焦慮T2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考察控制了社交焦慮穩(wěn)定性后,父母沖突T1對社交焦慮T2的獨立貢獻。結(jié)果顯示,父母沖突T1對社交焦慮T2有正向預(yù)測作用(β=0.12,p<0.01),提示初中生在初一時較嚴重的父母沖突程度對一年后社交焦慮的發(fā)展有預(yù)測作用。

      其次,考察初中生的社交焦慮對其感知到的父母沖突的預(yù)測作用。以前測的父母沖突T1和社交焦慮T1為自變量,后測的父母沖突T2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考察控制了父母沖突穩(wěn)定性后,社交焦慮T1對父母沖突T2的獨立貢獻。結(jié)果顯示,社交焦慮T1能顯著正向預(yù)測父母沖突T2(β=0.18,p<0.01),提示初中生在初一時的社交焦慮水平越高,一年后的父母沖突程度也會越高。

      四、討論

      根據(jù)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家庭作為一個子系統(tǒng),對孩子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研究采用追蹤研究,從發(fā)展的角度探討了初中生的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之間的動態(tài)關(guān)系,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初中生的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之間存在著一種互為預(yù)測互為因果的雙向影響模式。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初中生的父母沖突從初一到初二有所上升,女生感知到的父母沖突水平明顯高于男生。這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26]。這里有兩種可能,一是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孩子的問題增多,引發(fā)父母更多有關(guān)孩子教育的沖突;二是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使孩子能夠更多地覺知到父母之間的沖突。相比男生,女生對于父母關(guān)系的敏感度可能更高,因此更容易感知到父母之間關(guān)系的不和睦以及婚姻中的沖突。

      父母沖突反映了父母之間的情感聯(lián)結(jié)程度,孩子感知到的父母之間關(guān)系的好與壞都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初中生的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呈顯著正相關(guān),這與已有研究結(jié)果一致[27-28]。說明初中生感知到的父母沖突越嚴重,初中生的社交焦慮就越高,而且他們的社交焦慮也會隨著其感知到的父母沖突程度提高而提高。父母是孩子成長中關(guān)鍵的影響因素,父母之間的沖突會讓孩子感覺到壓力和無助,和初中生的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和學(xué)業(yè)成績不良、人際交往不良等問題行為密切相關(guān),因此父母沖突和社交焦慮必然有著密切關(guān)系[29]。

      采用交叉滯后的研究方法考察了父母沖突對初中生社交焦慮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T1父母沖突可以顯著正向預(yù)測T2社交焦慮。同時考察了初中生社交焦慮對父母沖突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T1社交焦慮可以顯著正向預(yù)測T2父母沖突。說明初中生的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是一個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雙向關(guān)系。根據(jù)父母沖突的認知-情境理論和情緒安全感理論,在家庭日常相處過程中,當父母之間發(fā)生矛盾或者沖突的時候,初中生潛移默化地接受這種負面影響,所產(chǎn)生的情緒上的不安、焦慮等都會影響其在社交場合的行為,變得回避甚至是害怕與人交往[14]。一項從小學(xué)三年級開始的追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父母爭吵的家庭,初中生患有社交焦慮的概率比普通家庭更大[30]。由于初中生剛經(jīng)歷了小升初,都需要面對生理、心理以及環(huán)境的多重變化,要適應(yīng)新的班集體以及學(xué)業(yè)壓力等,此時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以及孩子對爭吵或者沖突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負性情緒體驗,都會導(dǎo)致初中生產(chǎn)生社交焦慮。相反,父母給孩子營造了安全溫馨舒適的家庭環(huán)境,孩子處于沒有或者極少沖突的家庭環(huán)境中,會較少受到不良情緒的困擾以及在社交中更加自信和主動[31]。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的初中生的社交焦慮對父母關(guān)系具有重要意義,社交焦慮高的孩子也會有其他的適應(yīng)問題,這些會使父母對其教養(yǎng)上出現(xiàn)困難,進而加劇夫妻之間的矛盾[32]??梢姵踔猩母改笡_突與社交焦慮之間是一種不良的互動關(guān)系。

