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的問題與目標

      2021-12-28 10:10:12王明麗倪曉豐
      遼寧教育 2021年4期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教學

      王 旭,王明麗,倪曉豐

      (遼寧教育學院,遼寧省工業(yè)和信息科學研究院,遼寧教育學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yè)放在優(yōu)先位置,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此,明確提出“辦好網絡教育”。2018年,教育部印發(fā)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 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fā)展目標。2019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第八項戰(zhàn)略任務便是“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同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門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為促進在線教育健康、規(guī)范、有序發(fā)展提出了要求。遼寧省委省政府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中提出了“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加快推進智慧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構建‘互聯網+教育’支持服務平臺”等重大戰(zhàn)略舉措。全省教育系統(tǒng)深刻領會中央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上來,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戰(zhàn)線落實中央要求的具體行動,以信息化推動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履行使命,攻堅克難,遼寧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的認識與行動

      過去的幾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部署,堅定政治站位,緊扣工作大局,完善制度供給,強化基礎條件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廣泛應用,在提升數字教育資源服務能力與水平、深化教育信息化融合創(chuàng)新等方面積極行動,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注重政策傳導,教育信息化制度效能不斷增強

      近年來,省教育廳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政策傳導,全方位落實教育信息化政策,政策的統(tǒng)籌指導效能不斷增強。2019年,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學校聯網攻堅工作的通知》《遼寧省教育廳關于推進互聯網協(xié)議第六版(IPv6)規(guī)模部署行動計劃的通知》等指導類文件;在信息化治理方面,印發(fā)了《遼寧省教育廳關于調整省教育廳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通知》《遼寧省規(guī)范校外線上培訓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規(guī)范性文件;在網絡安全方面,印發(fā)了《中共遼寧省教育廳黨組關于印發(fā)<教育系統(tǒng)黨委(黨組)網絡安全責任制落實考核評價辦法>的通知》等系列保障性文件,持續(xù)完善管理機制側供給,為加快推進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保障。

      (二)加強基礎建設,“三通兩平臺”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1.“寬帶網絡校校通”水平不斷提高

      2016—2018 年,全省中小學接入寬帶網絡的學校占比分別為56.94%、95%和97.55%,學校網絡覆蓋比率和品質全面提升,為“互聯網+”背景下區(qū)域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提供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夯實了基礎。

      2.“優(yōu)質資源班班通”不斷普及應用

      2016—2018 年,全省中小學多媒體教室配備占比分別為65.83%、92.4%和95.32%,實現了以評促建、引領示范,激發(fā)了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提質升級。

      3.“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繼續(xù)深化應用

      2016—2018 年,全省中小學開通網絡學習空間的教師占比分別為68.85%、87.59%和88.29%;開通網絡學習空間的學生比例分別為41.06%、64.85%和66.53%。學習空間應用范圍逐步擴展,應用質量顯著提升,信息化教育理念和互聯網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

      4.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省級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截至2019 年,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已上傳優(yōu)質課程資源31000 節(jié),“兩級建設、五級應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體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覆蓋全省學生、教師、學校的數據庫,有效支撐了省內部分教育核心業(yè)務的開展,為推進教育“互聯網+政務服務”、優(yōu)化業(yè)務管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決策支持奠定了基礎。

      (三)強化應用導向,全方位在線教學邁出新步伐

      疫情期間,教育系統(tǒng)迎難而上、克難奮進,積極為遼寧各學段居家在線教學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服務,實現了教育教學工作的全覆蓋。開課首日,全省中小學登錄各級平臺訪問量總計1578 萬人次。截至2020 年4 月,職業(yè)院校學生在線學習達306.5 萬人次,本科高校參加在線學習學生近1300 萬人次。在此次戰(zhàn)“疫”過程中,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認真貫徹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各項決策部署,線上教學有序開展,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立足當前,摸清家底,遼寧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實問題

      謀劃未來,需要立足當前、摸清家底、正視差距、尋求突破。概括起來,目前遼寧教育信息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基礎設施普及程度大幅提升,但在全國比較中差距較大

      基礎教育方面,基礎設施排名2016 年是第10位,2017 年上升至第6 位,2018 年降為第14 位;職業(yè)教育方面,2018年,我省職業(yè)院校均部署虛擬仿真實訓系統(tǒng)套數6.74 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7.20 套,排名第17 位;高等教育方面,高等學校實現校園網無線網絡覆蓋的比例為27.9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8%,排名19 位;建有數字圖書館學校比例為90.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92.67%,排名第16 位。這個短板如不補齊,我省與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水平較高省份的“數字鴻溝”將會進一步拉大。

