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豫中南地區(qū)設施番茄早春栽培關鍵技術

      2021-12-28 13:57:01艷趙紅星俊王夢揚高艷娜
      農業(yè)科技通訊 2021年7期
      關鍵詞:粉劑可濕性番茄

      李 艷趙紅星 王 勇 姜 俊王夢揚高艷娜

      (1.駐馬店市農業(yè)科學院 河南駐馬店463000;2.河南農業(yè)大學 鄭州450002)

      番茄原產(chǎn)于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茄果類蔬菜,在我國南北方均有大量栽培。由于番茄產(chǎn)量高、營養(yǎng)豐富、維生素C含量高、采收時間長、收益高等諸多優(yōu)點,深受種植戶和消費者的喜愛,目前已成為我國設施栽培中重要的蔬菜之一[1]。近年來,隨著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設施園藝的快速發(fā)展,番茄在當?shù)氐脑耘嗝娣e在逐年增加,其在本省農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和城鄉(xiāng)菜籃子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jù)2018年國家大宗蔬菜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駐馬店綜合試驗站調研報告顯示,河南省番茄播種面積達189.5萬hm2,其中設施面積達118.1萬hm2,占栽培總面積的62.32%。目前,豫中南地區(qū)番茄栽培主要以早春設施栽培、秋延后設施栽培和露地栽培為主。由于早春低溫寡照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番茄設施栽培產(chǎn)量低、品質下降,筆者為此對豫中南設施番茄早春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探索,總結出一套設施番茄早春栽培技術。該技術從2018年開始試驗研究,并在豫南地區(qū)汝南和豫中地區(qū)鄭州等多地開展示范推廣,栽培技術已趨于成熟,增產(chǎn)效果顯著,經(jīng)濟效益明顯提高?,F(xiàn)將其關鍵技術總結如下,以期推進番茄產(chǎn)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1 選擇適宜品種和合理的播期

      由于早春溫度低,設施栽培必須選擇品質優(yōu)、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耐貯運等特點的品種。近年來,設施番茄早春種植多以‘金鵬M6’‘粉都’‘希唯美’等早熟和中早熟品種為主。根據(jù)生產(chǎn)試驗,設施番茄早春栽培一般在12月中下旬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具體的播期可根據(jù)品種和設施條件來決定。

      2 悶棚消毒

      目前設施番茄種植區(qū)域及茬口相對固定,造成設施環(huán)境內病殘體較多,土傳病害較重。首先,夏季高溫時悶棚,全面進行消毒殺菌,從源頭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土壤深翻前撒百菌清,殺死土壤中部分病菌殘體;定植前1周左右,利用0.2%二氧化氯消毒液在設施內進行噴淋消毒并密封24 h,殺死設施內細菌病原體[2]。

      3 培育壯苗和適期定植

      番茄一般采用穴盤育苗移栽模式,穴盤育苗苗齡需要50 d左右。育苗采用基質育苗,育苗基質一般由草炭、珍珠巖和蛭石按一定配比組成,采用50孔的穴盤進行育苗,待幼苗長至2葉1心時進行間苗,每個穴孔內保留一顆壯苗,去除多余的弱苗、畸形苗。苗期可噴灑1~2次百菌清或多菌靈等殺菌劑預防病害。育苗期不宜蹲苗,且苗齡不易過長。

      番茄一般采用大小行小高畦地膜覆蓋種植,南北做畦,大行距75~85 cm,小行距55~65 cm,株距33~38 cm,每畝定植2400~2600株。為防止后期莖基腐病的發(fā)生,秧苗定植時應注意露坨。定植后及時澆定植水,由于低溫不易澆大水。

      4 田間管理

      4.1 溫濕度和光照調控

      由于早春低溫弱光,應覆蓋保溫材料,夜間將棚膜全部蓋好,調控好設施內的溫度。設施內溫度要求白天25~30℃為宜,白天最高不高于38℃,夜間12~15℃為宜,夜間最低不低于5℃。晴天設施內溫度達到28℃時,應打開通風口進行通風排濕,設施內相對濕度控制在75%以下,以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遇到連續(xù)陰雨天氣時,可在設施內每畝懸掛6~8盞100 W白熾燈進行補光。

      4.2 肥水調控

      番茄定植后及時查苗補缺,7~10 d后選擇晴天澆一次緩苗水,促進緩苗。從緩苗期到坐果前,原則上不再澆水。期間可根據(jù)土壤含水量及番茄生長情況,適當澆水,遵循見干見濕原則。當?shù)谝凰牍∫院?,加強水肥管理。當?shù)谝换ㄐ虻墓麑嶉L到核桃大小時,每畝沖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5 kg。果實膨大后,澆水要少量多次,7 d左右澆一次水,結合灌水適量追肥,每半個月沖施一次,也可以用硝酸鉀沖施肥。注意設施周圍的排水,下雨天要及時將大棚膜放下來,防止雨水進入棚內。