      本研究深入探討了父母沖突與初中生的社交焦慮之間的交互影響,獲得了一些有意義的結(jié)果,如本研究結(jié)果對于初中生的社交焦慮對父母沖突之間的預(yù)測作用提供了實證依據(jù),也可以為后續(xù)研究者提供參考價值,對初中生的社交焦慮進行干預(yù)。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采用自我報告的形式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來源過于單一,可能不能反映初中生父母沖突水平和其社交焦慮的真實情況。今后的研究可以從家庭其他成員、所生活的小區(qū)、老師等多方面收集數(shù)據(jù),以豐富完善結(jié)果。其次,本研究只考察初一和初二兩年的父母沖突水平與其社交焦慮的相互關(guān)系,沒有涉及整個初中生時期。初三及之后的學(xué)生可能由于身心的發(fā)展和成熟及其所面對的壓力的變化,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的關(guān)系需要綜合多方面去考量,因此,未來的研究可以擴展追蹤的年限范圍,追蹤整個初中甚至整個中學(xué)六年的父母沖突與孩子社交焦慮的動態(tài)變化。最后,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之間應(yīng)該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本研究只探討了其中的一個方面。未來研究仍然有待于探討其他因素,如可以考查個體內(nèi)部因素(人格特征等)和外部環(huán)境因素(家庭環(huán)境、學(xué)校環(huán)境等)等在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之間所起的作用,以期更為全面地揭示相關(guān)因素對父母沖突和社交焦慮的影響。

      五、結(jié)論

      在初中生中,初一時的父母沖突能明顯正向預(yù)測初二時的社交焦慮,同時初一時的社交焦慮能明顯正向預(yù)測初二時的父母沖突,說明初中生的父母沖突與社交焦慮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促進相互預(yù)測的雙向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 Morrison A S,Heimberg R G. Social anxiety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eder[J].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3,9(1):249-274.

      [2] 王超. 父母沖突、認知情緒調(diào)節(jié)與初中新生社交焦慮的關(guān)系[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xué),2017.

      [3] Westenberg P M,Gullone E,Bokhorst C L,et al. Social evolution fear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normative developmental course and continuit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J].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7,25(3):471-483.

      [4] Kessler R C,Berglund P,Demler O,et al. 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5,62(6):593-602.

      [5] Erin Lewis-Morrarty,Kathryn A Degnan,Andrea Chronis-Tuscano,et al. Maternal over-control 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rly childhood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adolescent social anxiety symptoms[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12,40(8):1363-1373.

      [6] Cheung R. Constructive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child adjustment in the Chinese context: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emotional security and disintegration avoidance[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21(30):733-745.

      [7] Beesdo K,Bittner A,Pine D S,et al. Incidence of social anxiety feedback loop and the role of peer victimization and acceptance in the pathways[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7(31):1-16.

      [8] Black J J,Chung T,Clark D B . Anxiety disorders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C]. In:Yifrah Kaminer,eds. Youth Substance Abuse and Co-occurring Disorder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6.

      [9] Wittchen H U,Stein M B,Kessler,R C. Social fears and social phobia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prevalence,risk factors and commorbidity[J]. Psychological Medicine,1999,29(2):309-323.

      [10] Reebye P.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child development: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J]. Canadi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Review,2005,14(2):56.

      [11] 池麗萍,俞國良. 認知評價在婚姻沖突與青少年自尊關(guān)系間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學(xué),2008,31(5):1069-1073.

      [12] Dijk R V,Valk I,Dekovi M,et al. A meta-analysis on interparental conflict,parenting,and child adjustment in divorced families:examining mediation using meta-analytic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20,79,101861.

      [13] 李艷華,鐘佑潔,黃海寧.父母沖突和兒童社交焦慮:情緒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xué)雜志,2017,25(9):1403-1407.

      [14] 王明忠,周宗奎,范翠英,等.父母沖突對青少年社交焦慮的影響:序列中介效應(yīng)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29(2):166-173.

      [15] Rudolph J,Zimmer-Gembeck M J . Parent relation-ships and adolescentsdepression and social anxiety:indirect associations via emotional sensitivity to rejection threat[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4,66(2):110-121.

      [16] Grych J H,F(xiàn)incham F D.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A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0,108(2):267-290.

