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耀國
什么是當前制約少先隊工作的主要問題?共青團中央負責人明確指出,黨中央《意見》強調(diào)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是指那些“當前制約少先隊工作和建設、制約少先隊政治功能發(fā)揮的重點問題”。這啟示我們,解決突出問題的聚焦點,是凸顯少先隊的政治屬性,發(fā)揮少先隊政治功能,堅持培養(yǎng)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的根本任務,“使少先隊作為黨領導的少年兒童群團組織的特點更加鮮明”。而少先隊員光榮感不強、少先隊組織獨特育人作用發(fā)揮不夠充分、部分基層組織黨的領導有待加強,是當前需要突出解決的三大重點問題。
少先隊處于黨、團、隊政治培養(yǎng)鏈條的戰(zhàn)略性、基礎性、源頭性地位,進行黨、團、隊相銜接的教育,是少先隊組織最基本的教育任務。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其實質(zhì)就是少先隊員對隊、對團和對黨的認同感,培養(yǎng)和激發(fā)的是對黨的熱愛、擁護和追隨的感情和志向。培養(yǎng)少先隊員的光榮感是少先隊政治教育的起點。
《意見》將“堅持把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作為工作主線”作為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重要原則之一,強調(diào)“在全童入隊基礎上,充分體現(xiàn)少先隊組織的先進性,著眼黨、團、隊特殊政治關系,完善政治培養(yǎng)鏈條,構(gòu)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引導少先隊員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這提示我們要準確把握少先隊組織教育的特征、性質(zhì)與任務,同時也告訴我們: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一是要著眼于黨、團、隊相銜接的高度,二是指明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是貫穿整個隊齡期要致力解決的問題,需要久久為功。
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前提是規(guī)范建設少先隊組織 我們要有少先隊組織建設的“大組織觀”,努力創(chuàng)新少先隊的組織形態(tài)——夯實校內(nèi)、拓展校外,強化組織基礎;立足線下、進軍線上,推動融合發(fā)展。我們貫徹《意見》第七條要求,鞏固拓展少先隊組織體系。一是要強化學校組織基礎,在中小學校全面規(guī)范建立少先隊大隊、中隊、小隊組織,補齊中學少先隊組織建設短板,加強民辦學校少先隊組織建設和工作。二是要加強區(qū)域化隊建,拓展校外少先隊組織,在社區(qū)、農(nóng)村、青少年宮等校外場所建立少工委、大隊或中隊,在少先隊員集中的活動場所加強組織和工作覆蓋,不斷拓寬少先隊組織動員少先隊員的渠道。
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基礎是創(chuàng)建少先隊的優(yōu)秀隊集體 要在少先隊組織建設中,凸顯政治要求,強化《意見》提出的新時代少先隊組織建設的目標,著力打造政治鮮明、思想先進、團結(jié)友愛、活潑向上的新時代少先隊組織。明白“政治鮮明、思想先進”是第一位的要求。
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重要途徑是活躍提升少先隊組織生活 我們要像《意見》第八條要求的那樣,做好隊前教育,堅持全童入隊,實施分批入隊;要強化隊中培育,全面開展“紅領巾獎章”爭章活動;要嚴格推優(yōu)入團,做好團隊銜接——進而完善少先隊組織教育體系,健全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持續(xù)激發(fā)少先隊員光榮感。要建立健全少先隊的“四會一課一日”(大隊會、中隊會、小隊會、隊委會、隊課和主題隊日)的組織生活制度,不斷強化少先隊員組織意識。
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重要手段是少先隊文化的教育與影響 我們要像《意見》第九條要求的那樣,“塑造新時代少先隊組織文化 ”。要使用好、保護好少先隊的標志;規(guī)范使用少先隊禮儀,增強儀式的莊重性、感染力;規(guī)范建立少先隊組織文化陣地;用好隊報隊刊等。
少先隊是什么樣的組織?為什么有了學校還要有少先隊?少先隊組織如何發(fā)揮獨特育人作用?在少先隊改革中如何實現(xiàn)少先隊工作與學校教育特色差異化的發(fā)展目標?這些都是困擾少先隊多年的問題。十多年前全隊開展新時期少先隊根本任務的討論,近年來開展三大時代性課題的大討論,以及剛剛舉行的全國少工委八屆二次全會提出的三個“跟不上”等問題,都在努力解答這些問題。《意見》提出了解答這些問題的指導思想,當下我們要全面理解和貫徹《意見》,切實發(fā)揮少先隊組織獨特育人作用。
