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春秋
康熙年間的張伯行,官至禮部尚書,為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剛直著稱??滴踉Q贊其“居官清正,天下所知,為天下清官第一”。當(dāng)初他任江蘇巡撫的時候,他的本家一位秀才來到他這里想求個一官半職。
秀才見到張伯行,張伯行問秀才想做些什么?秀才說:“我文采很好,可以當(dāng)師爺?!睆埐姓f:“你既然文采很好,為什么不去考舉人?”
秀才說:“我考了幾次都沒考上,就不去了,太丟人了?!?/p>
張伯行問:“既然考不上丟人,那你來我這里就不丟人嗎?”
秀才說:“大人只要不往外說,我就不丟人?!?/p>
張伯行哈哈大笑說:“有一位窮書生,最怕別人說他窮,平時總是在人前強(qiáng)裝出很闊氣的樣子。一次,一個小偷夜里到他家里偷東西,見房子里空空如也,沒有什么好偷的東西,就罵罵咧咧地走了。書生躲在暗處見小偷要走,急忙摸出僅有的幾個銅錢,追上去送給小偷,還一再叮囑小偷:‘您這次來,我這里雖然什么都沒有,可是在別人面前,還萬望為我美言?!鋈诉€是踏實(shí)誠實(shí)一點(diǎn)好,你說那個窮書生活得不累嗎?”張伯行的話讓秀才羞愧萬分,秀才謝過張伯行,告辭而去。
自尊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掙的。與其花時間乞求別人施舍同情,維護(hù)那可憐的自尊,還不如好好思考自立自強(qiáng)的方法。(摘自《演講與口才》)