      (二)信息化教學應用基本普及,但不夠深入

      基礎教育方面,過去3 年,遼寧的教學應用指數排名分別為第13、第5、第7,階段性提升后又有所下降;職業(yè)教育方面,2018 年,校均參加教育信息化專項培訓的職業(yè)院校教師比例是20.05%,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77.69%,排名第26 位。總體看,各級各類教師能夠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但是還沒有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是將信息化作為板書的替代和延伸,缺少信息化手段與教學內容深度融合和開發(fā),應用效益發(fā)揮不足。

      (三)教育公共資源平臺和管理服務平臺完成初步建設,但共享水平和集成應用有待完善。

      資源平臺方面,各級各類教育數字資源的開發(fā)建設仍然不足,優(yōu)質數字資源共建共享的機制尚未建立;管理平臺方面,低水平重復建設仍在存在,教育信息數字資源的“孤島效應”還未解決,基于教育大數據的教育決策支撐體系尚未形成。全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報告也反映了這一情況:2018年,我省基礎教育資源指數列全國第22 位,管理信息化指數列第21位。

      (四)基層學校管理水平與經費投入有待加強

      2017 年,我省職業(yè)院校以文件形式明確信息化經費投入的學校占比28.57%,排名第28 位;2018 年,高等學校設有校級信息化主管領導職位的學校占比95.35%,排名第16位。數據從一個側面說明,有些學校從領導統(tǒng)籌、機構設置到經費投入,沒有將信息化建設作為學校整體統(tǒng)籌推進的重要任務,沒有深刻認識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革命性影響,領導不重視、機構不明確、投入不到位的工作現狀很難保障教育信息化從基礎硬件到應用軟件的全面升級。

      三、面向未來,錨定目標,準確把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當前,教育信息化發(fā)展進入了從量變到質變、從支撐教育改革到引領教育改革的革命性階段,我們必須直面2.0 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教育教學、教育治理改革帶來的新要求,站在新的發(fā)展高度,錨定理想目標,謀劃未來遼寧教育信息化建設。

      (一)以教育信息化促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

      人才培養(yǎng)模式是在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導下,以培養(yǎng)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對象,以教學內容和課程手段實施的人才培養(yǎng)過程。因此,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要緊緊圍繞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變化來推進。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傳統(tǒng)書本時代、應試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不適應信息化2.0時代的需要,教育將更加注重人才的責任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協(xié)作精神,更強調信息能力、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這都需要從基礎教育抓起,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知識資源實現數字化、平面資源實現立體化。因此,信息技術賦能教育是傳統(tǒng)人才培養(yǎng)模式基礎上實現教育多樣性、個性化、人本化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二)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教學改革

      融合了信息技術和AI 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當今中國乃至全世界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重要方向。當下,很多線下教育培訓機構被線上機構所取代,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校園,各種線上平臺、網絡教學、遠程教學可以使受教育者足不出戶地接受個性化的教育。在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同時,使教師和學生具備信息社會的思維,使信息素養(yǎng)成為信息社會師生的基本素質。同時,以“三個課堂”為抓手,按照“統(tǒng)一教學計劃、統(tǒng)一課表和統(tǒng)一教學進度”,在農村地區(qū)通過中心小學輻射、帶動教學點的教學改革將更有效地推動教育實現優(yōu)質資源共享,實現教育更加均衡、公平。

      (三)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治理現代化

      2.0 時代的教育治理,在學校內部要求我們構建覆蓋各級各類學校、學習者和教與學全過程智能化校園,全面提升學校運行效率和教育服務水平,加快形成全過程的教育教學管理與監(jiān)測體系,實現對教育教學的全體系、全流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動態(tài)監(jiān)測。2.0 時代的教育,在外部治理方面要求我們推進基于大數據的治理方式變革,促進教育決策的科學化和資源配置的精準化,實現數據信息的集成應用,形成統(tǒng)一規(guī)范、開放共享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猜你喜歡
      信息化教育教學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信息化是醫(yī)改的重要支撐
      离岛区| 万全县| 朔州市| 大同县| 蒙阴县| 兴文县| 繁峙县| 茶陵县| 厦门市| 丹凤县| 峡江县| 育儿| 仁化县| 奉贤区| 林周县| 七台河市| 武定县| 新民市| 双辽市| 南康市| 嘉义市| 探索| 浦东新区| 巴彦淖尔市| 黄石市| 邢台县| 湖南省| 晋宁县| 获嘉县| 互助| 望城县| 忻城县| 共和县| 武乡县| 莱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东兴市| 拉孜县| 丰城市| 沈丘县|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