      4.3 及時整枝打杈

      多采用單干整枝,將側枝全部打掉。早春氣溫較低,前期側枝適當晚打,有益于番茄側根的生長。 一般在果實長到蠶豆大小時進行疏果,每穗果留3~5個整齊果。及時摘除植株上側枝、病葉、黃葉和老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避免養(yǎng)分消耗。 根據(jù)植株長勢及時打頂,果實采收后結束生長。

      4.4 授粉

      為了提高番茄坐果質量,花期最好選擇每天7:00~9:00進行人工授粉,授粉一般在開花前一天或當天用毛筆蘸坐果靈涂抹在花的果柄上,也可均勻噴花,注意不要噴到生長點處,且坐果靈的濃度要準確,不能重復蘸花,否則會產(chǎn)生畸形果。

      4.5 病蟲害防治

      4.5.1 番茄病毒病 煙粉虱是病毒病的主要傳毒介體,煙粉虱獲毒后可終生傳毒。病毒病在田間也通過磨擦接觸傳毒,如蚜蟲、整枝、打杈、摘心等農事操作,人的手和使用的工具皆可傳毒。田間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植株矮化萎縮、節(jié)間變短、葉肉變厚、開花延遲、坐果減少、果實變小,成熟期的果實不能正常轉色,果肉發(fā)硬,果面轉色不均勻,基本失去商品價值。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叢生的田塊比較容易發(fā)病。在番茄植株長到5~6片葉開始噴藥防護,藥劑選用20%病毒A 500倍液噴霧,發(fā)病時噴高錳酸鉀1000倍液,隔5~7 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此外噴施增產(chǎn)靈50~100 mg/kg、1%過磷酸鈣或1%磷酸二氫鉀500倍液作根外追肥,均可提高植株的耐病性[3-5]。

      4.5.2 番茄莖基腐病 莖基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菌核可在病殘體上越冬,腐生性強,可在土中存活2~3年。幼苗定植過深或莖基部漬水等均易發(fā)病,主要為害大苗或定植后的番茄莖基部。病斑呈暗褐色,繞莖基或根莖擴展,致使皮層腐爛,地上部葉片萎蔫,后期整株枯死。發(fā)病初期可噴施80%乙蒜素1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也可采用80%乙蒜素1000倍液或藍怪(25%腐萎一灌靈)600倍液灌根或涂抹病部,控制病情發(fā)展[4]。

      4.5.3 番茄黃萎病 病菌發(fā)育適宜溫度為19~22℃。定植過深、根部傷口多、土壤濕氣大、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和重茬地塊等易發(fā)病。該病主要在番茄中后期為害,病葉由下至上逐漸變黃,黃色斑首先出現(xiàn)在側脈之間,上部較幼嫩的葉片以葉脈為中心變黃,形成明顯的黃斑,逐漸擴大到整個葉片,最后病葉變褐枯死。剖開病株莖基部,導管變?yōu)楹稚?。定植前?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預防,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琥珀肥酸銅可濕性粉劑350倍液灌根,每株0.5 L。也可將多菌靈或托布津加水做成糊狀涂抹病部。用藥間隔期為7~10 d,連續(xù)用藥2~3次[4-6]。

      4.5.4 早疫病、晚疫病 全生長期均可發(fā)病。侵害葉、莖、果實各個部位,以葉片和莖葉分枝處最易發(fā)病。病害癥狀一般多從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擴展。早疫病染病部位呈黑褐色圓斑,病斑中部呈現(xiàn)同心輪紋;晚疫病染病部位初呈油浸狀后變褐色,病斑大,腐爛迅速。發(fā)病初期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7~10 d噴撒1次,連續(xù)防治3次;或施用45%百菌清煙劑,閉棚暗火點燃熏一夜,8~10 d熏1次,與其他藥劑交替使用效果更好。也可選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施藥[6]。

