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農武
摘要: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要求語文教育向著素質教育發(fā)展,特別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較小,接觸社會少,適合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所以,教師需要通過有效將德育教學融入的語文教學來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學
一、 德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凸顯語文學科人文價值
小學階段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重點培育道德品行才能夠讓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小學語文不僅有工具性質,也具有較強的人文性質,通過對課文當中的內容進行仔細閱讀能夠有效的滲透道德素養(yǎng)。所以,教師當前要重視將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有效融合,以德育人,提高教學效果。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學科的人文價值極高,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通過學習語文,掌握基本的拼音和漢字語法的構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奠定其他學科的基礎。除了工具性能外,通過語文學科的人文價值,增強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更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地融入德育內容能夠讓教師與學生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更好的按照當前新課改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符合當前學生素質發(fā)展的要求。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小學語文課堂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將德育內容有效的融入語文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綜合品質,讓學生在小學階段了解什么才是正確的,什么是不正確的。我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包含了諸多的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精神,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通過形成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品格結合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教育內涵,才能夠提高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積累寶貴的素材,閱讀語文課文當中的古典詩詞,洋溢著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大無畏精神,學生在學習時有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形成自己的對世界的看法,通過對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學習,更好的融入當前的語文課堂。
(三)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信息時代下,小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斷增加,在不同的價值觀念并存的形勢下,一些錯誤觀念容易對當前小學生產生負面影響。教師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指導者,必須要及時糾正,正確領導,避免學生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不良習慣,從而影響以后的健康成長。所以,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加強教學和德育之間契合點的連接,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德育優(yōu)勢,特別在一些課文內要積極找到德育理念。例如:《誠實與信任》、《我不能失信》以及《為人民服務》等課文都是非常好的德育素材,教師在相關課程進行時,需要讓學生深深的感受到課文當中內涵的道德素養(yǎng),幫助學生成為身心健康,品德優(yōu)良的優(yōu)秀人才。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融入德育教學的方法
(一)營造寬松溫馨的教學氛圍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導,這樣會導致小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比較遠,很難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和交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有效地滲透德育教育,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交流,才能真正體現(xiàn)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當前教師要營造更加寬松、溫馨、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當中進行學習,加強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次數(shù)和頻率,這樣教師才能夠了解學生當前存在的問題,對一些具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及時糾正。在與學生進行零距離溝通時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并且通過深入的解讀課文內容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更好的掌握課本當中存在的道德教育內容,讓學生體會教學中的道德情感。例如在學習《革命烈士詩二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多講解在革命年代艱苦奮斗的故事,講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讓我們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報效國家。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對于語文教材來說,內容比較龐雜,一些課文特別適合用作德育教育,所以在教師備課的過程中,要將一些適合進行德育教育的課文內容進行綜合講解。例如在學習《我不能失信》一課過程中,教師要將課文中的故事深入地講述給學生,讓學生挖掘教材的實質,找到課文當中所蘊含的德育理念,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德育教學的存在。所以,作為教師需要在課前仔細鉆研教材,將德育教育知識貫穿于課堂當中,在課程結束之后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提問:如何成為一個守信的人?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守信的行為?也可以讓學生給大家講解在生活中常見的守信小故事,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作為教師也應該帶頭作為一個守信的人,這樣也才能夠為學生做好榜樣,這種例子在語文課文當中還有很多,只要教師善于挖掘教材信息,就能找到很多德育教育素材。
(三)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
小學生階段,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對周邊的事物好奇心較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因其他事務出現(xiàn)“溜號”的行為,教師需要通過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語文學習當中。所以,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要營造良好的德育教學環(huán)境,通過課外活動,不僅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有效的熏陶學生的思想。在進行德育活動組織時,要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按照語文學習的要求進行有意識的模仿,在課外活動時也要選擇良好的榜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愛國主義情感。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織朗誦會和演講會,讓學生自己選擇課文進行朗誦演講,學生之間進行投票和評比,通過聽、說、讀、寫等各種活潑的教學活動,更能夠將語文能力練習和品德培養(yǎng)有機結合,提高教學有效性。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當中,教師通過利用課本的教學內容,不斷加強德育教育理念的滲透,以學生為主體,合理的將德育教學有效的融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運用這種綜合的教學方式才能發(fā)揮德育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高天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學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6):129-130.
[2]王棟.淺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德育的途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6):147-148.
[3]莫桂英.把德育切實融入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J].當代家庭教育,2021(07):167-168.
[4]楊倩.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2):8.
[5]劉浩,盧軍.將德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基礎教育研究,2020(2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