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昕
我是一個90后,也是一名教師,一名看起來很年輕的教師。我也是一位“爸爸”,一位能釋放無限正能量,化解學生眼里的寒冰,帶給他們溫暖與希望的“曹爸爸”。
3年前的暑假,我被突然告知新學期要擔任班主任。面對新的任務,我激動又惶恐。掛了電話的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問自己:我能勝任這份工作嗎?那一晚,久久不能睡去。冷靜之余,90后的堅定與倔強告訴我:能!我一定能!
堅定了當好班主任的信念,我問自己:如果我是學生,心目中期待著一位什么樣的班主任?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想讓一位怎樣的班主任去教我的孩子?這樣的換位思考,很快給了我清晰的工作思路。
我開始積極籌備自己班主任工作的第一節(jié)課??截惏嗉壻Y料,分析班級學情,撰寫班級計劃,提前進教室打掃班級衛(wèi)生,用自己不太優(yōu)美的簡筆畫布置迎新板報,甚至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時的自我介紹我都對著空蕩的教室反復排練。
八月底的天氣,帶著酷暑未消的熱情,幾次下來,我早已汗流浹背,嗓子干啞。那一刻,我真想放棄。這時耳畔突然響起我的高三班主任老師的一句話: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當了老師,并且成為了一名班主任。
我想成為像他那樣信奉著自己人生追求的人!于是,我重新抖擻精神,站在講臺上,對著空蕩蕩的教室,再一次微笑著說:“親愛的同學們……”
燈火闌珊,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星星掛滿夜幕,教學樓里亮起的那一盞孤燈。那是教育生涯之初,我親手為自己點亮的希望與責任之燈。
至于后來為什么孩子們叫我“曹爸爸”,也許是因為我為了讓孩子信服于我,故意板起來本來和藹友善的面孔;也許是因為我在中秋月圓之夜為住宿生精心準備的一塊塊月餅;也許是因為我會在每個孩子生日當天精心準備的一點小小的禮物……我深知,只要心中有愛,孩子們是一定可以感知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