      4.5.5 番茄灰霉病 灰霉病屬低溫高濕型病害,其發(fā)病適溫為20~25℃??諝庀鄬穸仍?0%以上時易發(fā)病,高濕維持越時間長發(fā)病越嚴重。灰霉病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真菌灰葡萄孢,其寄生能力弱,腐生能力強,病原孢子量大。多從枯枝、爛葉、殘花等腐敗的部位開始侵染,番茄花、果、葉、莖均可發(fā)病。果實染病,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層,呈水腐狀。葉片發(fā)病多從葉尖部開始,初呈水浸狀,展開后為黃褐色,邊緣有深淺相間的紋狀線。莖染病時開始呈水浸狀小點,后擴展為長圓形或條狀淺褐色病斑。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層,嚴重時致病部以上枯死。發(fā)病前可用腐霉利1000~1500倍液、異菌脲1000~1500倍液等藥劑交替輪流噴霧,也可與百菌清或銅制劑一起噴用以預防,盡量避免重復用藥。發(fā)病初期可用乙烯菌核利(農利靈)800倍液、嘧霉環(huán)胺(和瑞)1000倍液等藥劑輪換用藥進行噴治。發(fā)病高峰期可用腐霉利或異菌脲與發(fā)病初期使用的藥劑混配防治[7]。煙劑可選百速煙劑、菌核凈煙劑等。噴藥與熏煙交替進行,或噴二次藥、熏一次藥。

      4.5.6 番茄瘡痂病 病菌主要在病殘體或在種子表面越冬。高溫、高濕的天氣是發(fā)病的主要條件,該菌的適宜溫度為27~30℃,管理粗放、長勢弱的植株發(fā)病重,重茬地塊發(fā)病重。主要為害番茄葉片和果實,近地面老葉先發(fā)病,逐漸向上部葉片發(fā)展。果實上主要為害著色前的幼果和青果,果面先出現(xiàn)褪色斑點,后擴大呈現(xiàn)褐色枯死斑,有的病斑可互相連接成不規(guī)則大病斑。發(fā)病時用70%可殺得101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輪換噴藥,每7~10 d噴1次,連噴3次[3]。

      4.5.7 番茄枯萎病 病菌以菌絲體在土壤或病殘體中越冬。侵入植株后,下部葉片開始變黃,嚴重時上部葉也枯黃。切開病株的莖,可見導管變褐色。病株莖中空,一般從植株頂部向下枯萎。設施內由于番茄多年連作,使病菌積累,低溫時番茄根系活力降低,易發(fā)病。一旦發(fā)病,難以防治??捎?0%雙效靈200倍液、或12.5%增效多菌靈200倍液等藥輪換灌根防治[4-7]。

      4.5.8 根結線蟲病 病原線蟲以二齡幼蟲和卵囊中的卵隨病原體在土壤中越冬。在田間主要靠病土、病苗、灌溉水傳播。土溫20~30℃,土壤不干不濕、疏松透氣、鹽分低時適合其活動。另外,重茬地塊發(fā)病重?;加懈Y線蟲的番茄植株生長緩慢、黃弱,整個植株的抗病性下降,輕時中部葉片萎蔫,重時整株死亡。挖出病株根部,可見主根朽弱,側根和須根上形成許多根結,俗稱“瘤子”。根結大小、形狀不一,始為白色,質地柔軟,后變淡灰褐色,表面有時龜裂。剖開根部可見病束組織內有極小乳白色雌線蟲。合理輪作倒茬,清除病殘體;番茄定植前使用腐熟畜禽的糞便作為底肥,并添加微生物菌劑;必要時可用阿維菌素灌根。

      5 適時采收

      可根據(jù)番茄品種自身特性、熟期、天氣等因素適時采收,爭取適時上市。一般在采收前15 d左右加大設施晝夜溫差,減少土壤水分,以便提高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確保番茄的口感及品質。在當?shù)劁N售的可在果實剛進入紅熟期時及時采收;遠距離調運的在番茄進入白熟期或轉色期進行及時采收,以便運輸。

      猜你喜歡
      粉劑可濕性番茄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難雜癥”如何挽救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在蠶種生產(chǎn)上的應用報告
      番茄果實“起棱”怎么辦
      豬缺鋅患皮炎咋治
      豬缺鋅性皮炎的診治
      10%嘧草醚可濕性粉劑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研究
      10%芐嘧磺隆·異丙草胺可濕性粉劑對水稻拋秧田雜草的防除作用
      雜草學報(2015年2期)2016-01-04 14:58:03
      藏藥甘露調血粉劑和調氣粉劑對104 例高血壓病人臨床基礎研究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8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湖北植保(2014年2期)2014-08-15 00:45:18
      石河子市| 大新县| 景东| 峨边| 高陵县| 武义县| 纳雍县| 万源市| 铜鼓县| 陵川县| 横峰县| 长汀县| 陵川县| 韶山市| 于田县| 江孜县| 沽源县| 襄汾县| 县级市| 涞源县| 阿巴嘎旗| 蓬溪县| 邵东县| 湘乡市| 米脂县| 萨迦县| 苍溪县| 绵竹市| 郯城县| 兰坪| 柳江县| 济南市| 临漳县| 屏边| 平湖市| 宝清县| 腾冲县| 大埔区| 富源县| 禄丰县|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