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東興
紫砂以泥為坯,以木石為媒,成于水火,兼蘊五行。小小茗器,承載大道,溯歷史而下,與璀璨的中華文明并行至今,修身立世的玄妙,禪茶一味的機鋒,盡在其中。
歲月流轉(zhuǎn),紫砂的好總是在與時光的耳鬢廝磨中顯現(xiàn)出來。一把壺,就是一段生活。因為生活和感悟的介入,紫砂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件物品;制作紫砂壺,也不僅僅是泥料、工具與技法的參與,而是包含著一段生命的歷程和一分人生的體悟,是歷經(jīng)思考之后一種全新的物質(zhì)沉淀。
于我而言,一次次對紫砂的嘗試與注解,都讓我得到喜悅的力量。一次挑戰(zhàn)的結束,也意味著另一次挑戰(zhàn)沖鋒的開始。好的紫砂藝術作品,既要有大開大合的疏朗,亦應具備小情小景的甜醇。每一把壺都有自己的個性,方圓各式,新舊款型,都有欣賞它的人。有的可透露出作者興之所至的文人性情,有的則能彰顯出藝人神思妙想的匠心獨運??v覽我創(chuàng)作的大小作品,其造型既清逸也古拙,其泥色既潤澤也溫厚,其線條曲直有致,靈動、大氣之間似乎觸手生溫。無數(shù)個日夜,心頭的創(chuàng)作沖動猶如不止不息的潮水,激蕩出了一件又一件誠意滿滿的照心之作。
《四方漢鐸》 盛東興/作
《四方切角》 盛東興/作
在方器制作中,四方造型可謂是最經(jīng)典的一類。利落的直線橫線是輪廓分明的保障,柔美的曲線細線又能為整齊增添不少藝術氣息,方中亦求變,剛?cè)峋喾Q。常見的方器在壺身與壺蓋銜接的角落處理上往往用純粹的直角來表現(xiàn)剛勁之美,但此種處理方式過于常見,不免缺乏了些許趣味。切角,卻讓整壺迸發(fā)出別樣的藝術風味。這件《四方切角》便是最為直觀的證明。此壺自壺鈕至圈足,從上到下用八根線條將壺身分為八個塊面。蓋、鈕、把巧妙延續(xù),將穩(wěn)重與靈巧平衡得剛剛好。
《四方漢鐸》的創(chuàng)作靈感則來源于方圓相濟這一中華民族的古老哲學觀念。此壺壺蓋平嵌,與壺融為一體。壺鈕似樂器“鐸”上的短柄。中設圓環(huán),上窄下寬,隱隱襯托出氣勢。寬圓環(huán)把,盡顯禮樂端肅之感,古樸文雅。以樂器之形制飲茶之器,實是風雅之舉,又是古樸莊重之極。執(zhí)此壺在手,可遙想天地,思接千載。
見慣了方器的四數(shù)之美,三數(shù)之奇卻并不多見。此件《清趣》身桶呈三角狀,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清代嘉道年間出現(xiàn)的壺型。三角壺之難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平面面積大,要做到挺括很難;三面銜接,要做到過渡自然很難;燒造成型,要做到一次不塌不漏更難。因諸多不易,后人非技巧嫻熟者便少有嘗試。整器奇巧中透著若隱若現(xiàn)的清雅之姿,置于茶臺之上,為整室增添不少高潔氣韻。
我對于紫砂,沒有門戶之見,一向抱著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看待紫砂之外的藝術,也從始至終抱著盡心學習、廣泛結交的初心。見過各行各業(yè)很多優(yōu)秀的人,感嘆他們各自不凡的業(yè)績?;氐蕉∩?,我還是虔誠地繼續(xù)努力,讓自己在紫砂這片凈土中留下更多有價值的作品,在藝苑中留下更鮮明的一抹痕跡。
《清趣》 盛東興/作
《四方神韻》 盛東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