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輝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終身的教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敖煺叱啵吆凇?,所以說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孩子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關(guān)鍵詞:農(nóng)村學校;家庭教育;學生成長
家庭,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結(jié)構(gòu)單位,家庭的一個重要職能—一是人類得以延續(xù)的唯一生產(chǎn)場所。因此,家庭質(zhì)量的好壞,也就直接反映出人類社會生存質(zhì)量的高低。事實上,每一個家庭在撫育他們的后代時,都付出了巨大的艱辛,他們的良好愿望是:讓自己的下代成人、成才。本學期以來,我分別接待了十幾位由于迷戀游戲機、網(wǎng)吧而經(jīng)常逃學的學生家長,他們中大多數(shù)是孩子的母親,還有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面對這些不成器的孩子,他們一個個都表現(xiàn)出無可奈何的樣子,有的甚至氣得泣不成聲,其中有一位父親當著眾人的面狠狠地揍了自己的兒子,嘴里還不停地說:“真是恨鐵不成鋼!”和這些家長的多次接觸和談心,他們管教孩子的方法確實讓我感觸頗深。我不禁要問:這難道都是孩子的錯嗎?難道鋼鐵真是“恨”出來的嗎?時代發(fā)展到今天,我們不少家長卻仍然信奉早已過時的“棍棒出孝子”的教子方法,這實在是令人擔憂。我在調(diào)查了解中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家庭中對子女的教育大致有以下三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
一、只看結(jié)果,不問過程
即只注重孩子每次考試的分數(shù),從不過問孩子平時的學習,一旦孩子的考試分數(shù)下降,家長不是男子單打,就是混合雙打,弄得這些貪玩的孩子會經(jīng)常在分數(shù)上作假,這部分孩子出于家長的高壓、專制和棍棒,使他們逐漸形成了自卑、逆反、壓抑、過分孤僻和對他人充滿敵意的心理,也就會慢慢對家庭產(chǎn)生離心力,此時的孩子也極容易受壞人引誘而步入歧途。因為沒有父母的愛,沒有家庭溫暖的教育,可能就是一種失敗的教育。
二、金錢萬能,有求必應
一些家長除了平時滿足孩子每周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零花錢的要求外,還設(shè)立一種所謂的激勵機制,即成績每上升一分,就獎給孩子多少錢,這樣,就使孩子千方百計地從父母那里撈錢。有說假話的,有偷改試卷分數(shù)的,有拿別人試卷冒充的等,真是無所不為,而家長只要看到孩子的高分,就會喜滋滋地掏錢。這些孩子的家長一方面“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另一方面對孩子盲目的溺愛,導致了這些孩子心理及其脆弱。他們小小年紀就貪圖享受、自私自利,養(yǎng)成了處處以自己為中心,缺乏責任感,社交協(xié)調(diào)能力差等壞毛病。還有的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孩子不缺錢花,就會好好學習。諸多事實證明,孩子手里有了錢,不但不會好好學習,反而會學不好。細想起來,家長們的這種想當然的智力投資,不正好使“金錢萬能”的錯誤觀念在孩子心靈深處逐漸形成嗎?農(nóng)村現(xiàn)在是比以前富了,農(nóng)民的腰包也鼓了,然而,我們再富,也不能這樣富孩子呀!我曾因一個孩子花錢大手大腳,進而偷東西而去他家家訪。這位孩子的母親并沒有因為孩子的老師的家訪而離開自己的小吃攤。而是一邊賣東西一邊說:“是不是我家孩子又犯錯誤了?晚上回家我好好收拾他就是了?!甭犓@話,好像我來家訪還不對了。孩子在一邊拿著手機玩游戲,連我看一眼都沒有。
三、留守家庭,隔代撫育
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還有一些因種種原因而殘缺的家庭,他們的孩子也只好由孩子的爺爺奶奶代管,或交給外公外婆照看,有的甚至無人照看。這部分家庭的孩子其違紀率極高。這些孩子由于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只管孩子吃好、穿好,不問孩子是否學好),父母鞭長莫及,所以,他們無所顧忌,經(jīng)常出入游戲廳、網(wǎng)吧,有的孩子還抽煙、喝酒、賭錢,逃課也是家常便飯。甚至以強欺弱,勒素同學的錢財。對這些,他們的家長卻全然不知。
諸如上述這些教子現(xiàn)狀,我想,可能在幾年內(nèi),或許十幾年內(nèi)都是很難有所改觀的。因為出現(xiàn)如此狀況的家長們,其文化水平都是很低的,有的至今還是文盲。像這樣的家長,他們在完成對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經(jīng)濟建設(shè)這兩大任務(wù)時總是容易本末倒置。他們生怕自家的樓房沒有別人的高,家中的擺設(shè)比別人簡陋,卻忽視了對下一代的教育。他們偶爾的那種對子女的極其簡單的施愛方式卻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大相徑庭。事實上,其子女對這種愛也并不領(lǐng)情。這就是愚昧和無知之所以在這些家庭繼續(xù)繁衍的根本原因。許多事實表明,家庭不良環(huán)境往往是一些未成年人走上邪路的最初原因。家庭是未成年人活動時間最長,受思想影響最深,聯(lián)系最緊密的地方。近年來,家庭失和、失教、失德、失才等“四失”家庭逐漸增多,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當然,對未成年人的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齊抓共管,這是一條完整的教育鏈,缺少任何一方都可能導致未成年人誤入歧路。在
我所接觸的這十來個所謂“不成鋼”的孩子中,除了一人有智力障礙外,其余的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在他們的身上有著明顯的閃光點。如有的很懂禮貌,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在小學時還是三好學生等。一旦這些孩子得不到及時而正確的引導,他們最終會走上輟學之路,涌入社會盲流的行列,成為社會中的不安定因素。雖然這些因素不會妨礙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文明,但其負面影響也不可小視。
因此,教育和培養(yǎng)好下一代,特別是廣大農(nóng)村的下一代尤為重要。此項重任如果光靠學校一方育面來承擔,也顯得太沉重了。就教師的言行能力而言,是是以遠遠不能奏效的。
在此呼吁廣大的學生家長,在你們搞好家庭經(jīng)濟的同時,千萬不可忽略教育和培養(yǎng)好你們的子女,這是每一個家長都不可推卸的責任和必須完成的義務(wù)。因為,這是一項事關(guān)家庭的興衰,國家未來的重大工程。希望家長們能夠明白:鋼鐵絕不是恨出來的,真正的鋼鐵是在烈火中錘煉出來的。要使你們的孩子成為真正的非掃“鋼鐵”,那么,你們和老師同樣都是錘煉這塊鋼鐵的工人,任何一方都不可玩忽職守,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也不可小視。因此,教育和培養(yǎng)好下一代,尤其是廣大農(nóng)的下一代是何等的重要。此項重任如果光靠學校一方面來承擔,也顯得太沉重了。就教師的言行能力而言,也是遠遠不能奏效的。
參考文獻:
[1]邊巴.關(guān)于新時期中學生德育教育的探討[M],《新課程·上旬》2014(5):11
[2]雷夢文.[淺談中學生德育教育[M],《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16
[3]何衛(wèi)紅.中學生德育教育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M],《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