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信息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融合發(fā)展

      2021-12-25 00:54:26余娟
      科學與信息化 2021年20期
      關鍵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評估

      余娟

      廣州民航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403

      引言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高校的教學形式也出現(xiàn)了多元化的發(fā)展,信息化技術給教學方式帶來了很多的可能,在高校的教學中如何讓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現(xiàn)代新型教學手段協(xié)調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學探討方向。

      1 傳統(tǒng)教學方式面臨的挑戰(zhàn)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室完成,教學方式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為主,教學內容主要為課本知識,而教學的效果主要是教師通過課后作業(yè)和考核來評估學生的聽課水平和教學效果。

      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對于網絡教學來說優(yōu)勢在于教師能夠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能夠更直觀地看到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地掌握學生的聽課效果,較好地進行課堂反饋,并迅速調整講課速度。整個課堂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是學生知識的來源,而學生所學內容在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方式的優(yōu)劣。

      隨著移動通信設備和電腦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特別是高校的大學生他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豐富,這種改變逐漸打破了學生們單一的知識獲取方式,他們不局限于課堂和書本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他們在網絡上能夠輕松地獲取多方面的信息,但是學生缺乏對信息的正確與否的判斷,很難建立較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這些信息的沖擊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如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如何引導學生獲取正確的信息是傳統(tǒng)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1]。

      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教學內容基本局限在課本知識,而課本內容更新較慢,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別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他們除了要學習傳統(tǒng)的技術,更需要掌握最前沿的技術,如果教學內容的更新不及時會帶來教學效果的不理想,這也是傳統(tǒng)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

      2 信息化教學方式的特點

      信息化教學方式即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一種或多種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用信息化手段將課堂內容變得更生動,讓學生更針對性的學習。

      PPT投影教學是最早期的一種多媒體方式,它讓課本知識能夠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知識不再是單一的表達方式。讓教學過程更清晰生動。是目前普及最廣的一種多媒體教學方式。

      隨著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實時在線溝通成為可能。也讓教與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和學不再需要面對面就可以進行。

      豐富的教學平臺的建立,讓資源共享得到了實現(xiàn)。網絡上各種微課的共享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隨時隨地自主的安排學習內容。

      課堂管理軟件的開發(fā)運用讓教師實現(xiàn)了高效的課堂管理,在線考勤功能的運用,對于大學大班多達100多人的課堂來說,老師考勤也變得更有效,快速。讓老師在有限的45分鐘時間里面,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教學。在線測試功能,讓老師能夠通過實時的測試來反饋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而調整教學進度?;迎h(huán)節(jié),讓更多的學生更高效地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來,也讓老師能夠掌握更多學生的學習情況。

      多形式的教學方式的引入,也是信息化教學方式的一種表現(xiàn)。如翻轉課堂方式的引入,讓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發(fā)生的轉變,將教師定義為課堂的引導者,學生通過資料收集和課堂討論來獲取知識,改變了傳統(tǒng)的學生被動聽的形式。

      信息化的教學方式不斷更新,技術不斷進步,各種信息化軟件不斷更新?lián)Q代,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zhàn),相比以前,學生和老師信息的獲取更加容易,但是容易并不代表學生的學習能力變得更強了,相反學生分辨信息的能力更需要教師來進行正確的引導,讓知識體系更加完整。

      信息化教學不是單純地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各種軟件技術,我們一直強調應該要讓學生自主的學習為主,教師解惑為輔,而信息化的發(fā)展讓這些目標得以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注重的是教和學的角色轉變,如何讓學習和教學更加符合社會的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學的發(fā)展方向。目前正是這兩種方式不斷碰撞的時代,如何更好地將兩者進行融合,讓教和學更加有效,更適合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是目前高職院校需要不斷探索的方向。

      3 融合發(fā)展途徑分析

      新形勢下的教學方式,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學,有針對性地學,結合自己實際去學,因此要將信息化技術融合到教學中,讓教和學的定位更加準確,而為了讓兩者更好地融合首先應當從教學設計源頭就開始進行融合,從標準,內容,教學方式上去改進,再從教師能力和信息化技術兩方面去提升。

      3.1 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

      課程內容的模塊設計需要教學團隊共同參與,可以以課程為單位,由課程負責人來組織課程標準的設置,教師應該由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和青年教師組成,在共同討論的過程中,也是新老教師互相學習的過程,新的思想和經驗教學不斷碰撞的過程,這樣能不斷將課程內容得到優(yōu)化。

      課程的設計首先應從確定課程教學目的開始,課程的內容是由教學目的決定的,在目的的指導下才能更明確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該分不同的層次,比如熟悉,掌握,了解等。教學內容確定后再進行教材的挑選,教材可以依托一本固定的教材,還能用電子教材進行豐富,如案例,實訓視頻等。在教材選取時,要與時俱進,特別是涉及技術類的課程,需要及時更新,跟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而不是一直使用已經跟不上發(fā)展的教材。如沒有合適的教材,應適時編著符合要求的,與行業(yè)密切相關的教材。

      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材等教學基礎確定后,課程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如何將教學過程設計的符合教學對象,讓教學能夠重點突出,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這也是傳統(tǒng)教學與信息化技術融合的關鍵。

      高職院校的教學對象是大學生,他們都具有一定知識儲備的,而且能動性較強。因此在教學的設計中,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答疑解惑的角色,這也是現(xiàn)代教學的體現(xiàn),在大學課堂上體現(xiàn)更明顯,從大量的實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高等教學中,如果僅僅是老師在講臺上教授,學生在聽的模式,學生45分鐘可以獲取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遺忘起來非??臁?/p>