少先隊教育有別于學校的普通德育,我們要堅持少先隊是少年兒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學校的組織性質(zhì)定位,堅持少先隊政治性的本質(zhì)屬性,厘清教育內(nèi)容邊界,更加聚焦政治引領。在教育內(nèi)容方面,我們要按照黨中央《意見》對強化少先隊員政治引領的四個重點,扎實有效地開展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少先隊員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 大力培養(yǎng)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情感, 從小培育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道德的萌芽,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少先隊教育中注意針對不同年齡少先隊員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善于解析元素,由淺入深,串珠成鏈,講好“兒童化”政治,教育引導少年兒童聽黨的話、跟黨走。
少先隊作為少年兒童群團組織,有別于學校教育,少先隊要強化以學習隊章為核心內(nèi)容的少先隊組織意識的教育,這是少先隊教育的“本職工作”。
少先隊作為少年兒童組織,其教育方式也應有別于學校。我們要按照《意見》的精神,把“堅持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教育相統(tǒng)一”作為新時代少先隊的工作原則,堅持把實踐育人作為少先隊教育的基本形式。少先隊要全面理解實踐教育的理念,突出教育的時代性要求,讓少先隊教育緊貼偉大時代的偉大實踐生活,帶領少先隊員到廣闊的社會大課堂開展實踐,用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斗爭實踐來提升新時代少先隊教育的時代水平。少先隊不僅要上好隊課、開好隊會,還要積極開展尋訪、研學等實踐活動,要像《意見》要求的那樣,按照不同年齡和學段特點,分層系統(tǒng)開展學工、學農(nóng)、學軍和生產(chǎn)一線崗位體驗、夏冬令營、文化體育、少年科學院、科學普及、志愿服務等豐富生動的實踐活動;著力強化勞動實踐;加強少先隊員國防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深化少年軍校、少年警校建設。讓少先隊在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從組織、內(nèi)容、形式多方面充分發(fā)揮獨特育人作用。
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也必須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一段時間,一些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黨組織對少先隊的領導作用比較薄弱,學校少先隊工作基本只是少先隊輔導員演“獨腳戲”,這也正是少先隊工作難以打開局面的根本原因所在。推進學校等基層單位的少先隊工作,第一位的就是要加強教育部門和學校黨組織對少先隊工作的領導,壓實教育部門和學校黨組織對少先隊工作的領導責任,切實做到黨要管隊、黨要抓隊。
要按照《意見》要求,全面落實基層教育部門和學校黨建帶團建、隊建的責任。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少先隊重要工作的研究協(xié)調(diào)。將少先隊工作納入中小學教育督導評估和黨建工作規(guī)范化建設指標,在黨建考核中作為單列內(nèi)容。
基層學校要按照《意見》要求,“在中小學校全面建立少工委,黨組織書記或政治面貌為黨員的校長擔任少工委主任”,從制度上加強學校黨組織對少先隊工作的領導,這是打通少先隊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所在。學校黨組織負責人任學校少工委主任,要強化黨的少先隊工作者的角色意識,自覺承擔起學校少先隊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將少先隊工作作為自己工作的主責主業(yè)、本職工作,自覺接受上級黨團隊組織的領導,完成其布置的任務,主動向其匯報工作,創(chuàng)造性地做好本校少先隊工作。
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原則、政治品質(zhì)。堅持問題導向,彰顯的是責任意識、進取精神,展示的是積極向上、奮勇向前的工作狀態(tài)。讓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全面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重要文件,推進少先隊深徹變革,書寫出新時代黨的少年兒童事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