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農(nóng)4199(區(qū)試名稱百農(nóng)419)是河南科技學院育成的高光效超高產(chǎn)多抗廣適小麥新品種,其雜交組合為百農(nóng)高光3709F2/矮抗58。
屬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種。幼苗半直立,苗期葉片短寬,葉色濃綠,苗壯,冬季抗寒性好,分蘗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抽穗早,株型半緊湊,畝成穗多,穗層整齊;株高75 cm,莖稈粗壯,抗倒性強;長芒,白粒,角質(zhì),黑胚少,飽滿度高;根系活力強,后期葉功能好,成熟落黃快。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白粉病和紋枯病,高感赤霉病。一般畝成穗45萬~48萬,穗粒數(shù)30~33粒,千粒重46~48 g。
2013-2015年河南省區(qū)試,比對照增產(chǎn)3.98%~6.11%;2015-2016年河南省生產(chǎn)試驗,比對照增產(chǎn)6.1%。河南省科技廳2015年對修武縣30畝百農(nóng)4199進行實打驗收,畝產(chǎn)704.9 kg;2016年對修武縣5畝高產(chǎn)攻關(guān)田測產(chǎn)驗收畝產(chǎn)822.9 kg,對輝縣20畝高產(chǎn)攻關(guān)田實打驗收畝產(chǎn)791.4 kg。
蛋白質(zhì)13.44%~14.05%,容重801~822 g/L,濕面筋含量26.8%,降落數(shù)值455~504 s,吸水量61.4~62.9 mL/100 g,穩(wěn)定時間4.2~6.5 min,弱化度50~120.0 F.U,出粉率72.4%~73.1%,沉淀指數(shù)74~78 mL,硬度64.0~66.0 HI,白度73.0~73.6%。
光飽和點高,補償點低,光吸收利用能力強,既耐強光又耐弱光,葉片光合能力高于其他品種5%~15%。維管束數(shù)目多,“流”能力強,弱光下正常灌漿,強光下灌漿更快。穗光合能力尤為突出,弱光下高出對照品種20%~40%,強光下高出對照品種15%~20%。
經(jīng)檢測,百農(nóng)4199饅頭香氣成分非常豐富,富含35種香氣物質(zhì):十四烷、十五烷、十六烷、十七烷、葵醇、萘、1-甲基-萘、2-甲基-萘、1,7-二甲基-萘、聯(lián)苯、3,5-辛二烯-2-酮、己醛、(Z)-2-庚烯醛、(E)-2-辛烯醛、1-己醇等。其中,葵醇(1-Decanol,保留時間30.64 min)是主要香氣成分中含量最高。
該品種在中高等肥力區(qū)適于早播,在河南安陽、山東濟寧以南、湖北隨州、安徽懷遠以北的河南、安徽、江蘇、陜西、山東等廣大區(qū)域均可示范種植。
最佳播期在10月8~15日。高肥力地塊畝播量7~8 kg,中低肥力可適當增加播量。18~23 cm等行距或?qū)捳蟹N植。
足墑播種,施足底肥,一般畝施純N 12 kg,P2O57.5 kg,K2O 7.5 kg;基追結(jié)合,有機肥、磷肥、鉀肥及微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的60%作基肥,拔節(jié)后,40%作追肥。每年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日平均氣溫5℃以上時,根據(jù)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拔節(jié)期澆水追肥,并防治麥蚜、麥蜘蛛等害蟲及紋枯病、白粉病和銹病等病害。開花期預防赤霉病并噴施磷酸二氫鉀預防后期干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