      在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應將教學內容分割成更小單元的教學單元。以模塊的形式設計,一個模塊只包含一個或兩個知識點,這樣讓內容更清晰。在設計環(huán)節(jié)應該符合閉環(huán)評估系統(tǒng)的要求,就是從評估開始,以評估結束的閉環(huán)系統(tǒng)。因此整個模塊圍繞知識點來設計,包括課前的任務發(fā)布,課中的內容展示和課后的效果評估,也就是要在教學開始前先評估學生的知識水平,然后根據不同水平進行多層次的教學設計,這時就需要信息化技術的參與,如問卷系統(tǒng)和互動話題發(fā)布和統(tǒng)計等來掌握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在老師掌握了學生情況后,再進行課程的多樣化設計,可以按模塊設計,如基礎性的課程,可以設計成解決問題的形式,從提出問題開始,讓學生提前通過不同途徑收集資料,來嘗試自己先解決問題,到了課堂,老師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分享,可以是提出在資料收集中遇到哪些難題,也可以是分享收集到的有用資料,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主要是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將自己所想所學展示出來,教師通過傾聽和整合學生的信息,來進行答疑和糾正。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去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掌握知識點。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能夠根據微課視頻不斷調整和改進,最終達到熟練的程度。

      教學實施過程,教師根據課前評估和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課堂的講解,以課程知識點為線,來解答學生的疑問,從而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從解決問題出發(fā)去教學,學生帶著問題來,主動思考,主動參與課堂,這樣的教學過程能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作為大學生,自主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素質。

      教學效果評估,前面提到教學設計應該是閉環(huán)設計,也就是教學設計中,要關注學生在學習中達到的效果來調整教學過程。教學效果評估,也就是評估學生通過教與學的過程有沒有達到教學目的。因此在課程設計中,還要進行效果評估,評估是多層次的,每一節(jié)課要有反饋,每一模塊都有相應的評估機制,可以是傳統(tǒng)的隨堂測試,也可以是學生的自我反饋,評估是主要目的是讓教師能夠調整自己的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課堂設計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2 教師教學能力提升

      信息化教學方式的融入,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對所教學的內容有更深層次的和系統(tǒng)的認識,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很多,進行課前問題解決時他們已經獲得較多的信息,因此在教學中,就要求教師對所教授的內容有一定深度的理解,不再是對知識點的灌輸。

      對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也有了更高的標準,學生在表達完自己的觀點后,要能夠快速整合學生所闡述的觀點,提煉出學生遇到的同樣的問題,并進行重點的講解,每堂課,每個不同的班級教學過程都會有所不同,這就是對教師的高標準的要求。

      除了教學內容和課堂控制能力的要求,還有各種信息化技術的掌握和熟練運用對教師也是一種高要求。因此為了讓信息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融合發(fā)展,教師的能力需要不斷提升,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提升教師的能力。

      一是加強培訓;培訓應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新技術,新知識的培訓,另一個是信息化的技術培訓。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高等院校,他們所培養(yǎng)的學生,是面對社會,面對企業(yè)的,他們所學的知識應該涉及前沿的技術,不能閉門造車,要跟進時代的發(fā)展,最基礎的就是教師必須掌握最新的技術發(fā)展知識;

      二是教學信息化能力競賽;在知識儲備不斷充實的基礎上,還需要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也就是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來。可通過不同層次和不同形式的競賽來提升能力,如公開課的形式,微課比賽,課堂新模式設計競賽等。通過以賽促學,讓更多地教師不斷學習適合的教學方法。

      3.3 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

      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實施依托的是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化技術是網絡化,數字化,可視化的技術,它是集硬件,軟件和資源為一體的技術,硬件是信息化技術實施的基礎,軟件是信息化技術的媒介,而資源是信息化技術的核心。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不是指設備有多先進,而更關注的是在網絡發(fā)展的時代,資源如何更好地共享。軟件是信息化教學的輔助工具,軟件的發(fā)展是基于教師對課堂的設計理念而發(fā)展的。在現(xiàn)代教學中,信息化是工具,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主動地學習,主動并不代表完全的自學,是讓教師能夠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調整教學計劃,教師作為整個教學的引導者,這是傳統(tǒng)教學和現(xiàn)代教學都共通的地方。因此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發(fā)展不是要取代教師的作用,而是輔助教師更好地管理和設計課堂。

      現(xiàn)代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是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從課程設計開始重視學生的知識體系,通過不斷的學習情況反饋來調整教學過程,而信息化技術是一種輔助技術,這種技術是多角度地融入教學過程中。通過視頻圖片等可視化的資源讓知識更加豐富多彩,通過網絡共享資源讓新的技術新的知識能夠更快地進入課堂。通過軟件的運用更高效地管理課堂,更有效地掌握學習情況?,F(xiàn)代化教學的發(fā)展方向是讓教和學更高效,更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

      猜你喜歡
      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評估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高中數學高效教學方式與方法優(yōu)選例談
      學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學教學方式探析
      學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評估依據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學習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最終評估
      世界科學(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
      偏关县| 汶上县| 禹城市| 东海县| 齐河县| 肥乡县| 招远市| 佛冈县| 南投市| 阿克| 新巴尔虎左旗| 伽师县| 六盘水市| 南汇区| 墨玉县| 黔江区| 怀安县| 富顺县| 涟水县| 贵德县| 长沙市| 浦县| 南漳县| 四川省| 浦县| 定远县| 海口市| 鄂温| 长白| 涟源市| 宿迁市| 湖口县| 博客| 东阿县| 荆门市| 雷州市| 平山县| 来安县| 开远市| 嘉禾县| 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