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瓊
摘要:美術教育是高校中比較重要的課程,為了充分實現高校美術教學的科學化與全面化,使高校美術可以達到理想教學效果,需要向民間美術汲取精華。民間美術富有獨特性與藝術性,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高校美術教學中有比較高的地位,具備很高的教學價值。為宣揚民間美術,提升高校美術教育質量,讓更多人意識到民間美術的魅力,需要探索民間美術的史跡,并構建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應用方法,本文對此展開了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民間美術;理論教學;史跡探蹤;重構
長期以來,我國廣大勞動人民通過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總結探索,形成了一個有規(guī)模與體系的民族民間美術,是人民為了滿足自身審美追求而創(chuàng)造的,我國的民族民間美術歷史蹤跡非常悠久古老,并且有極燦爛豐富的表達形式與博大精深的藝術內容。民族民間美術的形成是經過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我國不同的地域中的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的審美智慧。民族民間美術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物化形態(tài),長期以來凝聚了我國廣大勞動者的智慧與精神,創(chuàng)造了無數的內涵哲理,也通過民間美術的藝術表達出了人民群眾追求美好幸福,積極生活的個性。
一、探索我國民間美術的歷史蹤跡
民間美術是民眾階層基于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民間美術來源自依托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從而延展出來的風俗觀與價值觀。民間美術可以分為祭祀類、娛教類、裝飾類、穿戴類、起居類、生產類、用品類??梢娒耖g美術廣泛存在于社會中,并且有眾多表現形式,
民間美術與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民間美術處于藝術與生產,藝術與生活之間,是人民群眾不自覺的藝術成果。民間美術也受到了傳統(tǒng)人們的文化意識和思維方式影響,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與科技思想下產生的人文文化。同時,民間美術也會受到自然經濟體制的限制,具有強烈的社會背景色彩和精神文化的規(guī)律,把藝術創(chuàng)造與生產融合在一起,并且會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中國民間美術始終會遵循民間社會的視知覺基礎,并且有中華民族千百年的文化習慣方式,真實地構建出大自然中的心靈和情感的狀態(tài),是文化傳統(tǒng)和審美理想的積淀產物。
在80年代,民間美術研究開始進入了理論建設的時期。不斷涌現出民間美術現象,開始陸續(xù)成立了美術的學術團體、研究所、專業(yè)博物館等等。1988年我國首次提出了民藝學科的建設問題,明確出學科的構成。1996年民間美術嘗試構架起一個獨立的學科,我國民間美術研究已經步入高潮階段,產生很多有代表性的著述。
二、對民間美術理論教學的重構思路
1. 補充教學資源
目前,由于我國高校美術教學的資源并不豐富,教學質量并不能達到高標準,很多學生對美術的理解不到位。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結合進民間美術能有效補充教學資源。美術教師可以自行收集民間藝術的資源,利用互聯網積極收集民間美術相關的作品,提煉出民間美術的精華。確保教師重視民間美術,學校可以舉辦講座和培訓,讓更多教師學習民間美術。
2. 轉變教學的形式
由于高校美術教學形式很單一,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并不熱情。所以應當轉變現有的教學形式,在教育中融入民間美術,增強美術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多彩性,取代當前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與形式。教師需要踴躍組織學生們積極參與鑒別欣賞會與交流討論會中,互相分享自己對民間美術的學習心得。鑒賞美術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到民間美術的魅力與意義,提高廣大學生的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更加深刻的感悟。
3.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構建高校中的民間美術教育體系,不斷創(chuàng)新美術教育的觀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美術作品鑒賞文化??梢杂嘘P的課件和主題文化課,將民間美術和課堂美術有機結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民間美術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民間美術的深遠意義。鼓勵對民間美術展開創(chuàng)新,自由參與到創(chuàng)作活動中。
4. 多角度學習民間美術
在高校美術教學中,除了教師鼓勵學生鑒賞民間美術作品,還可以讓學生自行臨摹,從民間美術中找到更多的靈感,借鑒優(yōu)秀藝術從而展開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更有特色的美術作品。學生通過民間美術作品可以了解到我國歷史文化的變遷,感受到時代的更迭,在此過程中,會融入更多自身的思考。民間美術并不是單一的,而是需要用多種眼光去看待,在建筑、物理、化學等領域都有其存在,基于此,同學們能更好地學習各個科目,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將多個學科與民間美術結合,加深學生對美術的理解與感悟,讓學生有更豐富的課外知識,更好的思維方式。
5.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在構建高校美術教育體系時,結合民間美術的民族文化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可以加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避免部分學生對我國民間文化忽視,反而重視西方文化。失去民族文化認同感會導致大學生的思想跑偏,審美偏差,不利于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偉大傳承。將民間美術與高校美術教育重新構建,確保高校中的教學內容更豐富,學生充分學習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學生會對文化更認同,更符合愛國主義情懷。
結語:
綜上所述,將民間美術藝術融入到高校美術教育當中會帶來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與教育意義,可以讓我國高校美術教育得到比較系統(tǒng)化的美術教學,并不斷通過不斷探索規(guī)范化的教育模式發(fā)揚我國的文化結晶,傳播美術藝術的高雅情操,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校園中合理發(fā)揚民間美術,不僅能將教學質量提升,還可以將學生素質提升,最大程度激發(fā)出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激情。另外,也可以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所以,對民族民間美術的歷史蹤跡進行探索與重構,有利于建設更加先進的特色文化,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 張西昌. 民間美術理論教學的史跡探蹤及重構——以西安美術學院為例[J]. 美術觀察,2021(7):77-78.
[2] 張玥.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藝術設計理論教學中的應用——以中國民間美術史課程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2018(14):159-160.
[3] 王陽. 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民間美術課程教學拓展探究[J]. 美術教育研究,2020(7):142-143.
[4] 袁晶晶. 論民間美術資源在美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參花,2020(6):136.
[5] 張津瑋. 美術教育中民間剪紙藝術教學的重要性[J]. 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20(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