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洪
《七律·長征》(統(tǒng)編語文六年級上冊)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即將勝利時寫下的一首詩。全詩生動地介紹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贊頌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讀出磅礴的氣勢;并能抓住關鍵詞句概括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教學難點是讓學生領悟詩句中表達的情感。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關鍵字詞的意思,注意通過語調(diào)、韻律、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同時通過對詩句意思的理解,體會中國工農(nóng)紅軍戰(zhàn)勝種種艱難險阻,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解詩題,知詩人,解背景
1.揭示課題。同學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我們就會想到:新中國的建立,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在新中國建立的革命歷程中,有一次偉大的壯舉,那就是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那么,你們了解長征嗎?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學習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毛澤東主席在紅軍長征即將勝利時寫下的《七律·長征》這首氣魄宏偉的詩篇。(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講解“七律”?!镀呗伞らL征》這是一首七言詩。所謂的七言詩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個字,一共有八句話,就是七律。七律詩中間四句詩兩兩相對應,而且朗讀的時候還有和諧的韻律與鮮明的節(jié)奏。
3.介紹毛澤東。出示毛澤東的簡介,學生齊讀。
4.觀看地圖。出示中央紅軍的長征路線圖,引導學生看清中央紅軍的長征的起點和終點,教師介紹當時的歷史背景。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詩人毛澤東,了解紅軍長征的歷史背景,為學習《七律·長征》進行鋪墊。
二、讀詩詞,畫詞語,明詩意
1.初讀詩歌,感知內(nèi)容。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詩歌,畫出關鍵詞。想一想:詩中的哪個字哪個詞哪句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2.交流互動,完成填空。學生交流自己讀《七律·長征》的感受,然后完成填空:當我讀到(? )時,我仿佛看到了(? ),感受到了(? )。
3.再讀詩歌,思考問題?!镀呗伞らL征》全詩僅有56個字,但卻向我們展示了紅軍長征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現(xiàn)在讓我們再讀讀詩句,并思考問題:詩中描寫了紅軍在長征途中都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紅軍戰(zhàn)士面對艱難險阻表現(xiàn)出了怎樣的壯志豪情?(教師引導學生交流)
4.逐句理解,明白詩意。
(1)出示: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①這兩句詩句概括了全詩的主要內(nèi)容——也就是中心句,請用筆把它畫出來。(板書:遠征難)②理解“萬水千山”“只等閑”。誰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③指導朗讀。讀第一句詩時語氣要堅決,充滿信心;讀第二句詩時后面要輕讀,讀出當作平常事的平淡語氣。
(2)出示: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①“五嶺”是指哪幾座山?“烏蒙”是什么樣的山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邊板書邊畫圖進行講解)②在紅軍眼里,這逶迤的五嶺怎么變成了翻騰的細浪了呢?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怎么也變成了滾動的小小泥丸了呢?(引導學生抓住“不怕”“只等閑”關鍵詞進行理解)③發(fā)揮想象。難道紅軍在翻越這些山的時候真的如同他們說的那么容易嗎?請你想象一下:紅軍在翻越這些山的時候會遇到什么困難呢?(紅軍就靠著自己的雙腳,穿越了峰巒起伏的五嶺,跨過了這巍峨高大、山勢陡峭的烏蒙山,多少艱難險阻,在紅軍的眼中,什么都算不上?。軒е惺茏x一讀這兩句詩,想一想: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紅軍不怕艱難險阻的?
(3)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①觀看紅軍巧渡金沙江的視頻。這就是金沙江,你們知道紅軍是怎樣渡過金沙江的嗎?(長征途中紅軍和敵人斗智斗勇,有巧奪也有惡戰(zhàn),巧渡金沙江是智取,而過大渡河則是惡戰(zhàn),多少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滾滾的大渡河中)②說一說:“暖”字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引導學生進行理解)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詩。
(4)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①“更喜”是喜什么?為什么是“盡開顏”呢?(觀看雪山視頻,體會紅軍以苦為樂的精神)②指導朗讀。克服了重重困難,勝利就在眼前,這一切怎么不令紅軍欣喜若狂、興奮不已呢?讓我們把紅軍的這種勝利之喜、這種萬丈豪情通過聲音讀出來吧?。▽W生齊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逐字逐句逐詞理解詩意,在賞讀詩歌中領略詩歌的意境,感受紅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三、巧想象,悟精神,顯氣概
1.引導想象。紅軍長征還會遇到了哪些困難呢?請你和同桌同學交流一下課前你了解到的和聽到過的紅軍長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2.回答問題。學生再讀《七律·長征》。想一想: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路上遇到的這些困難在這首詩中可以用哪個詞語來表達?(遠征難)面對這些困難,紅軍戰(zhàn)士的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他們不僅不怕這些困難,還把這“萬水千山”看作了什么?(只等閑)讓我們帶著把困難當作平常事的氣概把《七律·長征》再讀一次。(全班齊讀《七律·長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想象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路上遇到的困難以及紅軍戰(zhàn)士對待困難的態(tài)度,有效地滲透長征精神,讓學生讀出感情,讀出紅軍戰(zhàn)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四、誦詩魂,巧拓展,激情感
1.聽歌曲。播放歌曲《七律·長征》,烘托氣氛,激發(fā)情感。
2.誦詩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七律·長征》。
3.說詩意。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七律·長征》的詩意。
4.巧拓展。毛澤東主席在紅軍長征路上還寫了一些詩,請同學們課后去讀一讀,去感受革命前輩大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氣概。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誦讀《七律·長征》,并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進一步感受革命前輩大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