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彥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著語言的魅力,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激勵,起到怡心益智的作用。而隨著閱讀的積累和情感體驗的加深,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也會得到提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無須贅言。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閱讀現(xiàn)狀,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特對我校四、五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對象洪江區(qū)幸福路完全小學校四、五年級各兩個班的學生。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查的設計和實施
本次問卷涉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與動機、課外閱讀量與時間、課外閱讀內容與來源、課外閱讀習慣和課外閱讀氛圍這五個方面。共計分發(fā)問卷 180 份,回收率是 100%,回收的有效問卷有 172份,有效回收率是 95.5%。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查的結果分析
1.課外閱讀的興趣較高
如表2-1所示,對課外閱讀表示“非常喜歡”和“比較喜歡”的學生共占到79.07%。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該學段的小學生對課外閱讀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對課外閱讀是抱有積極態(tài)度的。但不能忽視的是,還有20.93%的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并不高。
2.課外閱讀時間不足
結合該校情況,從上表的統(tǒng)計結果可知,每天課外閱讀時間只在20分鐘以內的學生有19.77%;保持在20-40分鐘的有54.65%,占到總數(shù)的一半;16.28%的學生保持在40-60分鐘,只有9.3%的學生能保持在1小時以上。從這里可以看出,中高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并不充足。
3.課外閱讀面較窄
從調查結果看出,喜愛文學、故事類和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的學生較多,大多數(shù)學生對名著類和科普類圖書的閱讀興趣相對較少,且只有少數(shù)學生喜歡讀教輔類書籍。
三、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辨別能力和意志力較弱
在選擇課外讀物方面,大多數(shù)學生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老師推薦”這兩方面來選擇的,且主要是由學生根據(jù)自己閱讀喜好來選擇的,部分來自于教師的推薦書目,還有一些同學是受同伴影響。
(二)教師指導方法不恰當
據(jù)了解,多數(shù)教師每天會布置課外閱讀任務,如規(guī)定孩子們回家閱讀指定書目半小時,并由家長簽字;摘抄書中好詞好句,第二天檢查;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讀后感。雖然起到督促作用,但以完成任務的形式去進行課外閱讀,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三)家長參與度不高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文化修養(yǎng)和自身素質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產生重要影響。
“家庭親子閱讀”正是發(fā)揮家長示范作用的重要時刻,這個過程中會帶動孩子參與閱讀、享受閱讀,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課外閱讀活動中來。“身教勝于言傳”,若家長在家不閱讀或很少閱讀,沒有發(fā)揮表率作用,就很難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自覺閱讀課外書的習慣。
四、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建議
(一)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主動性
1.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閱讀喜好,教師除了根據(jù)教材的推薦書目或者課文的拓展知識給學生推薦書目,更要了解學生的閱讀喜好,并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目,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慢慢地,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后,可推薦其他類型的書籍,涉及類型不只是文學名著或童話故事類,還可以推薦詩歌散文作品以及科普類讀物,從而擴大學生閱讀面。
2.保證充足的閱讀時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渴望有充足的自主閱讀時間。作為指導者、幫助者,教師要多給學生讀書思考的時間,多給學生探究新知的時間。因此,要適當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多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要保證學校固定的閱讀時間都能用來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二)科學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1.指導學生做出合理的閱讀計劃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計劃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習慣是慢慢養(yǎng)成的,一開始可以不用每天做,以一周為單位,指導學生主要從閱讀量安排、閱讀時間的分配等方面來做計劃,并關注學生閱讀計劃的實施進度,讓學生認識到做了計劃還要一步一步去實踐好。每次定下一個小目標并完成它,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養(yǎng)成習慣。
2.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如果只閱讀而不思考所讀的內容,即使讀萬卷書,也是“事倍功半”。在課外閱讀中,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完成對字詞等簡單內容的理解,更多的應是引導學生將閱讀過程中讀不懂、理解不透的部分標識出來,先獨立思考,記下自己此時的想法和感受,再與老師、同伴進行合作探究、相互交流。
(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1.家校合作
教師要發(fā)動家長積極參與到班級讀書活動中來,并倡導家長在家多閱讀,多陪伴孩子進行“家庭親子閱讀”;家長在家要發(fā)揮其督促作用和示范作用,多與孩子進行閱讀交流和討論。還可以定期組織家長學?;顒樱M行家校交流,不僅可以分享指導孩子課外閱讀的方法,也方便與家長溝通孩子的課外閱讀情況。
2.閱讀活動多樣化
要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開展朗讀競賽、詩詞接龍、講故事比賽等活動,學生能在這些活動中把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的知識運用上;可以與美術創(chuàng)作相融合,通過制作閱讀書簽、好書推薦卡、思維導圖和詩文配畫等方式,來記錄、展示自己的課外閱讀內容及收獲成果。此外,教師也可以多為孩子朗讀,讓孩子體會文字和語言的魅力。
(四)完善課外閱讀評價機制
課外閱讀的情況記錄應納入考核學生的一項重要指標當中。由家長或學生自己定期記錄課外閱讀情況,包括閱讀計劃、閱讀內容、閱讀感受等。教師可以通過這些記錄以及學生的習作情況、閱讀交流參與情況,了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感受、體驗以及理解和把握能力,并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地評價學生,讓評價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王晨. 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以F市2所小學為例[D]. 曲阜:曲阜師范大學, 2016:1-2.
[2] 劉樺洋,張相樂. 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4,37(10):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