      [17] Davies P T,Cummings E M.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 adjustment:An emotional security hypothe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4,116(3):387-411.

      [18] 寧嘉鵬,朱亞莉,楊勇,等. 父母沖突影響青少年的社交焦慮:消極表征和人際不安感的間接效應(yīng)[J].中國健康心理學(xué)雜志,2015,23(9):1418-1421.

      [19] Han J W,Lee H. Actor and partner effects of parenting stress and co-parenting on marital conflict among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J]. BMC Pediatrics,2020(20):141.

      [20] Jay Belsky. Exploring reciprocal parent and child effects in the case of child inhibitionin US and Korean sampl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0,24(3):338-347.

      [21] Grych J H,Seid M,F(xiàn)incham F D. Assessing marital conflict from the childs perspective:the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interparental conflict scale[J]. Child Development,1992,63(3):558-572.

      [22] 趙梅. 婚姻沖突及其對青春期子女的影響[D].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2005.

      [23] Fenigstein A,Scheier M F,Buss A H. Public and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Assessment and theory[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5,43(4):522–527.

      [24] Scheier M F,Carver C S,Bridges M W . Distinguishing optimism from neuroticism(and trait anxiety,self-mastery,and self-esteem):a reevaluation of 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4,67(6):1063-78.

      [25] 周浩,龍立榮. 共同方法偏差的統(tǒng)計檢驗與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學(xué)進展,2004(6):942-950.

      [26] 鄧林園,熊玥悅,楊夢茜,等.父母沖突、父母控制對高中生網(wǎng)絡(luò)成癮的中介影響機制:一項追蹤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20(8):88-96.

      [27] Johnson H D,Lavoie J C,Mahoney M. Avoidance in late adolescence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family cohesion:predictors of loneliness,social anxiety,and social[J].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2001,16(3):304-318.

      [28] 王鑒,劉念,陶莉.父母沖突影響青少年焦慮和抑郁: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xué)雜志,2020,28(11):1714-1718.

      [29] 楊阿麗,方曉義,林丹華.父母沖突、青少年應(yīng)對策略及其與青少年社會適應(yīng)的關(guān)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1):37-43.

      [30] 梁麗嬋,邊玉芳,陳欣銀,等.父母沖突的穩(wěn)定性及對初中生心理健康影響的時間效應(yīng):一個追蹤研究[J].心理科學(xué),2015,38(1):27-34.

      [31] Yanhua L I,Youjie Z,Haining H,et al.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social anxiety: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al security[J].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7(9):1403-1407.

      [32] Underwood M K,Beron K J,Gentsch J K,et al. Family correlates of childrens social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with peers:negative interparental conflict strategies and parenting styl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8,32(6):549-562.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張國憲

      猜你喜歡
      社交焦慮
      大學(xué)生自卑感在社交焦慮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guān)系中的中介作用
      “全面二胎”下同胞競爭效應(yīng)及家庭教育應(yīng)對的研究
      大學(xué)生心理彈性與社交焦慮的關(guān)系研究
      撥開情緒的陰霾
      日語專業(yè)學(xué)生社交焦慮心理淺析及對策
      團體性體育活動對改善大學(xué)新生社交焦慮的實驗研究
      農(nóng)村初中生人際信任與社交焦慮相關(guān)研究
      亞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31:26
      小學(xué)生人際信任與社交焦慮的關(guān)系研究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21:21:05
      發(fā)病6個月以上性早熟女童與在校女童社交焦慮及抑郁情緒差異研究
      消極完美主義對社交焦慮的影響: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自尊的中介作用
      淳化县| 桦川县| 阿克陶县| 白河县| 承德市| 锡林郭勒盟| 鄄城县| 泌阳县| 呼伦贝尔市| 万盛区| 盈江县| 永德县| 云龙县| 万宁市| 渭源县| 凤翔县| 钦州市| 保靖县| 昌乐县| 九江市| 黑水县| 沈丘县| 瓦房店市| 涪陵区| 红桥区| 吉隆县| 湖口县| 肃宁县| 梁平县| 绵阳市| 南丰县| 昌江| 陆川县| 安庆市| 临猗县| 共和县| 桂平市| 昌都县| 图们市| 广元市|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